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人工智能,从科幻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研发到制造,从产品到产业,似乎一夜之间迅猛生长起来了,大有威然矗立睥睨群雄、摧枯拉朽横扫六合之势。
这“势”,恐怕就是“天下大势”之一部吧,不然为何几年前还不广为人知的很专业很生僻很难理解很少有人主动去关注和涉足的产品与领域,如今竞勃勃生机、蒸蒸日上,朵朵盛放、欣欣向荣?
快,太快了,真的太快了;强,太强了,真的太强了,如同一道闪电,在作为“背景音乐”的雷声还未炸响之时,即已劈斩开来——不暇呼吸、不及看清,已然撕裂了夜空、惊醒了大地。
然而,如此之快之强的威势,是人工智能天赋独享之异禀吗?恐怕,非也。如果不是时代发展之“大势”,着力拉动人工智能发展这个“小势”,后者岂有如此神奇之速之力?我们都曾见过那条以时间为横轴、以劳动生产率为纵轴的曲线。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它几乎就是一条贴着“地面”略微上翘的直线,蠕动着、匍匐着,鲁钝迟缓了无生气,但进入近代乃至现代后,却一改往日之姿,昂扬着、亢奋着,峭峻挺拔扶摇直上!它所展现的全面突破全面进取之猛烈态势,几乎波及各国各地,充分带动相关领域和行业勇于创新积极作为。人工智能,作为时代大潮中的一朵巨浪,可以“恣意萌发”“野蛮生长”,可以出类拔萃独领风骚,但岂能不被发展大势所驱动所促进?当然,“大势”总是由各个“小势”汇聚而成的,若其中某个“小势”已然“得势”,迅速崛起为发展之“领头羊”,我们也应乐见其成,欣然承认并接受之,并盼望其越来越快愈来愈好,早日成熟壮大起来,为人类社会多做贡献。
相对于早已习惯“低速且匀速发展”的古代人类而言,近现代的“高速且加速发展”,相当于现代人类将未来提前拉入到了当今,让预料之外且情理之外的事物和现象提前进入到“正常”发展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已来!
我们对未来总是满怀憧憬和希冀的,期盼着未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创造更高的价值。但同时也对未来不乏担忧和疑虑——谁能保证直通未来的“高速且加速发展”不会产生更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呢?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既包括自然的,更包括社会的——特别是组成社会的人,其个体或部分由个体组成的整体所推动的制度变革和科技进步,常常亦正亦邪、利弊难分。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进步之“第一代表”,就是在“憧憬和希冀”“担忧和疑虑”共生并存中被我们逐步了解、逐步接纳、逐步使用甚至可能逐步依赖起来的。它的每一次技术迭代、每一步升级进化,无不从总体上强化着“憧憬和希冀”“担忧和疑虑”。若从细分角度看,有的人更倾向于前者,即喜大于忧,甚至只喜不忧;有的人更倾向于后者,即忧大于喜,甚至只忧不喜。
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欢欣鼓舞热情拥抱者(即“正方”),也许主要看到的是两个方面:从经济方面说,它满足并形成各行业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刻改变当前生产方式,从而引发经济结构重大调整、经济质量飞速跃升。从社会方面说,它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城管、安全等诸多方面应用广泛,可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生活品质,甚至能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并主动作出反应,有利于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
相反,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提心吊胆愁绪满怀者(即“反方”),也许主要看到的是它可能改变就业结构、突破法律底线、冲击社会伦理、侵犯个人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等现实及可能马上就将产生的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产生不可确知的巨大风险。
不管是学术界产业界的“专家”“精英”,还是“吃瓜群众”“乡野民夫”,分别持有上述“正”“反”两种观点者,都可能泾渭分明、径庭两立,甚至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大有争不出对错、辩不出是非决不罢休之冲动。
记得一位在安徽合肥起家的高科技公司高管曾言:如果到现在还有哪位领导干部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失业问题,那么组织部门就可以让这位领导干部下岗了……(大意如此,并非原话)显然,这位企业家是“正方”代表,是“唱红”“唱兴”“唱强”人工智能的积极倡导者、大力推动者和躬行实践者。若对他的这番表述进行解析,笔者以为既有合理之处,也有欠妥之处。
合理之处在于:科技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大员”,应当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充满信心、充分放心,及时了解掌握其新进展、新成效,引导形成有利于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共识和氛围,以政策激励和资金扶助等为主要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否则,只“静待花开”“静候佳音”,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足以彰显有为政府的作用、有为干部的担当。
欠妥之处在于: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成效太过自信、太过乐观,没有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分析思考问题,没有将短期内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产生的不利局面,与长期中大概率会产生的有利情况、有利局面“无缝衔接”。
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堪称革命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科技进步,短期内总会或多或少带来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显著冲击。但随着市场机制所能发挥的配置资源主导作用日渐产生效果,再加政府为保障民生、改善局面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以及与主流科技相配套的科技成果相继成熟投入应用,长期中失业问题确能得到缓解甚至最终消弭。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或许也走不出这个“套路”,但需要提前绸缪的,是其对就业强大而剧烈的冲击可能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甚——大概率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全覆盖无遗漏的、亘古未有史无前例的、摧枯拉朽涤荡寰宇的……
经济学基础理论有言:“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但这是对长期规律的表述,不适用于短期!从长期看,峰谷相抵后发展曲线确如一条波澜不惊的直线,供求相当的“出清状态”似乎显示均衡从未被打破。当人工智能在长期内完成其代替包揽一切的“历史使命”后,经济社会发展也许将有一段复归“平静”的时期,失业问题已被有效解决,甚或此后再无失业问题——因为人类已再无就业之必要和可能,但短期内和从短期向长期过渡的这段时期内,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怎么办?即便我们清楚地知道怎么办,过渡期的阵痛和困扰——从微观层面看,因失业导致的收入骤降和生活水平大幅下滑;从宏观层面看,整体性增长停滞乃至倒退和全社会因此发生的动荡与混乱——就会主动避让、自行远去吗?
因此,长期的利好并不能遮蔽掩盖、并不能消灭祛除短期的不利和不好。历史上的惨痛教训,也许只在我们记忆中留下过痕迹,但并未在我们身体上刻下烙印。所以,我们感觉不到真切的痛和苦,体察不到已经多次愈合过的历史伤疤或许会被再次揭开,鲜血淋漓地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甚至让我们自身遍体鳞伤、哀伤呼号。只强调长期而不顾及短期,只远眺绿水青山风景绝佳而不近瞧自家后院烈焰燃炽,不是辩证思维、不是全局观念,不利于问题解决,甚至可能产生更大更多更难的问题。唯有对此清醒认识并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在短期内将经济社会发展之震荡幅度降到最低,才有舒缓人工智能“扬弃式”破坏作用的可能。
基于此,笔者认为,一位领导干部若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产生巨大负面作用,不但不应该被认定为是不懂得、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干部,反而要为其责任感事业心特别是忧患意识点赞。如无忧患之心,只是想安乐、享安乐,不为解决问题提前着手,才是应该提前下岗的。面对发展势头不可阻遏的人工智能,有问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问题早已壮若“灰犀牛”,还浑浑噩噩无知无觉不明就里。
人工智能,喜耶,忧耶?恐怕注定是喜忧参半、毁誉交加、利弊相叠的。但既然它已至世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客观的存在,就让我们勇敢地、热切地、敏锐而又审慎地、积极而又冷静地,微笑着迎接它及属于它的时代真正降临吧!(文/魏大治)
本文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