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和东邵渠中学的同学们结成学伴,一起学习,这种感受用《论语》里的话来说,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月4日,北京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暨农村教育发展交流研讨会上,一名来自北京市文汇中学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和“手拉手”学校学生共同学习的快乐。
记者了解到,北京自2023年以来共统筹城乡365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一年以来,各结对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教师对手拉手活动的满意度达到96%、学生对手拉手活动的满意度达到98%。
拆门砸墙改造昏暗楼道 为学生打造充足活动空间
当天,部分结对学校围绕学校治理、校本教研、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四个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拆不了楼,我们拆门窗,把每层正中的一间教室,砸开了两处非承重墙、拆了两扇门,阳光照进了昏暗的楼道,一下子豁然开朗!”顺义十二中校长王继红分享了在与北师大三帆朝阳学校结对过程中在学校治理上借鉴的经验。
王继红表示,自己带队走进北师大三帆朝阳学校,发现学校设计处处为学生着想,到处都是学生展示、表演、参与、实践的舞台。顺义十二中也向三帆朝阳学习,在最宽阔的楼门厅里放上了搁置已久的备用钢琴,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弹奏;改造黑乎乎的楼道,砸墙引入自然光,再布置好围棋、象棋、图书、杂志、尤克里里等物品,让学生们自由使用阳光书屋。
顺义十二中学拆掉门窗、砸掉非承重墙,为学生们改造出了可以进行多种活动的空间。学校供图
惊喜在点滴变化中到来,顺义十二中调皮的男生会试着用一根手指头弹奏钢琴,在被路过的老师表扬后,上学的动力也多了几分;学生们也会在课间凑在一起下象棋、写毛笔字,阳光书屋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在王继红看来,“鸡蛋从内部打破,是成长,是变革。我们打开的是有形的门、实体的墙,实际上打开的是固有的模式、破开的是禁锢的思想。”
教师交流、学生活动空间拓展等实现共赢
对于“手拉手”联盟的“输出校”而言,学校发展的愉悦感同样明显。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与密云区水库中学、房山区青龙湖中学以及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四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联盟。“我们充分挖掘了各自学校的文化特点、资源优势,共同设计和规划了‘手拉手’的合作方案,主要是在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发展、信息化建设方面,共同推进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唐挈表示,在一年的结对过程中,在教师交流、学生活动空间拓展等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共赢。
唐挈举例,十三中地处城区,学生活动空间比较小,但密云水库中学有专门的劳动基地、青龙湖中学附近也有青龙湖森林公园,这些都是学生们互相交流的平台,“我们的学生走进劳动基地、青龙湖,走进天通苑,他们的学生可以来十三中,感受中轴线、传统文化,孩子们的体验更加丰富了。”据悉,四所学校还计划明年在青龙湖森林公园进行越野比赛,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机会。
唐挈还提到,考虑到四所学校相隔很远,联盟以十三中为纽带搭建了智慧教研平台,“这节课只要录下来就可以进行智能分析,我们共同分析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就明显会感觉到,思想碰撞中、方法路径的互相借鉴中,我们每所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开阔。”
搭建城乡学校间共建共享平台 推动课程、师资等全要素流通
90%以上教师感到教师胜任力得到提升、97%以上学生认为其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教师对手拉手活动的满意度达到96%、学生对手拉手活动的满意度达到98%……12月4日,北京教科院基教所所长李卫东结合开展北京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项目研究情况作了主题报告,其中提到了“手拉手”结对学校的师生实际获得情况,调研显示,“手拉手”结对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包括20余种教师活动、15种学生活动。
记者了解到,2023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统筹主城区与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方案》,统筹365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义务教育学校。
12月4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2024年度“手拉手”典型案例,94个案例入选。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李卫东表示,在一年的探索中,逐渐建立了全覆盖式的市区校城乡学校一体化机制,市区校三级协同推进,为北京城乡学校一体化实践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手拉手”进一步激发了“输入区”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搭建城乡学校间共建共享平台,推动课程、师资、教研等全要素流通。
北京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蔡歆表示,此轮“手拉手”行动更强调乡镇学校的主动作为,突出基于自我发展需求诊断的有设计的拉手,变“给什么接什么”到“想什么谋什么”。同时,强调师生在“手拉手”中的实际获得,从教师胜任力是否真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否真的提升来设计拉手活动、评价拉手成效。
拉手校之间不是简单的帮扶关系,而是共创共生关系,相互激发、相互支撑,拓展师生发展新资源、新空间,强调合作共赢。更加强调数字赋能,如何在物理距离的客观制约下实现充分交流,需要开发多种数字助力方式,探索建立教师“走网”机制,克服人事编制和工作岗位的瓶颈,让名师、优师通过网络平台集成与流转,让不同群体教师的线上研讨成为常态,以使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更为精准、迅捷、灵活。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李劼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