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4年国庆,赫鲁晓夫送了1吨纯金国徽,毛主席:他这是行贿来了

0
分享至

1954年,在国庆之际,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带着一份厚重的礼物来到了中国。

这些礼物用了整整一节火车车厢,在这些礼物中,最为夺目的,莫过于那用纯金打造的一吨多重的国徽

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转头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道:“他这是行贿来了。”

那么,赫鲁晓夫究竟为何要动用如此大的手笔呢?



斯大林时期:由怀疑转向支持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就派出了代表团秘密前往苏联访问,此行是有着两个任务:

一个是要向苏联阐述中国革命的形势,;另一个则是希望能争取到苏联及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持。

毕竟在此之前,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前景抱有深深的疑虑,1945年8月,斯大林曾给中共发过电报,直言中国一旦陷入内战,整个中华民族或将面临毁灭

然而,事实恰恰与斯大林的预见相反,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便取得了胜利。

而当中国代表团秘密访苏后,斯大林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共产党有了更深的认识,还主动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踏上了前往苏联的访问,而此次访问的核心任务,便是与苏联方面重新签订友好条约,为两国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基础。

在会谈中,毛主席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将双方即将协商的内容形象地比喻为“既‘好看’,又‘好吃’”。

这一比喻让苏方人员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身旁的翻译师便将毛主席的话重新翻译了一遍:



“好看”意为让全世界都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好吃”则是指条约内容要充实、有分量。

然而,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双方却屡屡出现分歧,尤其是斯大林提出的干涉中国内政的条款,这让毛主席感到难以接受。

尽管斯大林在主观上对中国和毛主席充满了尊重,但他那“老子”般的威严还是时不时地显露出来。

在经过多次会谈之后,双方基本达成一致,并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尽管在会谈过程中,双方心中都存有一定的戒意和猜疑,但斯大林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吨多重的纯金国徽

斯大林去世后,由于他生前并未指定接班人,苏联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 状态。

而苏联领导层内部也因此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1953年9月,赫鲁晓夫成功坐上了苏联的“头把交椅”。

初登宝座的赫鲁晓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尚显不足。为了夯实自己的地位,他急需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

而中国,则成为了赫鲁晓夫的首选目标,他明白,如果要与中国搞好关系,那就必须将自己的诚意展现出来。



于是,他决定大幅度增加对华援助,以赢得中国的信任和支持。不过,这一决策却遭到了苏联内部一些人的反对,其中就包括伏罗希洛夫。

在他看来,赫鲁晓夫的决策过于冒险,毕竟苏联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此,赫鲁晓夫却表示,必须这样做。

1954年,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之际,赫鲁晓夫带着一份沉甸甸的厚礼来到了中国。

这些礼物用了整整一节火车车厢,在这些礼物中,最为夺目的,莫过于那用纯金打造的一吨多重的国徽。



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转头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道:“他这是行贿来了。”

赫鲁晓夫上台后,继续履行了之前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援助合同,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持力度,追加了多项重点工程。

此外,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助力中国国防力量的提升。

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便成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国防工业基础。



实际上,毛主席曾向赫鲁晓夫提出过希望苏联能在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帮助的请求。而赫鲁晓夫的态度却显得有些暧昧,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以后再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也再次遭遇了新的挑战。苏联共党内的元老派蠢蠢欲动,企图推翻他的统治。

万般无奈之下,赫鲁晓夫只得硬着头皮,找到中国寻求帮助,而聂荣臻则敏锐地察觉到,这不正是一个难得的交涉援助的良机嘛!

