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3日,远超17万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终于竣工,同年的9月9日,门前聚集着一群工作人员,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等着毛主席来视察。在万里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了竣工完毕的大会堂。毛主席看着每一处,脸上洋溢着笑容。
毛主席来视察时,有一些工人们正在安装电动幕布,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喊到“毛主席来啦”。于是,工作人员们便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激动地围在毛泽东身旁,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随后,毛主席亲切看着工人们,并笑容地朝工作人员们招手。
看到毛主席满意的样子,不少工作人员们也开心着笑着,万里看过之后,心里也是非常激动。毛主席径直走过宴会厅,走进大会堂后,可以看到整个主席台都被灯光照亮。随后,穿过大礼堂后便登上了主席台。
毛主席突然问道:“可以抽烟吗?”工作人员笑着回答主席:“当然可以抽烟,目前已经全面竣工了,主席您是在检查消防吧。”随后,毛主席点点头,准备把烟点起来的时候,他便将目光聚集到了了天花板上。毛主席会心一笑,而后又语重心长地问道:“这是谁的想法呢?”
大会堂设计小组提供了8个设计方案
其实,关于建设大会堂的这一想法,毛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已经萌生了。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慢慢环视着这座只能容纳几百人的礼堂后和大家说道:“革命胜利后,我们一定要建一座能够容纳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
1958年3月,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中,谈到关于北京城改建的相关问题时,明确提出在北京建设万人大礼堂的设想。同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作出指示: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中央决定,在北京建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国庆重大建筑工程。
很快,1958年9月8日,万里在中央电影院向在京的设计、施工单位的专家做动员报告。动员报告中提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1959年要大规模地庆祝建国十周年、展现中国各方面成就的决定。十周年的国庆期间,即将邀请外宾和华侨来参加。
同时,万里还提到,需要建设万人大会堂和5000人的大宴会厅,以及居住的宾馆等重点工程,既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那就必须要在1959年10月1日完工。当时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的万里,在市政府召开了关于建筑万人大会堂的会议。
会后,不少人认为,要想将这个万人大会堂建好,非常有必要向其他专业人士征求设计意见。另外,参会人员还认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到其他有建筑经验的国家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对此,北京市政府采纳了与会人员的意见。
很快,规划局便派人前往邻国苏联进行实地考察。同时,我们还向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专家发去了邀请函。为了将这一工程尽快完成,相关部门还特地成立了一个国庆工程设计领导小组,以及大会堂设计组。
不论是出国前去考察的工作人员,还是设计组的工作人员,都在短时间内有了一些想法。随后,经过一番交流后做出了报告。很快,大会堂设计小组在各方的配合下,在极短的时间里,选出了8个设计方案。
但其实,在这8份设计方案的背后,是多达上百份的方案,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满足一万人同时开会,同时,还要确保每个角度均可看到主席台。这种大跨度的建筑,在很多领域都突破了当时世界上的记录。对此,人民大会堂结构工程组设计师李国胜感到格外骄傲。
为了能够从上百份的方案之中,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设计小组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争论。据相关工作人员回忆,小组成员就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否要正对着大会堂正门中心的问题一直讨论了好久。
除此之外,小组成员还纠结过大会堂的高度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等领导的过问下,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最终吸取了8个设计方案的优点后做出了一套综合方案,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规划局,也各自做了综合方案。
有相关资料记载,在这3套方案中,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提交的方案规模相对较小,北京市规划局专家组的设计方案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面积达到了足足17万平方米,同时还拥有中央大厅。不得不说,大会堂就需要这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周恩来总理在审查这3套设计方案的时候,便更多地关注了北京市规划局专家组设计的方案。一直到1958年10月23日,中央最终做出决定,选择了北京市规划局做出的综合设计方案。仅仅在两天后,施工指挥部便进行了动员大会。
