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美国迫害屠杀同化印第安人的说法。如今被称为美国的这片土地曾是印第安人的家园,可如今印第安人在美国已沦为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这实在令人唏嘘不已!这里我无意为美国洗地开脱,但我要说的是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列强也没少干类似的事。其实早在美国独立之前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早就开始屠杀印第安人了,加之印第安人对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等病毒几乎毫无抵抗力导致了印第安人的大灭绝。
其实有此命运的何尝只是美洲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是不是也在白人殖民者的打击下落得同样命运了?其实在东亚也有一个类似于印第安人、澳洲土著的原住民群体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来民族边缘化。在如今的日本列岛以及周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以及如今的中国东北、俄国远东等地曾广泛分布着一个名为阿伊努人的群体。严格意义上他们才是日本列岛最早的原住民。
今天的美国人并非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后代,今天的日本人其实也并非原住民的后代。无论阿伊努人还是今天日本的主体民族和族祖先都来自亚洲大陆。远古时代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中国北方汉人、古朝鲜人等多支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先后抵达日本列岛。这些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并非一股脑涌入的,而是一波接一波迁徙而来的。
当后来者到达时早期移民们已开始形成了自己一定的民族文化。如今的和族其实并非达到日本列岛的第一批大陆移民。当和族的祖先到达日本列岛时早已有大陆移民在岛上生息繁衍。和族来到日本列岛后开始驱逐这些早期土著居民迫使他们向日本列岛南北两端退去:向南的一支进入琉球群岛成为了琉球人的祖先,向北的一支进入北海道、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成为阿伊努人的祖先。
公元五世纪初和族已统一了本州、九州、四国等大部分地区。此时原住民阿伊努人被挤压到了本州岛东北部以及北海道等地。大和王朝把这些拒绝臣服于王权的部族统称为虾夷。到了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学习中国隋唐王朝先进的制度和技术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日本通过引入中国式的官僚制度、户籍制度使国家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这意味着朝廷可以征收更多钱粮、征召更多士兵用于对外战争。
公元658年大和朝廷派遣阿倍比罗夫率舰船180余艘向如今的秋田、能代一带进攻。阿倍比罗夫一直推进到了如今北海道东南端。次年3月阿倍比罗夫又进攻桧山占领大片土地。阿倍比罗夫在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立地方政府、军事基地以备虾夷人反扑。这场战争使大和政权首次扩张到了北海道地区。虾夷人的生存空间被大和族侵占挤压从而逐渐由遍布日本列岛各地转变成一个被大和朝廷统治的少数民族。
此后生活在本州岛的阿伊努人逐渐被大和族同化,但在北海道阿伊努人仍居于主导地位。这时日本大和朝廷也一度入侵过北海道南部,却始终未能在当地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公元789年阿伊努人中诞生了一位反抗大和族入侵的英雄人物阿弖流为:他曾设计将大和朝廷的军队引至巢伏村并借助己方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大败朝廷的军队。巢伏之战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战术在日本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可大和朝廷对阿伊努人土地的征服欲望并未就此打消。公元802年阿弖流为在与大和军队周旋战斗十余年后终于战败被俘并于当年8月13日被处决。此后不断有大和族移民从本州岛迁入北海道并和当地的阿伊努人不断爆发冲突。还处于原始渔猎文明阶段的阿伊努人自然不是组织严密的大和族的对手。从公元794年到1192年这四百年间大和朝廷通过高官厚禄笼络收买和武力征服两手策略使本州岛东北部的虾夷部族基本归顺了自己的统治。
公元1192年日本东北地区的安东氏被封为关东管领。13世纪安东家已成为统治本州岛东北及北海道的霸主。公元1297年安东家甚至联合库页岛反抗蒙古人的土著入侵了黑龙江流域。公元1456年前后蛎崎氏基本确立了虾夷一带实质上的支配权,然而这时北海道东部地区的虾夷酋长科夏麦恩带领虾夷人对大和族在北海道的据点展开攻击。无力应对的蛎崎氏家督蛎崎季繁只得向其客将武田信广求助。
武田信广是日本本土一位诸侯大名的儿子,后来在争权失败后逃亡到北海道。蛎崎季繁在武田信广的帮助下击退了虾夷人的进攻,之后蛎崎季繁接纳武田信广做了蛎崎氏的上门女婿。蛎崎氏的上门女婿的武田信广在继任蛎崎氏家督后征服了几乎所有北海道的虾夷部族,甚至就连生活在库页岛的虾夷人也向武田信广表示臣服。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本土后割据北海道的蛎崎庆广进京谒见了丰臣秀吉。
到了公元1593年在历经持续数百年的征服活动后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被丰臣秀吉正式吞并。同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以北海道为基地出征库页岛南端。日本在出征库页岛的同时也将扩张的触角伸到了邻近的千岛群岛。公元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公元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议下日本方面绘制了《正保御国绘图》:在这张地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
