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理解溶解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 20℃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氯化钠,那么在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是 36 克。
二、理解要点
1,一定温度:
溶解度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例如,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在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31.6 克;而在 60℃时,其溶解度可达到 110 克左右。这说明温度变化会对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产生很大影响。
2,100 克溶剂:
规定溶解度的标准是 100 克溶剂,这样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
如果不规定溶剂的量,就无法准确衡量物质的溶解程度。例如,100 克水中能溶解 36 克氯化钠达到饱和,若溶剂是 200 克水,那么在相同温度下能溶解 72 克氯化钠才达到饱和。
3,饱和状态: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的溶解量。只有在饱和状态下,才能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若溶液未达到饱和,那么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就小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无法准确反映物质的最大溶解能力。比如在 20℃时,向 100 克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当加入的氯化钠质量达到 36 克时,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才能说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36 克。
对于固体物质来说改变溶剂的量不会改变该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在确定的溶剂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和温度有关系,温度改变,溶解度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