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刚刚!厦门市财政局发布!

0
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经市委同意,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近期请全市六区和6个市直主要部门出席,介绍各区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举措、经验成效。

今天举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志成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豪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琳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鹤

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



守正创新 奋勇争先

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厦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志成围绕“守正创新奋勇争先 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主题作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统筹资金、资产、资源为一体,运用“财政+金融”理念,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底气,开创“新”的局面。2012年到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739亿元增长到1577亿元,地方级收入从432亿元增长到932亿元,均实现翻番,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

这些年

财政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运行迈上新台阶

遵循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对冲经济周期波动,促进经济运行量稳质升。精准实施纾困减负。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1800亿元,兑现财政扶持资金近1600亿元,惠及企业超400万家次。保持必要支出强度。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全市中心工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461亿元增加到1085亿元。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超过2500亿元,支持近600个重点项目建设,有效强基础、补短板、扩投资。促进市区协同发力。深化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实施全市统一的市区税收分成和土地出让收支财政管理体制,引导市、区、指挥部同向发力,提升投资效益和招商绩效。



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助力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根据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机制改革,创新打造“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引领。落实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和人才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累计投入超700亿元、年均增长27%,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6%提高到3.4%,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支持打造“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完善企业研发、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等政策支持体系,推动30余个高能级项目落地,培育18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2023年相关税收突破800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比重超过六成。大力推进基金招商。构建多层次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参股基金规模超5000亿元,综合运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方式,“以投带招”推动近300个项目在厦集聚发展,项目年产值超900亿元。


(本报记者 杨进福 摄)

坚持以城市发展转型为目标

促进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

按照系统谋划、先立后破的思路,实施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服务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有力保障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带动全社会投资超9000亿元,支持港口、机场、轨道、新城片区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开发运营。按照产城人融合、职住平衡的理念,推动翔南片区、海洋高新产业园等实施综合开发,实现“规、建、管、用”一体化运作。采用委托运营、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资产超300亿元,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助力城市更新行动。建立多元化投资和差异化财政奖补机制,支持实施近30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和一批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试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在厦实施台湾居民个人所得税政策,惠及台胞近万人、台企近千家。保障海峡论坛、文博会等两岸交流重大活动。


(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增进民生福祉展现新作为

落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年均增长8.6%,高于财力增幅,推行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促进投入提质增效。全力稳定就业,通过稳岗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建设零工驿站等举措,帮助重点群体就业,推动新增就业256万人。扎牢社会安全网。持续提高居民医保、养老、低保等标准,支持新增养老机构34家、托位2.1万个,服务建设平安厦门,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助力建设教育强市。财政年均投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新增45.6万个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支持名校跨岛和教师队伍培养,推进教育普惠均衡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新建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大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投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倾斜保障机制,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年均投入超40亿元,通过配租配售、租赁补贴等方式,建立覆盖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大学生、高层次人才的住房保障体系,惠及超50万人。构建生态宜居城市,采取以奖代补、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助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分别增长4.5倍和1.6倍,建成区绿化面积增长近1倍。


(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能

提升财政管理取得新突破

发扬敢为人先、善作善成的作风,我们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积极先行先试。主动承担营改增、启运港退税、零基预算等财税改革试点任务,争取航空维修、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30余项关税优惠政策,这些工作先后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通报表扬。加强绩效管理。始终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财政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源保基本民生、稳经营主体。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优化超200项支出政策。强化风险防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跨部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全口径全链条地方债务管理,更好促进市场经济规范运行。



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持续深化系统集成式财政管理改革,更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是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运用财政政策引导要素配置向新质生产力集中,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支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二是有力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和绩效导向,增强中心工作保障能力,支持建设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跨岛发展,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区财政关系,以财权引导事权优化,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四是加力营造高品质生活和宜居环境。坚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相结合,优化完善保障机制,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助力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会上

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

有答案了



问:

刚刚介绍中提到了“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竞争性分配,有什么特点以及具体情况。

答: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豪:2023年以来,我们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在资金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专家评审等方式,形成“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优选机制,实现财政资金更加高效公平分配。两年以来,我们对教育、医疗、科技、文旅、农业、城中村等八个领域共计超过50亿元的财政资金实施了竞争性分配。竞争性分配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体现系统观念。首先,纳入竞争性分配的资金不局限于某一部门、某一项目、某一年度,而是采取跨部门、跨项目、跨年度的“大专项”模式。农业领域统筹农业农村、市政园林、交通等部门的四项涉农资金;医疗领域按三年为周期实施,有利于医院规划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提高医疗水平。其次,多渠道统筹资金的来源,城中村改造资金来源既包括市级财政资金,也包括中央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第三,相关补助资金,由区级或使用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统筹使用,提高综合效率。

二是体现目标导向。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不只是转变资金分配方式,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导向的改革。我们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各领域竞争性分配实施方案,2024年在科技领域聚焦“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教育领域聚焦学校的“补短扩优”项目。各申报主体必须按照规定的目标策划项目,入围项目在评审阶段还可得到专家的专业指导,从而使项目不仅更加贴合既定目标,而且在实施上也更具可行性。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的目标导向,使得财政投入更加符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求,也有利于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体现绩效优先。一方面我们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分领域的竞争性评分体系,通过分值权重体现绩效导向。城中村改造综合考虑各试点村常住人口数量,按照人口因素分档调节,国有文艺院团创排资金加大“出精品、出人才”的分值权重,评分高低直接影响了财政支持的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实施跟踪问效,评审后资金先下达80%,剩余资金的分配与项目实施绩效结果挂钩,下一年度资金分配也会考虑上一年度的绩效情况。同时,评审阶段采取“现场答辩+书面评审”相结合,由专家独立评审,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审结果也更具专业性。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继续拓展竞争性分配领域,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优化分值权重设置,强化跟踪问效机制,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问:

这些年,市财政局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建设“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答: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琳:近年来,市财政局结合系统集成式财政管理改革,从“投”“引”“聚”三个方面发力,支持“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投”就是集中投向,聚焦关键领域加大财政投入。一是投创新载体。加快打造厦门科学城、嘉庚和翔安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载体,配套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培育出80余项科技和产业化项目,攻克2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国产首支宫颈癌疫苗、首个百千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等标志性成果,相关产业化营收超160亿元。二是投产业平台。分类打造重大产业项目、先进制造业和科创等产业投资平台,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实施“交叉持股”等方式,支持士兰集宏、瀚天天成等重大产业项目扩产。三是投链主企业。靠前服务进行链式招商,引育天马、厦门时代、中创新航等30余个链主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集聚。

“引”就是引导撬动,打造“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赋能产业升级。一方面,引金融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分类设计财政政策与贷款、保险等产品的组合,精准滴灌支持企业发展。设立技术创新基金、供应链协作基金、增信基金,并在全国率先开发普惠性、标准化的研发保险“厦研保”,从企业的研发创新、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开拓市场等环节,为企业的成长全周期提供配套金融支持。相关政策已撬动金融资金近千亿元,惠及企业家数超1.4万家,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0亿元。另一方面,引产业资本。构建功能互补、差异定位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依托科创风投基金、市产业引导基金等,与超70家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发挥资源集聚和专业智库优势,8年间带动了全市私募基金规模扩大9倍,营造良好的产业投资生态。以投资基金为纽带,遴选并布局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的赛道,推动近300个项目在厦集聚发展。

“聚”就是凝聚合力,强化协同共塑产业发展优势。一是强化央地协同。立足我市产业需求,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提请财政部优化30余项关税优惠政策,为厦门企业减负超20亿元,促进我市平板显示、航空维修等优势产业发展。二是强化市区和部门间的协同。推行全市统一的市区税收分成体制,鼓励跨区联动招商,提升招商绩效。结合绩效评价结果,推动跨部门整合优化工业、科技等9大领域、上百项产业扶持政策。三是强化政企合作。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与龙头企业、高校院所、重点创新实验室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有效拓展招商项目来源,并共同导入优质资源培育项目。今年我市与施耐德、嘉庚创新实验室等合作,推动实施电力电气产业园、智慧储能等一批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财政对资源要素的引导撬动,升级完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更好支持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问:

厦门正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海陆空”基础设施同步推进,需要大量资金,请问厦门财政是如何深化改革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

答: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鹤:近年来,市财政局着手谋划并实施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并在今年推动出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意见,以统筹资金、资产、资源为一体,充分运用“财政+金融”的理念,积极对接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城市开发建设。主要工作有四个方面:

一是用好政府债券工具。加大债券发行力度,用好计划单列市自发自还的优势,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超过2500亿元;加快发行使用的进度,发挥债券扩投资、稳增长的作用。聚焦重点领域,主要投向省市重点重大项目和市政、交通、产业园区、新基建,以及民生补短板等项目,助力跨岛发展;用好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的政策,撬动更多资金资源,用于保障城市建设。合理安排债券发行窗口,优化债券的发行期限,到目前已累计节约利息支出超过150亿元,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二是优化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按照先谋后动的原则,分类设计投融资方案,将重大项目的外部效益,转化为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确保投融资可持续、资金平衡有来源。在推进轨道建设方面,实施“轨道+TOD”开发,围绕轨道站点进行地上、地下、周边多元开发,实现站城融合、收益反哺,到现在已筹集1700亿元用于轨道建设。在保障新机场建设方面,机场片区采用一体开发,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并开展多元的市场化融资,筹集近1000亿元保障机场片区和新机场建设。在促进新城片区开发方面,实施综合开发,推动“规、建、管、用”一体化运作,加快产城人融合。组建了总规模350亿元的城市建设投资基金,通过基金引入社会资本、耐心资本,支持翔南片区、海洋高新产业园等片区实施综合开发。

三是加大存量资产资源的盘活力度。在盘活方式上,推动资本化运作,整合保障性住房、公共停车场等资产,通过REITs、IPO等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率先在全国发行首个保障房REITs项目。提高资产的盘活效益,通过提升改造、委托经营、整合注资等方式,累计盘活低效闲置资产超过300亿元,形成了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完善房票制度,从市场供需两端入手,用好存量房源,加大“好房子”供应,促进土地、住房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着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强化平衡管理,坚持综合平衡、动态平衡的原则,启动项目前,先落实好资金来源和还款来源。实施风险评估,开展重大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投融资方案评审,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防范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对专项债券实行“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我们政府债务处于安全可控的区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扩大有效投资,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动能。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陈泥 图片来源:厦门日报图片中心 视频剪辑:谢佳诺 许梦洁 黄晓青 许秋珩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
全国百强报刊
634文章数 266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