此刻的苏联正深陷困境,政治需求迫切;而中国,则正值军事发展之关键时期。这无疑是一次可以利用苏联政治需求,满足中国军事所需的绝佳机会。



于是,毛主席连夜召开会议,经过深入讨论和研究,最终中共中央决定支持苏联中央的决定,这一表态让赫鲁晓夫大为感动。

据苏联档案记载,赫鲁晓夫力排众议,不顾军方的强烈反对,毅然向中国提供了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

随后,聂荣臻率领一代表团来到了苏联访问,在这次访问中,双方就军事援助这一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磋商。

经过多轮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苏联方面承诺,将在导弹技术、原子能工业等多个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

1957年11月,毛主席奔赴苏联参加会议,在会上,毛主席公开表示支持赫鲁晓夫,并坚决拥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为首”地位。



这一表态不仅为赫鲁晓夫树立了威信,也给足了面子。随后,苏联也开始积极履行协议,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核工业设备、导弹样品及技术资料,并派遣了大量专家协助中国进行相关工作。

“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赫鲁晓夫在苏联政坛的地位逐渐稳固,而与中国的矛盾又开始凸显出来。

苏联以“老子党”自居,对中国军事问题横加干涉,甚至提出了与中国组建“联合舰队”、共建“长波电台”等荒谬主张。

这些提议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中方对此断然拒绝。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双方的分歧也日益加深。

当中印边境发生冲突时,苏联公然发表声明偏袒印度,更甚的是,在台湾问题上,赫鲁晓夫也曾大放厥词,提出一系列“建议”,试图干涉中国内政。



双方的会谈因此不欢而散,关系降至冰点。此后,苏联对中国的态度更加恶劣。

从最初的“暂缓两年”援建项目,到后来竟然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所有专家。

赫鲁晓夫甚至公开嘲讽中国,声称缺少了外界的帮助,中国只能守着那些“废铜烂铁”,再努力二十年也造不出原子弹。

对于苏联的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我方并未惊慌,毛主席表示,无需惧怕任何挑战,离了外界的支持,中国一样能够自力更生。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历时四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爆炸成功,而这一年,赫鲁晓夫也告别了政治舞台。

不过,从客观角度来看,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给予中国的军事援助确实是最多、最高的。

尽管后来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留下了这堆“烂摊子”,不过相比于“一穷二白”的白手起家,这些援助确实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对此,毛主席幽默地表示:“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两国关系持续恶化,直到1984年,一位旧日友人的到来,为中苏关系的破冰带来了转机

他就是阿尔希波夫——当年苏联派来的专家,阿尔希波夫在华工作期间,勤勉尽责,兢兢业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说:

“我们来中国不是游山玩水、夸夸其谈的,而是为了工作,提出建议时,一定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切不可粗心大意。”



而在中苏关系破裂之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从未发表过任何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也从未做过任何不利于中国的事情。

阿尔希波夫算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因此,当他冲破重重阻力来到中国时,我方给予了他很高的礼遇,受到了陈云、彭真等人的亲切会见。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成功访华后,中苏关系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贸易往来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5月16日,邓公在北京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深入的会谈。邓公指出了中苏关系破裂的根源——苏联将中国摆错了位置,置于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上。



他强调,中国不会忘记苏联曾给予的援助,现在提及这些问题,不是为了揪着过去不放,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携手前行。

戈尔巴乔夫听后,也坦诚地表示,过去的苏联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他们承认并愿意承担责任。

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后,中国开始与苏联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商讨与会谈,双方终于携手迈入了军事合作的具体实施阶段。

不过,那时的苏联政权内部动荡不安,没过多久,苏联便宣告解体,双方的合作项目也因此被迫搁浅。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和债务责任,也接过了与中国合作的接力棒,两国的军事合作项目才得以继续。

回首往昔,几十年的合作历程充满了起伏与波折。但无论如何,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无法磨灭的事实,也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深情厚谊。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苏两国的关系时而平静流淌,时而波涛汹涌。

回顾这段历史,中苏两国那从合作到破裂,再到重新寻求合作的曲折历程,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促使中苏两国在合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国际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但无论如何变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理解始终是维系和平与稳定的关键,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参考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华军事技术援助-徐秉君. 百年潮
师哲女儿讲述赫鲁晓夫赠送中国1吨重纯金国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温读史 incentive-icons
温读史
读历史,众生皆苦,温读历史,人人皆乐。
335文章数 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