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近日,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科普栏目,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本次邀请到的专家为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潘惠娟,她将深入探讨脑卒中康复的意义、方法及其对患者回归社会的积极影响,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脑卒中康复,共同助力患者减少残疾,共创美好未来。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为: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提升残疾人的行动能力和领导力是全球残疾议程的优先事项之一。这一主题,不仅彰显了对每个人尊严与价值的无尽尊重,对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提升,更是对康复治疗提出的终极目标——要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约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约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脑卒中是康复病房收治病种中数量最多的疾病。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脑溢血)或因血管阻塞(脑梗)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继而使患者出现偏瘫、认知障碍、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脑卒中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备受当今社会的关注。
脑卒中康复是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接受康复治疗而获益,很多人可以顺利回归家庭及社会生活,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当脑卒中患者进入康复病房后,会有由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言语治疗师(ST)、康复护士、心理咨询师、康复工程师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共同为患者服务。康复医师会通过详尽的康复评定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团队各司其职,针对患者各种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进行治疗,而且团队之间互相合作,针对患者病情及诊治方案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努力使患者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最终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针对患者病程中出现的运动障碍、痉挛、疼痛以及心肺功能下降等,除了手法治疗、运动训练,也可以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冲击波、减重训练、经颅磁刺激、体外反搏、经颅直流电刺激、外骨骼机器人等,共同促进患者功能的整体康复。
通过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大多数患者的功能可以得到改善,这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残疾发生率,也大大减轻了后遗症期患者的残疾程度,使他们能够部分地回归到家庭生活及社会中去。因此,早期康复干预,也为脑卒中后残疾人群提供了重要的再就业前医疗保障。
愿脑卒中患者都能快速康复,减少残疾发生。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冲
制图 / 蔡嵩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