据相关工作人员会议,负责这一工程的工人们个个都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每天动工的时候,天才蒙蒙亮,大会堂的工人们便开始工作。
此刻的北京还沉浸在凌晨的寂静中,而在这里,已经是一片沸腾,机械挖土声、人工挖坑声,还有工人们之间的加油声,好似一首激昂的歌曲,一时间工人们的斗志更加昂扬。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会堂工程的建设步入了正轨。有相关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得知,从1958年10月26日打基础,到1959年8月,仅仅用了280天左右的时间,就将整个建筑的主体工程完成。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施工高峰期现场的工人超过1.5万人。
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来看,整个大会堂的面积比故宫的面积要大很多,其中,大礼堂的面积就已经非常大了。据相关数据得知,大礼堂的长达到60米、宽为76米、顶高为45米、净高足足33米。
宴会厅除了可以容纳5000多人的本厅之外,还有交谊厅、小宴会厅,两层挑台,分别外挑29米和22米。不论是从结构还是数据来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就当时来说,在我们国家并不是经常能够见到这种建筑。
甚至说,届时就世界而言这种情况也是少之又少。关于建设大会堂的事宜,有相关部门还着重强调,大会堂不仅要好、要美,更要有自己的风格。当然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和质量,大会堂的寿命起码要不少于350年。
由此完全可以看得出,当时中国建造这座万人大会堂的难度有多大。就当时的中国来看,不论是在建筑技术上,还是高精尖技术来说,我们都是比较匮乏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迎难而上。甚至在寒风凛冽的冬夜中,工人们仍然是积极工作,马不停蹄地施工。
关于这一工程,周总理非常关心,常常亲自考察,总理更加担心安全隐患的相关问题。据介绍,当时施工队被要求建造大会堂所用的所有材料,都不允许出现一点问题,甚至是施工问题也不容出错。
毛主席为大会堂命名——人民大会堂
终于,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1959年9月9日,这座万人大会堂完成建造,仅仅历时10个月。不得不说,大会堂的竣工对我们国家来说,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奇迹,当然,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毛主席得知大会堂已经建好后,激动万分,脸上更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于是,毛主席立即决定要去大会堂工地看看。1959年9月9日的凌晨,毛主席在万里、齐燕铭等人的陪同下,一同来到了大会堂工地进行视察。
在这期间,万里向毛主席汇报了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的相关情况。万里和毛主席说道,大会堂的总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两万多平方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堂。而且,修建故宫足足耗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我们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
这种对比,完全可以看得出我们的建设速度有多么惊人。毛主席听了之后,便幽默地和万里说道,“你名叫万里,日行万里,真好嘛!”听到之后,大家都笑了,随后,万里回答主席:“这是2万多名工人每天废寝忘食、日夜奋战的结果,当然,还少不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
过了一会儿,万里突然想到这个大会堂还没有名字,便问毛主席:“这个大会堂怎么命名?”毛主席问道:“那你们现在是怎么称呼这座建筑的?”万里回答主席:“万人大会堂或者人大会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堂。还有一些叫这个会堂‘人民宫’。”
毛主席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如果叫‘人民宫’,好像有点旧,如果叫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堂’又有点太长了,那不如就叫‘人民大会堂’吧!”随后,主席还说道,之所以将其称为“人民大会堂”,是因为它属于人民!
从那时候起,这个“庞然大物”便有了新的名字,“人民大会堂”。毛主席对于人民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多次重要的会议中,毛主席都有提到,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正是毛主席对人民有着特殊的情感,才会把大会堂命名为“人民大会堂”。
毛主席抬头看着大礼堂的天花板,笑着问:“这是谁的想法?”
当毛主席穿过宴会厅,走进大礼堂,礼堂平面呈扇面形,瞬间就可以感到一种恢弘的气势。万人大礼堂的南北宽76米,东西进深60米,高33米。大礼堂的结构是穹窿顶、大跨度、无立柱的结构。
三层座椅,层层梯升,总计可容纳10000人。因此,不论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能够看到因为空间较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二、三层的每个座位中则装有喇叭,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听不到主席讲话。不得不说,这一系列的设计考虑得非常全面。
毛主席站在主席台上停了下来,突然问道:“可以抽烟吗?”工作人员明白主席是要检查消防,便说可以抽烟。正当毛主席准备点烟的时候,一下就注意到了大会堂的天花板。毛主席笑着问道:“这个设计是谁的想法呢?”
