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东家庭教育大会在青举行。青岛作典型发言,分享了家庭教育工作经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近年来,青岛以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全域统筹的工作机制、丰富课程资源的供给形式、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创新社会力量协同方式,不断更新家庭教育服务模式,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样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青岛已形成以“校内必修课”“掌上自修课”“多元媒体课”“社会互助课”“家访特色课”为主体的“爱润成长”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各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超4000名,有力支撑和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系统规划,从建立“家长学校”做起
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父母的言传身教便开始发挥作用。孩子的成长过程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着墨添彩,他们在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过程中,塑造自己的性格,形成认知世界的方式。可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和效仿的范本,都可能会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家庭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的当下,家庭教育的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家长给孩子过度的期望和压力、缺乏有效沟通、过度保护和控制、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方法不当、忽视挫折教育等现象普遍存在。《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基于对全国各地34万家长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知行不一”的情况,即认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但情绪与行为却无法跟上。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也在《教育的魅力在生活》一书中指出,当前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正是“教育”与“生活”之间的严重脱节。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当问题日益凸显,家庭教育工作亟待体系化、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青岛嘉峪关学校的“家长老师”在指导学生们制作“歼-20”飞机模型
怎样破解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青岛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当时市南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家长学校,此后在青岛中小学校全面推开,奠定了家校共育的坚实基础;2010年,青岛中小学校逐步实现了家委会建设的全覆盖,架起了家校互通的桥梁。
一直以来,青岛持续创新家庭教育资源供给形式,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目前,青岛已经构建起家庭教育三级工作机构,在市、区(市)两级成立家庭教育处(科)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配备专职教研员,校级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总协调员,实现行政统筹和专业研究相融合。
同时,青岛市教育局重点打造了市级家庭教育品牌——“爱润成长”,即以“爱”为初心筑牢育人基础,以“润”为恒心转化育人方式,以成长为核心优化育人路径。各区市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家庭教育品牌,如市南区的“相伴最优成长”、市北区的“惠心智教”、李沧区的“爱塑未来”、崂山区的“山海相依”、城阳区的“诚心暖阳”、胶州市的“养正成贤”等品牌,正成为岛城家庭教育的靓丽名片。
指导家长,打造共建共享课程体系
写作业拖拉,做什么事都磨蹭;做题时马马虎虎,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平时不愿意参与家务劳动;任性散漫,自理能力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市民吴女士经常会为孩子这些问题而苦恼。青岛市教育局打造的一站式家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爱润成长”为她提供了很多帮助。该App提供了3000余节本地化课程,根据青岛市区域文化特性和家长实际需求开发,设有教学导课、系列微课、专家课程、精选必听等板块,涵盖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共性问题解决、个性问题咨询等功能,面向广大家长免费使用,是青岛本地家庭教育的“资源库”。“平时用的最多的板块是系列微课,这里面有很多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贴近实际,比较实用。”吴女士说。
青岛福州路小学的家长参加学校开放日公开课
一站式家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中的各类课程正是青岛市教育局“爱润成长”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中“掌上自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掌上自修课”使用人数已超过60万人。近年来,青岛市教育局持续创新家庭教育资源供给形式,构建“爱润成长”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梳理推出“校内必修课”“掌上自修课”“多元媒体课”“社会互助课”“家访特色课”5类课型,鼓励区(市)和学校基于自身实际和教学实践,开发、丰富自有课程,形成了“5+N”共建共享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如今,在青岛各个学校,每年4次8课时的家庭教育指导课已成为常态,班主任为授课主体、家长全面参与讨论的互帮互助式教学已成为新模式。“家长开学第一课”已成为家长“必修课”,仅今年春、秋季开学两期课程就惠及180万人次。
日前,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全省首批协同育人名校长和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名单。青岛共有24人获评为协同育人名校长、30人获评为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名校长名师”数量稳居全省前列。而这正是青岛创新家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青岛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五个一”工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印发一个梯队建设指导意见,对建立家庭教育“三梯队三层级”的专业队伍作出具体谋划;出台包含扩大家庭教育指导公开课、优质课等认定范围等在内的一系列激励措施,从十个方面吸引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积极创新;建设一批名师工作室,专门出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首批已建成10个市级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遴选百人成员团队;形成一套培训课程与认定标准,以“初级讲师、高级指导师”为基本成长路径,分批分级组织培训,目前市、区(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已超4000名;增强一项能力,即教师家访能力,制定了“三带给”“两带回”“一台账”“一回访”“3211”家访工作流程,有效提升教师家校沟通能力和家访质量。
多方参与,创新家校社协同方式
家校社协同才能更好形成育人合力。在青岛大学路小学-龙江路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专业指导老师聚焦学生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社区的各个家庭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在城阳小寨子社区,城阳区实验小学与社区共同打造“尚美”家庭教育服务站,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以点带面,以小寨子社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居民和家长,家校社连心画好教育最大同心圆……这些都是青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写照。
在青岛,像这样在村(社区)建立的家庭教育服务站共有1703处。相关部门依托服务站创新开展亲子阅读、家长沙龙、心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盘活医院、法院、大学等社会资源,组建806支家庭教育宣讲团,走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仅今年就惠及200多万人次。
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青岛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妇联等部门协同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组织法治专家、心理专家进校园,建设法治副校长、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等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协同配合。
青岛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市妇联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评选活动,鼓励社会资源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连续两年面向家长征集“家校金点子”,组织家长经验讲师团、家长职业讲师团进校园、进社区,以亲子互动、家长分享活动,做百姓身边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目前,青岛市共推出75名“智慧家长”,其中有15人进入省“智慧家长”行列。
市教育局还会同市委宣传部编辑出版《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面向全市128万中小学生家长免费发放,该手册以优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环境为出发点,按照少年儿童成长规律设置内容,既让家长知道“为什么”,也让家长知道“怎么办”。
今后,青岛将以“教联体”建设为契机,持续强化家校社协同,释放协同育人规模效应,为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