可生活在库页岛、黑龙江流域的阿伊努人与生活在本州岛、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不同。当时库页岛、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领土。生活在当地的阿依努部族曾先后向中国的辽、金、元、明、清等王朝纳贡。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行为实际上已构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犯。可当时中国对库页岛、黑龙江流域维持着一种比较薄弱的羁縻统治。这使日本得以在这些中原王朝统治薄弱的边疆地区渗透扩张。
1679年日本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了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日本趁中国明清易代的混乱之时在库页岛进行了多次勘察和冒险活动。可也就在这时原本地处东欧平原的沙皇俄国竟也不远万里跋涉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1598年俄国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扩张。这时的西伯利亚并没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原始部族。俄国人用火绳枪征服了这些西伯利亚的原始部族。
1637年俄国人向东推进到了鄂霍次克海一带,此后沙俄在向南方黑龙江流域扩张的过程中与清帝国迎头相撞引发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双方的碰撞以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为标志暂告一段落。1697年沙俄在远东的扩张进一步推进到堪察加半岛,随后开始致力于寻找与日本通商的航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从阿伊努人口中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东海岸。
1765年沙俄远征队入侵库页岛北部对当地的赫哲人进行屠杀和驱逐。1789年俄国入侵库页岛南部再次对当地居民展开屠杀和驱逐。在这两次军事行动后俄国人在岛上建立起政厅、教堂、监狱、学校、军营、煤矿等建筑。这时的库页岛在法理上是中国领土。可身处北京的乾隆皇帝非但没采取任何还击,而且对岛上发生的一切压根都不知情。法理上属于中国的库页岛此后实际上沦为日、俄两国争夺的对象。
日、俄两国在争夺库页岛的同时也在邻近的千岛群岛博弈交锋:从1760年代开始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俄国人就成功迫使岛上的阿依努族居民加入了俄罗斯国籍。1779年沙俄政府把千岛群岛中尚未有明确领土归属的所有岛屿划归己有。1794年沙俄政府将38个流放犯和20名猎手送到千岛群岛中得抚岛建立移民点。日本德川幕府得知此事后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并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
日本方面还在岛上树立了刻写着“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界碑。从1799年起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对北海道、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考察。他的探险考察使世界地图上出现了第一个以日本人名字命名的地理名词“间宫海峡”。间宫林藏考察期间日本在色丹岛建立哨所、在库页岛设置界碑。从此日本开始在千岛群岛驻军,同时通过当地的阿伊努人试图与俄国缔交及贸易。
1858年5月28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迫使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与此同时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被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沙俄要求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予以确认。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得以割占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至此北海道、库页岛、千岛群岛、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乌苏里江流域的阿依努人聚居地已全部落入日、俄两国之手。日、俄两国在这一地区的扩张与争夺对当地土著居民阿依努人而言是灾难性的。在17至18世纪日、俄两国争夺库页岛、千岛群岛的过程中阿伊努族大部分被消灭或同化。到1897年沙皇俄国进行人口普查时发现在库页岛和远东滨海地区只剩下1400多人尚能使用阿伊努语。
如今又过去100多年后俄罗斯境内的阿伊努人已几近绝迹。如今日本也仅存两万多阿伊努人。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北海道岛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钏路等地,少数远移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一带,也有一部分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目前仅有北海道少数几个阿伊努族村庄还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始终以单一民族国家自居公开宣扬“大和民族优秀论”。
1910年日本甚至搞了一出所谓的人类展览:他们从北海道抓了一批阿伊努人,又从当时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和中国台湾抓了一批人,然后把这些人作为他们所谓的“劣等民族”向全世界展览。二战后日本不能再公开屠杀迫害阿伊努人,但隐性的歧视仍一直存在。日本政府不承认阿伊努人是一个少数民族。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不断遭到排斥。直到2019年4月日本政府才通过《阿伊努施策推进法》以法律形式明确“阿伊努人是原住民族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