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张艺谋看中了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
他找到余华谈翻拍电影的时候,余华突然将自己还没有出版的小说《活着》拿给张艺谋看,张艺谋看了一晚上,第二天他告诉余华,“就拍它了!”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上映,主演是葛优和巩俐,在中国电影平均票价6块钱的年代里,这部电影的票房超过了233万美元,也成为了那一年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已经出版了的小说《活着》,接连获得了国内外大奖,一直到现在,光是版税收入,就超过了1550万。
很多读者也从《活着》这本小说认识了余华,并期待着余华能写出比《活着》更精彩的作品。
但之后30年过去,一直到今天,余华的作品也没有一本超越《活着》。
对此余华平静地说着:“我这辈子再怎么写,也写不出像《活着》这么受欢迎的书了,我已经没信心了。”
1.从牙医到作家
余华是浙江人,他出生在杭州,却在海盐县长大。
那个年代海盐县非常贫穷落后,他跟随父母来到海盐县生活的时候,整个县城里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偶尔在县城旁的公路上看到一辆卡车,年幼的余华会跟在汽车后面跑,即使呼吸着汽车排出的尾气,他也觉得空气里充满了迷人的味道。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一家四口住在员工宿舍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
夏天闷热无比,余华胆子大,他睡不着觉就会跑去太平间,躺在冰凉的水泥床上午睡,他不感到害怕,反而感觉那里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
唯一不好的体验,是太平间的隔壁是手术室,因为隔音不好,听着手术室外面传来的撕心裂肺,余华开始对活着与死亡有了不一样的感悟,或许也是小时候的这些经历,最终让余华后来写出了那些压抑和沉重的文字。
余华的成绩不好,原本父母是想要让他长大了当飞行员的,但后来切除了阑尾,他的“飞行员之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成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原本余华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即使读了高中,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些什么,但在他高中毕业那年,那个特殊的年代结束了,中断了10年的高考也重新恢复了。
于是余华也有了考大学的念头,结果他之前功课拉下太多,他接连考了两年都落榜了。
没办法,他只好在父母的安排下当了牙医,那个年代的牙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稍微严重一些的牙病也治不好,余华只需要会拔牙就行了。
就这样,从未系统学习过牙科医学,也从未上过一天医学院的余华,穿上白大褂,只看了一遍拔牙的全过程,他就开始上手给人拔牙了。
这样的工作非常枯燥乏味,他每天不是拔牙,就是趴在牙科医院的窗户边上看外面。
那一年的余华,也不过刚成年,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应该这样,他不愿意给人拔一辈子的牙,他想要改变,但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改变,不当牙医了,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一直到1982年的一天,他闲着没事又趴在窗户边上看外面,突然发现又有一群人在桥下走来走去。余华认出其中的几个人,他发现这些人每天都在街上闲逛,余华好奇他们是做什么的,于是他跑出去拉住其中一个人,张口就问他们为何不上班。
人家告诉他,他们在县文化馆工作,每天来街上采风找素材,就是上班。
余华一听羡慕坏了,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好工作,他不在乎工资高不高,他只关注上班时间可以去街上到处逛,和当牙医不同,不会被小小的牙科诊室束缚住。
他问人家如何才能去县文化馆工作,人家告诉他,会音乐、会画画、会写作,只要身上有艺术特长,就都可以。
余华回去后翻来覆去的琢磨,他发现自己没啥艺术特长,那么若是想要去县文化馆上班,他就只能通过写作了。
于是为了实现自己去文化馆上班的梦想,余华决定要写小说。
当时的余华,对于小说的了解,仅限于他学生时代拿着借书证,在县图书馆看的那些中外文学作品,他看金庸的作品最多,不过轮到他自己写作了,他却并不愿意写武侠小说,他想要写点特别的,但该怎么写,他也不知道。
