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AI不会取代人类,但会用AI的人将取代不会用AI的人。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ChatGPT,生成式AI的巨浪来袭。上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7月,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
一场技术浪潮,让AI变得和每个人越来越相关:从积极的角度看,它会让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行为,甚至思考方式。在生成式AI日渐普及的当下,我们借助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契机,和几位AI科研一线的专家聊了聊。与两年前相比,当我们积累了更多实践经验后再谈“AI焦虑”,其中更多了一份理智的平和,也多了一份谨慎,在了解它之后,开始正视它、掌控它。
让知识变“小”,世界变“大”
AI已经开始触及孩子。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上,数字人“益小青”发布《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简版)》(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近九成未成年网民听说过AI技术,42.4%的未成年网民表示对此非常感兴趣,有19%的未成年网民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AI。
早在ChatGPT问世之初,是否应该让生成式AI进校园就曾掀起过讨论,作弊、抄袭等学术不端问题是关注焦点。两年来,经过生成式AI“洗礼”的专家和学生,对新技术的好坏不再仅停留在书面上。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已经将生成式AI应用于日常工作,用于整理演讲大纲、搜集课堂讲义资料等。他的很多学生也开始使用AI辅助日常科研。刘刚认为,从小学生到研究生都应该尝试使用生成式AI,因为在人智协同时代,人与机器之间的差异恰恰为创新提供了可能。
“机器给出的答案与人类思考后得出的答案不太一样,这种差异,很有可能就是创新的起点。”他表示。在他的课题组中,AI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档次,提升了每个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AI相当于一个科研助手,辅助着我们去思考,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世界。”他表示,“借助AI技术,我们的研究不仅能立足当下,更能放眼未来。”
对于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生成式AI,刘刚表示,生成式AI对已有知识做出系统性总结,学生应该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探究,向前迈进,而不是简单照搬。
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辉同样鼓励学生使用AI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与交通交叉研究专家,他认为生成式AI能够把知识的“海洋”凝缩成“一池水”,帮助我们快速理清知识架构,节约时间成本。
“至于如何利用‘池中水’,关键在于‘捕鱼人’自己。”刘辉用比喻解释学生应如何运用生成式AI,“如果没有生成式AI,学生就得在‘海洋’里‘捕鱼’,困难要多得多。”
对于生成式AI可能引发的学术不端问题,刘辉告诫说,技术只是工具,我们要做的,是善用技术。
“如何利用好生成式AI这个工具,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思维。”他说,“我们应该让技术为我们所用。”
AI取代人类?用“魔法”打败“魔法”
刘刚认为,历史经验表明,工业革命发生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使用了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原生应用,哪个国家就会变得强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为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变化。2023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瑞士公布了《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排名前五的科技集群中,中国占据了3位,分别是排名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排名第四的北京,和排名第五的上海-苏州。
引领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正是人工智能。
然而,新事物的到来总伴随着焦虑。刘刚表示,人们对AI的焦虑可能并非来自对失业的担忧,因为科技进步往往会创造更多就业,而不是相反;人们真正焦虑的,更可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AI技能。
“在AI时代,人们发现过去掌握的技能逐渐失效,而新技术尚未掌握,由此产生焦虑。”刘刚分析说。
应对这种焦虑的方法,就是去主动学习和使用新技术,而不是躲避。刘刚打了一个比方:随着时代的变化,就像我们过去需要重新学习“说话”(学外语)、“写字”(电脑打字)和“走路”(开车)一样。
“面对AI也是一样,只有掌握了AI技能,才能赶上这个时代。”他说。
采访过程中,专家们对生成式AI展现出开放而审慎的态度,几乎看不到惧怕和焦虑,这源于他们对生成式AI的了解,这种了解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独有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正是AI目前暂时无法取代的,是我们打败AI“魔法”的“魔法”。
对于生成式AI可能给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呼娜英认为,除了要做好准备提升AI技能,适应新技术外,更要培养难以替代的人类特质,如创造力、同理心和批判思维。
刘辉也强调,AI虽然在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人的精神价值始终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不能排斥,而是要顺应趋势,积极拥抱AI带来的变革。"他说,"但也要明白,AI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无法替代人的精神本质。"
人与AI的“最优值”:在路上,不在终点
英国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说:“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知识与完备状态之间永远隔着无穷的距离。有些问题很困难,但把困难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混为一谈是错误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每一种特定的恶都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AI也是如此。新技术与完备状态之间隔着无穷的距离,我们应该如何解决AI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此,呼娜英强调了产业组织的作用。她建议,产业组织应该积极发挥技术研究和治理协同的优势,通过建立治理框架、制定标准规则提升AI能力建设。同时,她认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应重视AI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建立相应的道德标准和监管框架。
刘辉认为,面对新技术,我们不应过分期待,但也不必过度恐惧,关键是怀有敬畏之心。
“没有敬畏之心,技术就会变味。”他说,“我们要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找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最优值’,对待AI这类新技术也应如此。“
刘辉认为,这个“最优值”并不是可以直接传授的知识,而是需要我们自己通过思考和实践后才能获得。正如他所说,寻找这个“最优值”可能需要一生的实践,但不要放弃,因为寻找的过程本身就会让你和周围的事物越来越和谐。
展望未来,刘刚期望更多高校开设脑科学及AI相关的通识课程,帮助学生掌握AI技能,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刘刚表示,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还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这些条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技术创新能够从“内循环”起步,逐步向“外循环”拓展。
“对于AI的发展,如何利用中国的优势实现赶超,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他说。(记者 曹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