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黄犇
“针对司法建议指出的问题,我局将持续加大对消费欺诈、广告、不正当竞争、价格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 近日,经开法院在司法建议跟踪回访中了解到,区行政职能部门将就预付费产生的涉投诉、诉讼等问题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构建监管闭环。
以案为鉴,诊断预付式消费领域“顽疾”
近两年来,经开法院审理近400起预付式消费维权纠纷,涉及零售、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多行业领域,通过梳理统计相关案件,发现此类纠纷常见成因包括:一是经营者未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二是消费者付款容易退款难,经营者违规排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经营者非法闭店行为频发;四是预付消费资金缺乏监管。
集思广益,协同多部门共商维权新举措
为从源头解决问题,今年9月,经开法院邀请辖区多个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与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有的分享了辖区涉预付式消费投诉、举报、查办案件情况以及化解经验;有的介绍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的备案机制和辖区企业备案现状;有的表示将加强部门协作力度,深化协查找人的常态合作机制,共同探讨了预付式消费领域监管的新思路、新举措。
精准施策,“靶向式”制发司法建议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开法院向区行政职能部门发送了《关于强化预付式消费监管,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的司法建议书》。该司法建议针对预付式消费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包括开展风险评级,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推广合同范本,畅通退费渠道;构建监管闭环,及时规制违法闭店行为;加强资金监管,探索资金存管制度;联合开展宣传教育,推进综合治理。这些建议旨在打通预付式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规范辖区预付式消费市场秩序,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共同治理体系效能。
下一步,经开法院将持续聚焦司法实践中反映出的民生及市场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凝聚多方力量,做优做实司法建议,实现源头止纷、行业化解,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