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挑战。其中,慢性脑缺血作为一种隐匿性强且危害深远的疾病,正逐渐被大众重视。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余能伟对慢性脑缺血的特点、最佳诊疗时机、临床表现以及当前的防治现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慢性脑缺血,是由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供应减少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主要特征包括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与急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或脑出血)相比,慢性脑缺血起病更为隐匿,病程漫长且持续,而急性脑血管病则以其突然的发病和短暂的病程为特点。两者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以及病程发展上均展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也使得慢性脑缺血在防治策略上更加注重预防急性事件的发生。
在慢性脑缺血诊疗过程中,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尤为关键。余主任指出,慢性脑缺血的黄金治疗期因人而异,但在组织和器官未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进行干预是最佳时机。他建议,一旦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患者应尽早就医,通过医学评估及时确诊和治疗。这种早期干预不仅能有效遏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还能降低卒中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慢性脑缺血常通过多种“求救信号”表现出来,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焦虑、烦躁)以及手脚麻木等。余主任特别指出,睡眠障碍也可能是慢性脑缺血的预警信号。因此,及时识别这些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面,余主任介绍了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手术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四种主流的治疗方法。他特别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治疗慢性脑缺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慢性脑缺血的发病特征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年轻人中,家族遗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高压力等因素是导致慢性脑缺血的主要原因;而在中老年人中,动脉粥样硬化则成为最主要的诱因。因此,对于年轻人而言,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脑缺血的关键;而对于中老年人,则需要通过定期体检和科学干预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针对慢性脑缺血患者,定期筛查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余主任建议,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以评估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我国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正取得显著进展,政府高度重视卒中筛查和防治工作,健康科普力度也在逐步加强。然而,防治资源分布不平衡、公众健康意识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余主任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脑血管疾病的全面防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