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涵
盘点时下青年群体的“社交货币”,MBTI测试绝对是一大关键词。
在网络上,有关人格测试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相关的“梗图”、短视频、网剧等表现方式层出不穷。
MBTI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必备谈资之一,无论是打开话题、关系破冰,还是职场合作,都免不了探一下对方的MBTI是什么。
就在最近,2025年的新版MBTI测试题发布了,引起不小的讨论。
不少人在尝试新版测试题后得到了和之前并不一致的结果,那么新版、旧版哪个更准确,该信哪一个?一个人真的要靠不停地测试才能更新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吗?
认同MBTI的人很多,但对此有所保留的人也不少。这或许就是“社交货币”的特性,可以流通、交换、使用,却无法成为衡量人格价值的标尺。
换言之,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格远非简单的4个字母能涵盖。那些试图以此进行自我剖白和判定他人的人,不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MBTI对现实的解释力有限,由它衍生而来的交往体验有时也很虚无。
MBTI测试不可盲目对号入座
MBTI测试全称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即迈尔斯-布理格斯类型指标,系美国作家迈尔斯及其母亲布理格斯提出的性格测量表。其理论师承美国心理学家荣格于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通过精神能量指向、信息获取方式和决策方式三个纬度,来描述和揭示个体行为表现的差异。
近年来,打着心理学名头推出的性格测试、人格分析在市面上并不少见。有的看重组织、协作能力,成为一些企业进行人才选拔、团队建设的重要依据;有的分析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广泛应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规划;还有的考察情侣之间的适配程度,在婚恋市场大行其道……这些测试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效率,却也衍生出“打造人设”“星座崇拜”“圈子社交”等不良现象。
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MBTI反映了人进行主观判断的过程,作为一种心理反馈,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在生活中自主进行的MBTI测试只能视为心理分析的一部分。
更像是一场虚构的人格狂欢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在具体的实践中,MBTI的确可以用来对人的行为表现做出解释,但是如果仅从所谓的人格类型推测他的行为表现,或仅从具体的行为表现推测他所具有的人格类型,就犯了简单逻辑的错误。这样的简化事实上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因为人性中存在大量模糊、恍悟和不经的地方。
以种种性格测试为主题上演的日间剧目,几乎让所有的人物都变得脸谱化起来,无论是发言、行为还是态度都遵循一种定式,逐渐具有可预测性。这就把它与其他更加活性的文化单元分离,并在无形中设置了一道谈话准入门槛。参与其中的人即便能够在对号入座的游戏中获得新鲜的交流体验,但这种体验的底色浅薄又虚无。它带来的快感和人格本身无关,更像是一场虚构的人格狂欢。
MBTI不是唯一的思路
同所有亚文化的流行一样,前有星座、血型,后有MBTI,这些都能使人从现实身份中短暂脱离出来,并从想象中更具创造性的新身份中获得慰藉。
一方面,测试答案没有高下之分,给予的又全部是正向评价,比如“利他主义”“理性”“热情”等等。MBTI鼓励个人挖掘自身潜力,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开放编码的社交符号,它允许更多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现在MBTI涵盖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人格特征,还包含生活事件、个人发展、婚姻恋爱、运势走向等,使得这个专业话语逐渐融入日常生活。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当代社会中群体身份的界定标志正逐步被流动性、不稳定性和个人主义所替代,以往人们通过企业、家族来确认自身身份,如今期望更精细的划分。MBTI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但不代表它是唯一的思路,更遑论正解。要解决身份焦虑的问题,关键在于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理性、客观的认知。标签和空壳子虽然能够让人感觉良好,但也有可能走上一条南辕北辙之路。
警惕产生“确信偏差”
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这种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通俗点说,巴纳姆效应就是通过广泛性和模糊性的语言描述和心理暗示,让人情不自禁地对号入座。在生活中,假设有一顶帽子,其实这顶帽子谁戴都合适,但是每个戴上帽子的人都认为这顶帽子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些所谓的占卜师、命理大师所做的,其实就是把这顶戴在谁身上都合适的帽子戴在你头上而已。
MBTI仅通过一套问卷调查,就解答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对一个人的未来作出预判,其附带的“预言功能”很可能会导致“巴纳姆效应”。如果不能及时祛魅,那么相信这些说法的人就会不断强化自己和他人的刻板印象,制造或隐或显的交往边界。
MBTI虽然具有慰藉人心的效果,但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警惕因轻信外部信息的暗示而产生“确信偏差”。
追问自我理应是个过程
随着媒介信息趋于饱和以及社会关系弱连接增多,一些人会感到内在自我和外在形象很难整合在一起,在自我本身就缺少确定性的情况下,信任他人、建立与社会的耦合关系也变得困难起来。
正如荣格本人在《心理类型》中所说,“科学只是一种心理态度、一种人类思维形式,并不是生命的结论”。人格或许本就不是人能有意识显露的事物,它只能不断被人察觉、窥测、探索。或许,真正让人熠熠发光的根本不在于其拥有多少“社交货币”,而在于人格臻于至善的过程。就此而言,追问自我理应是一个过程,抱着单一结论不放手只会让答案渐行渐远。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