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竹如牺牲后,徐向前元帅予以高度评价,并于建国后为其题写墓碑

0
分享至

2002年的金秋十月,坐落在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举行了隆重、庄严的李竹如烈士铜像落成仪式。

仪式上,省市县的领导同志、烈士生前战友及其亲属、家乡父老,注视着红色的花岗岩底座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李竹如烈士”五个金色大字的铜像,心潮澎湃、思绪翻涌……



李竹如烈士铜像

一、早期革命活动。

李竹如(1905年—1942年),利津县庄科村人,自幼聪慧勤奋,志向高远。1922年后,出外求学,探寻社会变革、发展之路。192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南京中央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的李竹如,组织领导南京地区的学生,会同北平(今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捣毁了污蔑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央日报》馆。

事后,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李竹如回到山东,投身教育事业。随之,他又借助课堂,大力宣讲我党的抗日主张,努力促进抗日救亡运动。

二、从事民运工作。

1937年,国共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全国统一抗战的局面形成后,当时身在上海的李竹如,引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李竹如同志(图像)

10月10日,他们到达山西侯马时,遇到了八路军129师的先遣队,被挽留在部队,于和顺一带发动群众,做民运工作。

1939年5月,八路军第一纵队奉中共中央的命令,在徐向前司令员、朱瑞政治委员的率领下,开赴山东,会同苏北地区的八路军各部队,抗击日寇。

这时,中共中央北方局考虑到工作出色的李竹如是山东人,熟悉山东的情况,就把他从129师先遣队,调到徐向前的第一纵队,负责民运工作。

到了山东后,能力出众的李竹如,又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分局民运部长。

为了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到抗日救亡的行列,李竹如的足迹遍布鲁中、鲁南、滨海等地域的农村。过程中,他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教育动员群众,团结一致,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三、领导宣传工作。

1940年春天,因工作需要,加之其以前的工作、活动经历,李竹如同志被改任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

走上宣传工作的领导岗位后,李竹如特别重视报纸的出版发行工作。他常说,“一张报纸胜过一发炮弹”。

早年辗转南京、上海等地时,李竹如曾先后参与创办了宣传进步思想的《竞进》、《今报》、《新亚日报》、《文化报》等报刊,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



李竹如参与创办的《文化报》(图像)

1938年1月,进入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后,李竹如主持创办了我党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张报纸《中国人报》。

为了把中共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办好,李竹如亲自出任社长,亲自抓编辑、记者队伍的建设,抓报纸的改进。不久,他又兼任了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

工作中,李竹如不仅统筹全盘,还把每天的工作运行计划,明确地交代给同志们。到了晚上,他就逐项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他这种高度负责、认真细致、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给和他一起共事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1940年至1942年,李竹如为《大众日报》撰写了大量内涵深邃、革命导向性强的文章及许多重要的社论、评论。



工作中的李竹如同志(画作)

其中,1940年9月1日,李竹如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光荣的历史与光荣的任务》一文,以纪念记者节。

他在文中说:“历史上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报纸,也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新闻记者,‘抗战和进步’应当成为今天中国新闻记者所共有的立场。”

《大众日报》的成功创办,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毛主席从延安发来了贺电。此举,使得李竹如及报社的全体同志深受鼓舞!

与此同时,李竹如还非常重视山东各地的报刊创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四、不幸壮烈牺牲。

时光荏苒,全民抗战转眼进入了第六个年头——1942年。这年的秋末冬初,日本侵略者对我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扫荡”中的日寇(剧照)

山东分局及部分队伍由滨海地区,向鲁中转移。向北渡过沂水后,突然遭遇了八千余敌军。他们将我军压制在东西长约一里,南北不过半里的对崮峪上。

这种情况下,李竹如与黎玉、王建安、江华等领导同志一起,投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之中。

战斗间隙,沉着勇敢、无畏无惧的李竹如,与大家互相鼓励,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我军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猛烈进攻,坚守到天黑后,开始突围。就在李竹如翻越山顶上的石墙时,突然射来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五、不尽的追思,永远的怀念。

李竹如同志壮烈牺牲后,徐帅亲笔题词,称赞说:“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抗战时期的徐向前元帅(图像)

1943年5月3日,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悼念李竹如烈士的文章。5月4日,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界举行了追悼李竹如烈士的大会。延安的《解放日报》,转发了追悼会的情况。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竹如烈士的遗骨,从沂蒙山区迁回了生养他的故乡——利津县。

1985年清明节,在利津县烈士陵园,利津县委、县府组织举行了李竹如烈士墓落成仪式。墓碑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李竹如烈士之墓”七个金色大字。

墓前,摆放着徐向前、黎玉、萧华、谷牧等同志,以及山东省委、省政府等单位敬献的花圈。

李竹如烈士,走的是一个优秀知识分子所走的革命之路。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主要参考文献:《山东革命党史稿之先烈传》、《东津群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云端书馆 incentive-icons
云端书馆
诗词爱好者
6314文章数 38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