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12月3日于北京颁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
现代物理研究所马余刚教授
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
微电子学院刘琦教授
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这是我校科学家首次获得创新奖
祝贺两位获奖者!
马余刚从事中高能核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推动中国高能核物理实验队伍进入国际前沿领域。他领导团队在反物质原子核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性质研究中取得了多个重要发现:发现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和观测到反氦4,首次测量了反质子间的相互作用,精确测量了正反超氚核质量,观测到矢量介子的整体极化,这些研究对人类理解宇宙早期演化和强相互作用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提出了原子核齐普夫(Zipf)定律和多重性信息熵,推动了对核物质液气相变的新认识。带领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的螺旋径迹探测器合作(STAR)中国组研制基于多气隙电阻板室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首次成功应用于重离子对撞机上实验。
存储是信息处理的核心基础,刘琦专注于新型存储器研究近20年。他建立了创新的实验方法,在纳米尺度下揭示了阻变微观机制,发现了存储性能调控规律,并提出了掺杂改性等调控策略,为构建高性能阻变存储器件奠定了科学基础。他作为核心成员开发了阻变存储器大规模集成技术,研制出多款国际领先水平的阻变存储、存算和类脑芯片,与企业合作推出了嵌入阻变存储器的系列芯片产品,推动了阻变存储技术的应用落地。他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5项,美国专利16项,部分专利转移/许可给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序2)、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序2)、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
何梁何利基金于1994年设立,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创建,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该基金设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按学科领域分设物理学奖、医学、药学奖等奖项。我校迄今共有25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包括成就奖1人(苏步青)、进步奖23人,创新奖1人。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科学技术研究院
责 编
殷梦昊
制图 编辑
邱洁心、乐可悦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