众人跟随毛主席的目光也抬头看向天花板,大会堂的顶棚呈穹窿形与墙壁圆曲相接,上面镶嵌着的葵花向阳灯,打开灯的时候,就像星辰般耀眼。万里看着这如同星辰的设计,连忙回过神来回答主席,
据介绍,在设计天花板的方案时,很多设计师和建筑师都有点迷茫。要知道,大会堂的净高足足有33米。对于大家正常认知中的高度确实高很多,加上长度和宽度都很大,所以,人站在里面肯定会有种空旷感。
周总理知道现在的困惑后,和大家举了一个例子:“站在天底下觉得天高,站在海边的时候却不觉得水远。”听完周总理的话之后,大家纷纷点头。随后,周恩来总理提到,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大会堂的灯上做些变化?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完全可以不做传统的灯,为了让整个大会堂更加协调,完全可以做调整,如果将这里设计成“水天一色”的风格,就可浑然一体。于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设计组的成员们便有了新的想法。
大礼堂天花板的中央位置是一个巨大的五角星灯,散发着70道光芒,周围还有40片葵花瓣、500个满天星,以及三层水波形灯槽。一环大于一环,与顶棚500盏满天星灯交相辉映。毛主席知道是周总理的想法后,便点点头会意地笑了。
他和周恩来总理两个人是革命友情,一同工作很多年,当然非常理解周总理的他与周总理共事了这么多年,自然也了解周总理的用意。五角星灯象征着党,那些灯象征着团结在一起的各族人民。还有那些水波代表着革命事业的浪潮,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和人民走向胜利和幸福。
人民大会堂是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从建筑面积来看,确实一座非常雄伟壮观的建筑,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这一建筑完工,就世界而言,属实奇迹。其实,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从设计还是装潢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
从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宴会厅、国家接待厅、金色大厅,以及各省代表厅等场所来看,都有大幅绘画作品来对其进行装饰。有相关资料显示,人民大会堂共计收藏了1000多件作品。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
1959年10月1日,人民大会堂前彩旗飘扬,还有文艺大队在天安门广场上表演孔雀舞。从此,人民大会堂成为我国政治、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见证着中国无数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和新中国无比辉煌的历史进程。
对于这个雄伟又壮观的殿堂,不少老百姓当然也非常想进去参观,一饱眼福。有不少人提出问题,“人民大会堂还是人民的吗?”终于,这一现象在1979年1月27日发生了变化,当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春节联欢晚会。
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颖超代表党中央宣布:“人民大会堂将向各界群众开放。”1979年的9月24日对人民大会堂进行开放,排队参观的游客,人山人海。据介绍,排队参观的队伍,能从大会堂的东南门一直排到天安门广场中间,足足有上千人。
据比较年长的北京人回忆,当时的门票是两毛钱。相信他们会一辈子记住这个价格,当时的烧饼是五分钱一个。大会堂对外开放,让不少老百姓更了解人民大会堂,老百姓们也大饱眼福。当然,每张两毛的门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大会堂的经费压力。
据介绍,建筑面积达到17.18万平方米的大会堂,每个月的维护、修缮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一名管理局办公室的退休干部说道,“确实有时候会感觉行政经费比较紧。”不久后,人民大会堂中还开设了小卖部。
很快,门票和小卖部初见成效后,人民大会堂便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据介绍,大会堂相关管理局还向主管部门中共中央办公厅递交过一份“五年改革设想”,内容旨在希望试行部分企业化管理,争取能够在五年内达到行政经费的自给自足。
正是因为小卖部有非常显著的成效,人民大会堂又陆续开放了国宴厅,进行相关的场地租赁服务等。从此以后,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了一些公共活动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里已经成了人民自己的 “豪华客厅”,真正地在为人民服务。这座总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大的人民会堂,从设计到建成,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对我们国家来说,就是一种新的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