于是他找来了好几本的《人民文学》,看看上面都刊登着怎样的文学作品,他从中学习,靠着模仿开启了自己的小说生涯。
那一年,余华才22岁,他白天继续拔牙、趴窗户看外面,晚上则坐在桌子前搞创作,后来余华说,自己当时年轻,可以在桌子前一写就是一个晚上,但他现在年纪大了,只是在桌子前写上一两个小时,他都会累得不行。
刚开始写小说,余华没有经验,他梦想着自己能“一夜成名”,结果寄出去的作品却都被退了回来,那个时候的余华,还是只想着进入县文化馆上班,他也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顶流作家”。
2.终于成名
一转眼几年过去,已经26岁的余华,仍然没有进入县文化馆工作,不过他还没有放弃写作,而是继续往杂志社投稿,希望有一天在文学杂志上,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
1986年的秋天,《北京文学》的主编给余华打来电话,邀请他去北京改稿,并告诉他这篇小说会刊登在《北京文学》的头条位置。
那是余华第一次获得稿费,虽然不到90块钱,但他却第一次有了“出名真好”的感觉。
回家的途中,余华给父亲买了4只烧鸡,回到家后,他把烧鸡放在桌子上,兴奋地告诉父亲:“你儿子终于出名了!”
也是那一年,余华终于离开了牙科医院,去到了县文化馆工作,他的那篇小说反响很好,很多杂志社都给他发来约稿信,余华也彻底从一个牙医变成了中国文坛冉冉升起的新锐作家。
之后的余华,他出版的作品越来越多,喜欢他的读者越来越多,他也在参加文学班的时候,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比方说莫言、刘震云、史铁生、苏童。
余华和莫言的关系最好,1994年,莫言写《丰乳肥臀》,余华写《许三观卖血记》,他们两个人每隔两周,就会来一次电话交流,彼此交流写作心得、分享写作进度。
余华和史铁生的关系也很好,很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是因为余华让坐着轮椅的史铁生当“守门员”,后来余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这件事,他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好玩”,那是他回不去的青年时代,也是他写作生涯里最自由肆意的一段时光。
一直到后来,他靠着那本《活着》彻底出名了,张艺谋的电影也把他捧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关于他的争议也随之而来,之后的30年一直不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余华《活着》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美国民歌《老黑奴》。
歌曲里面的老黑奴确有其人,是作者福斯特妻子家的一个老黑奴,1860年,老黑奴在临终前拜托福斯特为自己写一首歌,那个时候,福斯特也正在经历人生变故,于是他在歌曲中,除了寄托了对老黑奴的哀思,他也将自己的遭遇和无奈都写了进去。
余华受到启发,他笔下的主人公“福贵”从富家公子跌落成穷人,年轻的时候家财万贯,后来父母、妻儿都离他而去,他也开始经历苦难,一切都只为了活下去。
余华说,他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不是歌颂苦难,而是给读者在低谷时活下去的精神与力量。
但却因为内容太压抑沉重,他被人骂“三观不正”,也有不少网友喊着“避雷余华的作品”,认为他对笔下的女性形象,语言轻蔑、充满恶意。
而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余华后面的作品,再也无法超越这两部。
于是也有很多人说他“江郎才尽”,甚至还有人说他抄袭,说他的作品,都是靠着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袭,说他实际上都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特别是在2007年,一个网络作家起诉余华,说他的小说《兄弟》抄袭了自己的小说《王满子》,更是让余华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即使后面余华澄清了,法院也给了他清白,但仍然有各种质疑的声音,认为余华能成名,完全是运气好。
也有圈内的作家批评他“背叛了文学的初心”,认为他在写作的背后掺杂了太多的东西。
对于各种各样的声音,余华有的时候不理解,他想不明白为何大家会这么说他,但他却并不会因此感到苦恼和难过,毕竟他已经被骂了几十年,他早就习惯了。
更何况他这一生,也是经历了起起落落,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对于他来说,本身也是除了“活着”,再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