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专业地理备考咨询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最全汇总
“万年气候计”,长啥样?
远古的气候
现代人类是怎么知道的?
靠它↓
这是“石笋”
也被称为“万年气候计”
利用洞穴里的石笋
人们可以重建
过去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这就是洞穴石笋气候学
研究远古气候的变化,
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到底是怎样的?我们能否找出规律,预测未来?
通过对远古气候的研究,我们似乎开始慢慢摸到一些气候变化的隐藏脉络。
研究人员发现,良渚文化最后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降水增加,洪水事件导致了良渚文化的没落。
这个例子表明,气候变化也会造成一个区域的文化衰落。
是洪水、战争,还是迁移?良渚古国消失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但古气候的研究却能为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的一角。
只有理解了当下,认识了过去,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出一个更好的预估。这是我们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目的。
为何选择“石笋”
作为研究对象?
西安交通大学的同位素实验室,收藏着来自全世界上百个洞穴的石笋样品,覆盖了全球主要的几个气候带,这里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沿阵地。
一个洞穴的形成可能从开始到它现在这个状态要几百万年,一个石笋的生长,慢的得好几万年。它也是有生命的。
洞穴石笋作为远古气候研究材料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被人们用铀-钍这种放射性测年法精确地定年,从最近的一百年,测到过去几十万年,并且还能从中提取到干旱变化、水汽来源、植被变化等信息。
而且石笋在洞穴里保存得比较好,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另外,石笋的地理分布广泛,只要发生岩溶,就会有可能形成洞穴石笋,基本上可以进行全球的对比。
如何利用石笋
重建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
那些穿过千万年时光的石笋,就像一座座纪念碑,刻下了远古气候的沧海桑田。
洞穴石笋气候学是怎样记录古代气候的呢?
石笋由洞穴里的滴水沉积下来而形成。
“滴水”是雨水下渗而形成的,雨水的同位素组成记录了它的来源和演化过程。
雨水是从陆地蒸发过来的,还是从海洋蒸发过来的?在运输的过程中,它到底产生了多少的分馏?
研究人员将水汽的传输和来源等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就可以重建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
重建古气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样本和数据。
今年夏天有一条热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塔克拉玛干发洪水了!”,网友纷纷质疑,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吗,沙漠这种全世界最缺水的地方怎么可能会发洪水?
干旱、炎热,就是人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一印象,这里也被称为“死亡之海”,因为几乎没有生物能在塔克拉玛干生存下来,但是今年夏天,塔克拉玛干真的经历了一次洪水。
不仅如此,塔克拉玛干这个地方的怪事越来越多,勘探队竟然在这里挖出了大大小小21个湖泊,同时,这里还开始产海鲜和珍珠,塔克拉玛干到底发生了什么?
1,塔克拉玛干发洪水
今年八月,一条视频引爆了网络,视频中拍摄的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是原本应该是黄沙弥漫的地方,公路却已经被洪水完全覆盖,路上已经有抗洪的人员了。
这里真的是塔克拉玛干吗,网友不禁发出了疑问,一片干旱无比的沙漠,为何会发这么大的洪水呢,但实际上新疆气象局表示,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
原来是因为夏季的冰雪融水增多,降水也增强了,就导致一些河流上游水位上涨,一些原本就地处低洼地区的区域就会被淹。
这样的气象状况其实每年都会出现,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这刷新了很多网友的认知,大家突然发现,原来之前对沙漠气候的认知是单一的,真实的沙漠地区气候非常复杂多变。
据中国气象报介绍,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洪水袭击,淹水面积广达300多平方公里。2022年夏,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发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塔里木河干流的洪水过程历时80天,直到9月22日才结束。
而既然连洪水都能够在沙漠地区变成常见的气候现象,那么也就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果然,塔克拉玛干开始用实际行动刷新人们的认知。
2,塔克拉玛干“长”出湖泊
就在前两天,又有了一个新消息引发关注,塔克拉玛干腹地“长”出了21个小湖泊,各个都水量充足,水质清澈,像是明珠散落在了沙漠中。
这就完全是科考队和勘探队的功劳了,因为沙漠地区经历过复杂的地壳运动和变化,所以这里的地质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最早勘探队在勘探石油时,无意间发现了这里竟然有一些风化的贝壳,有贝壳就说明这里曾经有过水体,但是被各种变化给覆盖了,所以从这里挖出水体的可能性很大。
于是勘探队的钻井部门调了几十台推土机和挖掘机,工人们没日没夜的挖了两个月,还真的从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挖出了透亮的水源。
于是工人们一鼓作气,将水体扩大成小湖泊的大小,于是就这样,奇迹诞生了,以后不仅石油勘探队有了水源保障,这里也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了。
在勘探队挖出湖泊之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已经有过一些关于水源的奇迹了,因为这里成功培育了珍珠和海鲜这种靠海城市独有的经济作物。
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县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海鲜养殖基地,海鲜养殖池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烁,鱼儿不时悠然游过。9月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养殖的螃蟹陆续上市,膏美黄肥,同时,养殖的沙漠珍珠也引起了关注,珍珠个个圆润饱满,试养很成功。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要解释沙漠养海鲜和珍珠这件事,就要从沙漠独特的气候说起,大部分人只知道沙漠黄沙弥漫、人迹罕至,这里的水源也都是盐碱水,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3,塔克拉玛干养海鲜和珍珠
但是有头脑的人看到的却完全不同,因为沙漠的人迹罕至,所以意味着污染少,而盐碱水又,模仿了海水的成分,所以这里是养海鲜的不二之选。
成功就是属于胆大的人,且末县水产公司的技术顾问陈家珍就是这个胆大的人,他根据当地特殊的环境研发了一套在沙漠培育海鲜的技术和设备,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简单来说就是他先用盐碱水模拟海洋鱼的环境,让海洋鱼的粪便养活藻类,然后让藻类给珍珠贝提供营养,这样就同时养殖了海鲜和珍珠。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人迹罕至、没有污染的特点使其成为培育优质海鲜的理想之地,新疆沙漠产的珍珠,在色泽和形状方面可媲美广西北海以及国外一些主产区的珍珠。再加上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能产出高品质的海鲜和珍珠绝非凭空想象。”陈家珍自信地说。
当然,有人质疑这样做会产生高昂的成本,毕竟水的来源和水质需要成本来维护,但是他们发明了水循环的养殖模式,可以解决高昂的成本问题。
塔克拉玛干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打破人们的固有印象,除了这些,这里还种植水稻,养螃蟹,一切都显得不可思议,但是却又充满了人类的智慧,让这片原本荒芜的沙漠也能开出经济的花。
同时我国也没有放松对于沙漠的治理,为了防止沙漠继续扩大,影响周围土地,我国已经利用“锁边”技术,将整个沙漠的边缘都进行了绿色化和生态化,将沙漠可能带来的危害牢牢锁在了内部。
人类和沙漠的斗智斗勇,其实展现了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大自然原本充满的奇迹,这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最好案例。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每日万余阅读总量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点赞分享在看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