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伢大富谈留学
引言:高考?还是另谋出路?
所有中国人对高考并不陌生,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这场堪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试,不仅关乎孩子的未来,也牵动着全家上下的神经。
然而,近年越来越多家庭放弃这条应试教育的老路,尤其是瞄准了教育体系灵活、学生压力较轻的新加坡。
本文将从考试模式、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等方面,深度解析中国与新加坡两种公立教育模式的差异。
高考: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中国高考,作为全国性选拔考试,是无数学生寒窗苦读十二年的终极挑战。高考的最大特点是“高集中、高强度、高压力”:
结果决定一切:一考定终身,平时努力的结果可能全凭考试当天的发挥。
牺牲个性发展:无论孩子对文科感兴趣还是对艺术有天赋,都得在统一的考试体系中竞争。
分数是唯一标尺:孩子为多考10分拼尽全力,却往往在“刷题”中消耗掉了对学习的热爱。
高考让无数孩子明白了“别输在起跑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很多人甚至连起跑线都没看到,已经被卷得满身疲惫了!
新加坡教育:灵活、平衡与个性化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更注重多样性发展。很多人从小某书或者国内的媒体看到新加坡教育的报到,非常武断地得出一个结论:
新加坡的教育比中国还要卷!
我每次听到这样结论,都感到很无奈,其实新加坡的教育是可以选择卷,也可以选择不卷,它的容错性更高!
虽然新加坡也有PSLE(小学离校考试)、O水准和A水准等考试,但这些考试更多是用来评估学生的能力,而非简单地以分数为终极目标。
1. 灵活的评分制度(O-level考试中99分与75分是一个级别)
在新加坡,考试并不是孩子的唯一战场。以O-LEVEL为例,分数被划分为等级(Achievement Levels, AL),成绩在75分以上就是A1,即便两位学生分数相差十几分,结果可能还是同一级别。
学生不用为了多1分而苦刷难题,也不必因为粗心丢掉一分而垂头顿足懊悔不已,学生可以将更多宝贵时间花在兴趣培养和课外活动上。
“82分”妈妈:终于不用为孩子的“那差一点点”而彻夜难眠了吧!
2. 自由的课程选择
新加坡学生O考和A考考试科目涉及语言、数学、科学和人文、艺术、经济、计算机等个方面,20-30多学科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考试科目。
这不仅让他们扬长避短,还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比如,有人选择生物和化学,有人则选修设计与技术,避免被“短板”拖后腿。
这种教育体制,对偏科的学生更友好,这里不用强逼自己“能文能理”!
3. 丰富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CCA)是新加坡学校教育的标配,涵盖从音乐、戏剧到体育、机器人编程等多种领域,可谓应有尽有。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着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而且,学生在CCA中的优异表现,还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学术成绩——在O水准考试中,CCA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获得分数减免(O考的评分规则是分数越低越好)。
表现更为突出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DSA(直接学校录取计划)免试进入心仪的初级学院。
由于积分制下同分段的学生人数较多,优秀的CCA表现和丰富的义工经历便成了脱颖而出的有力加分项。
这也体现了新加坡教育的独特理念:它并不是单纯培养“做题机器”,而是致力于塑造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全方位人才。
为此,各种制度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投身社会实践或义工工作,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能接触社会的真实面貌,理解生活的不易,树立更开阔的视野与大局观。
在新加坡,孩子不仅能成为学霸,还能成为学校篮球队的MVP!
4.升学比例更有优势
清华北大:竞争者范围覆盖全国,录取仅面向顶尖学生,高考成绩须在省排名前1‰以内。
国大南大:虽然录取比率较高,但本地学生需A-Level成绩达 AAA/AAB以上才有希望进入热门专业(医科、商科和法学),竞争也不小哦。
成功案例:雨桐一家从上海到新加坡的教育转轨
雨桐妈妈曾在上海感叹,两个孩子都在优质公立学校读书,却有不同的难题:
姐姐:性格内向,缺乏主动性,完全依赖家长督促学习。
妹妹:敏感,性格活泼,不喜欢老师一板一眼的授课方式,喜欢提问但并受老师喜欢。
为了让孩子摆脱传统应试压力,雨桐妈妈向我们咨询留学规划。我们针对两个孩子的情况给他们做了全面的学业及身份规划。在新加坡,他们经历了以下几步:
1、过渡阶段
为了让孩子适应全英文环境,他们选择了新加坡的三育中小学,同时安排AEIS补习,帮助孩子巩固数学和英语基础。
2、适应新加坡教育体系
初到新加坡,姐姐在英文学习上困难重重,思想顾虑很多,表达害怕上学的想法。
但通过学校老师帮助和在数学上找到优胜者的成就感,让她并不抵触去上学。
很快她逐渐适应全英文教学。而妹妹则因为老师关注个性需求,她上课爱提问的毛病在这里得到的是鼓励,她很快爱上了学校生活。
妹妹喜欢研究动物,喜欢学习各种鸟类知识,妹妹的班主任特地给她找这方面的绘本和英文资料!
3、最终结果
姐妹俩成功考过AEIS,进入新加坡公立系统。
他们在新加坡邻里小学,因为有三育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他们俩学习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姐姐这次AEIS考了5D,实现了择校自由了!
中新公立教育对比一览
结语:教育的真谛是成就孩子的未来
教育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教育的目的始终如一: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中国高考的专注,还是新加坡教育的平衡,关键在于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路径。
最后提醒一句,转轨教育看似复杂,但只要提前规划,选对方法,就能让孩子无缝衔接,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