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2016年,陈国桃第一次带着苗绣作品到欧洲多国参加巡展。“那是一个冬天,我发现当地人喜欢穿风衣,哪怕是老太太也会踩着高跟鞋露着脚踝,非常时尚。当时我带去的苗绣是传统的红色黄色粉色等艳丽色彩,那边的艺术家告诉我,可以再有一些颜色比较稳的作品,适合搭配日常穿着。”
回国后,陈国桃立刻投入研发。由此诞生的“蓝色系列”苗绣首饰,一直被围观,常常卖断货。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一个非遗展览上遇到陈国桃时,她正被举着手机扫码支付的观众围得严严实实。“这种蓝色是我们的独家发明,有苗药的成分。由于是手工制作,不同批次的蓝色会有细微差别,这也正是非遗的魅力。”
2019年,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州苗绣非遗工坊依托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酉州苗绣设立。作为该非遗工坊的带头人,陈国桃说:“我们有一支全员90后的设计师团队,30多名设计师,负责人出生于1993年。年轻人从他们的审美出发来设计产品,更能获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如今,工坊的苗绣产品已走向80多个国家。
传统工艺是非遗的重要门类,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迄今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9100余家,有3000余家直接建设在村里,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
非遗工坊工作场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州苗绣非遗工坊供图
年轻人接过手艺,非遗工坊促进就业增收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这句顺口溜说的是发源于山东省高密市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聂家庄泥塑。90后小伙儿聂鹏,就是其中一个“捏泥人”的。
聂鹏是土生土长的聂家庄人,“从整个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算,我是第22代,从我家族算,也已经是第6代”。从小跟着父亲“玩泥巴”,在泥塑的“包围”中长大,但家里一度反对他把泥塑当作事业,理由也非常直接——不挣钱,“当时村里没有年轻人做这个”。
但年轻人爱了就要去干。2010年,聂鹏决定全职做泥塑。他利用闲置的聂家庄小学校舍,成立了自己的泥塑作坊,从一开始月收入700元做起,到2021年成立昌盛泥塑非遗工坊,打造泥塑产学研综合基地,吸纳120多名手艺人,“村民可以全职来工坊工作,也可以把泥塑带回家做,很灵活,每人每年能增收2-3万元”。
2022年,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嵊州竹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嵊州竹编非遗工坊设立,工坊带头人吕爽是一个95后女孩,“我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篾匠师傅,我爸爸跟着爷爷做竹编,到我已经是第三代”。
吕爽坦言,非遗行业普遍面临从业者年龄偏大的问题,“我们工坊有40多人,多数在60岁左右。这些年我们在面向社会招聘的时候,会倾向于年轻人”。只要愿意加入,非遗工坊就提供培训与“保底”工资,熟练工超出“保底”部分还计件付费。目前,工坊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群众2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
近日,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召开。会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储晓焱介绍,截至2024年11月,浙江省认定非遗工坊1338家,其中分布在乡村的非遗工坊有458家。
在浙江,非遗工坊促进就业增收,如“临海草编”非遗工坊,2023年带动近10万闲散劳动力从事帽坯编织生产;“塘栖百匠”非遗工坊汇聚当地80多名老手艺人,年创造产值超过5000万元;“苍南百艺”传统工艺工作站,汇集进站非遗工坊38家,形成产业链,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创新非遗产品,开发非遗研学
“泥叫虎”是聂家庄泥塑的经典之作,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泥老虎的头部装有芦苇哨子,头部和尾部之间用皮革进行软连接,一挤压就会发出叫声。时至今日,一捏一叫的小老虎,依然在各类非遗展上的响亮发声,吸引观众消费。
酉州苗绣非遗工坊的“蓝色系列”首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非遗产品要和当代生活相结合,要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以前泥叫虎都是摆件,我们以后会借助这个经典IP,开发更多应用场景。”聂鹏介绍,非遗工坊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聊城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出更适合年轻人的非遗文创。比如,DIY手工体验包、帆布袋、鼠标垫,还赋予其美好寓意,如“摸摸虎尾、十全十美,摸摸虎头、好运不愁”。
嵊州竹编曾经大量出口到日本、欧美,以动物、人物摆件为主,技艺精湛。到了吕爽这一代,她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投向日常生活。“我们用竹编来制作茶道和家居用品,既扩大了非遗的应用场景,又让生活更有文化味道。”
为迎合饮茶风尚,工坊开发出竹编茶桌、茶盘、茶具收纳盒等茶系列产品40余种;为适应简约装潢风格,推出竹编屏风、椅子等“不可居无竹”家具系列产品30余种。这些非遗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年产值超过700万元。
非遗工坊除了卖产品,还卖体验,前者激发了观众了解“何以非遗”的好奇心,而后者让非遗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2018年,吕爽大学毕业回到嵊州,研学在当时还是一个小众领域。从吸引零星客人到自家工坊体验竹编工艺开始,如今,团体客人越来越多,还有远道而来的台湾客人。“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吕爽的团队还走进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校园,把非遗传给下一代,“现在每个月能办4-5场研学活动,暑假更多”。
昌盛泥塑非遗工坊有专门的研学团队,以整个聂家庄泥塑为依托,在当地建立了非遗体验基地,能同时容纳1000人,体验泥塑的各个环节。聂鹏透露:“生意不错。每年的旺季是3-5月、9-11月这6个月,每个月能接待约6000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苗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贵州省黔西市原色有染非遗工坊带头人彭艺,小时候总能在村子里看见每家每户晾晒的苗族服饰。她从8岁开始学习蜡染刺绣,如今已有30余年。精美的手工刺绣与蜡染,对她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起初跟着师傅学习,‘依葫芦画瓢’,按原本的样式照着绣。慢慢地,我认识到如果蜡染刺绣仅用于苗族服饰,消费群体十分有限,经济效益低,发展困难。”彭艺说。后来,她考上了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间美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更大的视野中思考苗绣的未来。
彭艺用了10多年时间走遍贵州的苗族村寨,拜访了1000多名苗族老人,了解苗绣、蜡染图案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的生活。
昌盛泥塑非遗工坊的泥叫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如何将民族文化转化成具有时尚气息的文创产品?如何让苗绣走出重重大山,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现代生活?
彭艺觉得,设计和销售,两手都要抓。
在设计上,她带领团队研发创新了服饰、办公用品、家居饰品等100余种苗绣创意产品,与贵州民族大学、黔西苗绣产业园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销售上,构建了“线下门店+线上平台+渠道销售”的多元销售体系,产品走进13家线下门店,入驻多个线上平台。
“人民的非遗人民享。我们打造送技术、送设备、送订单的‘三送’服务模式;建立108个苗绣微工坊,带领苗族村寨妇女同胞们在家门口就业创收。”彭艺说,3年来,工坊直接带动就业115人,间接带动就业3300余人,累计培训人才5000余人。
酉州苗绣非遗工坊在村里乡间开展培训,采取不交学费、不分年龄、不论性别、不管远近、不限身体素质的“五不”原则。目前,累计开展非遗技能培训600人次,带动370余人就业增收,人均月收入增加1500元至5000元;年订单数5.7万余笔,工坊收入860余万元。
从2016年至今,陈国桃带着团队每年都参加广交会。今年,她们刚刚与美国、迪拜等国的客商签了订单,“一位迪拜的客人说,他们那儿太热了,看到蓝色,就像在沙漠中看到一汪湖水,心里就很舒服。他们甚至把我们展示用的盘子架子等道具也都买空了”。
很多人建议陈国桃给“蓝色系列”起个更响亮的名字,她正在思考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