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梁施婷 广州报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四十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正式开幕。在下午举行的对话环节,来自乍得、埃及、尼泊尔、比利时的政要与中国的学者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展开讨论。
与会嘉宾表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技术、环境等各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目前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民营经济信心不足,以及政府和市场关系仍未理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作为“硬骨头”去突破。
“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多年来,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式改革,不仅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尼泊尔前总理、尼共(联社)资深领导人贾拉·纳特·卡纳尔表示,中国自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现代化经济体,不仅在经济、技术、环境等国内各领域加强实力,也在扩大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成为一个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大国。
乍得前总理萨莱赫·凯布扎博表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于自己的规划和发展有很好的掌控,非常赞赏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尽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已在多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同样表示,从不同角度看,中国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从农村经济转化为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全球低估了中国技术发展能力。目前很多西方经济体经常提到,中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
“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认为,随着全球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中国想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依靠改革开放,这对全球来说,也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从而使得各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会上,不少专家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接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新机遇。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是什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更好推动治理和发展相适应,要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去解决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以治理为主的改革,就是要围绕发展中心,要有利于发展,要促进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当前中国迈上了高质量推进改革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主要解决了五大关系。一是推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调整,二是解决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三是推动从原来的自主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转变,四是把长周期的制度设计和解决短期的体制机制问题结合起来推进改革,五是在开放的中国和开放的世界作出制度安排。
深化改革必须啃下 “硬骨头”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毋庸置疑。但与会专家认为,从问题导向看,目前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微观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信心不足,以及政府和市场关系仍未理顺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下一步作为“硬骨头”突破。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建设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经济。从目标导向看,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更有创造力、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必须有高水平高标准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还要有完善有效的宏观治理体系,以及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缺一不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经过四十多年发展,拥有1亿多经营主体、3000多万户个体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社会投资税收,60%以上经济增长贡献,70%以上科研投入,80%的就业。彭森表示,国家研究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好的环境,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针对当前投资和消费低迷的问题,会上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通过大量的增量政策、逆周期货币政策是短期对策,从中长期看必须解决结构性的问题,包括城乡融合、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等。
“中国未来十年正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都有10到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以服务性消费为例,如果未来10年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从45%提升到60%,不仅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创新大国转型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助力中国保持4.5%至5.5%的GDP增长率。这不仅对中国吸引外来投资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将对全球新增增长贡献仍然保持在30%左右。
迟福林认为,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短板突出,城市和农村在养老服务上差距达到15倍,农民工平均收入不到城市居民的50%,而农民工的储蓄率是城市居民的两倍。“所以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国总需求不足,解决中国结构性转型,解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关键所在。”迟福林说。
此外,会上不少政要、学者也认为,中国深化改革要解决好开放的中国和开放的世界的制度安排。
伊夫·莱特姆希望,中国与欧盟重新开启投资协议的讨论。“欧盟需要中国的电动汽车,需要中国的能源生产方式,我们需要资源提升我们应对气候挑战的能力。”伊夫·莱特姆表示,欧洲与中国需要有新的互动,需要有建设性的对话议程。
陈文玲认为,中国需要改革,世界也需要改革。“我们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认为将来要比拼的就是谁改革能改出成效,改出新的生产力,开放出更广阔的世界、广阔的市场,这对我们来说面临着特别严峻的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