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由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而成的电影、话剧、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使以“江姐”为核心的一批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在胜利即将到来之前最为黑暗的重庆渣滓洞监狱里,虽然备受严刑折磨,却始终坚守信念,坚韧不屈地与敌人战斗直至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至今依然感动和鼓舞着无数国人。
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江姐”,在听闻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之际,在狱中与难友们一起绣红旗的情节,更是寄托了身陷囹圄的革命者对新中国的热切期盼……
“江姐”在文学作品中名叫江雪琴,她的原型江竹筠,在现实中也被人们敬称为“江姐”,江雪琴这个艺术形象,便是根据江竹筠这位真实的英雄“加工”而来的。那么,江竹筠又有着怎样的经历,使她值得被塑造成一位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从而家喻户晓呢?
01、信仰的确立
江竹筠原名江竹君,1948年被捕入狱时,她为了迷惑敌人,将“君”改为“筠”字,从此留下了一个不朽的巾帼英雄的名字。
1920年8月20日,江竹筠出生于四川自贡的一户农民家庭。那个年代的四川,和祖国其他地方一样处于思想上新旧剧烈碰撞、暗潮汹涌,经济上民生普遍凋敝、民众生活难以保障的大环境下。8岁那年,由于家乡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母亲便带着她和6岁的弟弟徒步200公里,投奔重庆的三舅。母亲帮三舅带孩子,竹筠则做一点简单的家务。
两年后,江竹筠的父亲在轮船上找到工作,母亲也不时接一些针线活补贴家用,他们就从三舅家搬了出来。读过小学的父亲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便咬牙让10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一起进小学读书。入学前,父亲给女儿取了“江竹君”这个名字。
江竹筠上小学没多久,父亲就先后失业、病故,母亲一个人做针线活根本维持不了母子三个人的生计,就到大同袜厂当了工人,10岁的江竹筠也一起进厂当了童工。起初,老板看江竹君身材太小,人还没有机器高,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可是干了两年,她们母女却因为生了一场重病,干活效率降低而被一起被赶出了工厂。
这种毫无人性的资本家做派,让江竹筠在心里对资本家们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再次投奔三舅,帮他带孩子、做家务。不过这次,三舅却找机会把江竹筠姐弟俩送到了附近一所由教会创办的孤儿院小学。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江竹筠自然十分珍惜,刻苦勤奋又天资聪颖的她不但获得了跳级的资格,而且在一位名叫丁尧夫的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了解了不少近代国耻的故事和鲁迅等人的进步作品,对当时饱受列强侵略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也有了朦胧的认识。
丁老师后来被国民党抓走了,她才知道,他原来是一名共产党员。只是那时的江竹筠尚不完全理解,国民党为什么要抓走那么好的一位老师。
江竹筠白天上学,晚上和母亲一起帮别人浆洗衣物,靠着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不过,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困住聪颖的江竹筠。她小学毕业即考入了南岸中学,而且因为成绩优异,不但被学校免除了学费,还每个学期都能挣到一笔奖学金。
1939年,19岁的江竹筠考入了重庆中国公学的高中部。在与同学戴克宇(地下党员)的朝夕相处中,江竹筠逐渐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并很快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信仰。
这一年,她在戴克宇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江竹筠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