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2月6日讯(记者 吕金滙 摄影报道)早上8点半,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敲开了张洪昇工作室的门。此时,他正拿着一只风筝骨架糊绢,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张洪昇说:“我先把手里这只蜻蜓骨架糊完,这活儿一旦干上就不能停手。”
于是,记者默默地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从一个小桶里蘸取专用的胶水后,透过窗户的阳光,小心翼翼地将轻薄的白绢糊在风筝骨架上,一旁还散落着一些半成品风筝骨架。
拜师“一善堂”后人张春宴,潜心研究纸扎风筝
张洪昇,1950年出生,1983年与风筝结缘后,正式入行开始制作风筝。
1986年,张洪昇拜烟台所城里张家“一善堂”后人张春宴为师,学习扎制中国传统风筝。
“我师父祖上就是开纸铺扎风筝的,最擅长制作龙头蜈蚣风筝。当时大部分风筝都被所城里的有钱人家和开洋行的外国人买去了。”张洪昇说,“虽然拜师前,我也会扎风筝,但里面有一些门道却并不清楚。”拜师学艺,恰恰解决了这些长期困扰他的难题。
一只风筝在大众的眼里,只要有绳、有风就能飞,但其实里面的门道远不止如此,绘画、力学、气象,缺一不可。
张洪昇制作的传统风筝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除了简笔画和刷色,他特意学习了工笔画。
多年前,他还制作了以“七仙女拜寿”为主题的风筝,几乎全部运用了工笔画的手法。
采访时,张洪昇从一个大箱子里找出了这只造型精美的串式风筝:“仙女的衣袂和神鸟的羽翅,都是我一笔一笔勾画出来的。现在老了,手拿笔没有以前稳了,以后画不了这种工笔画了。”
力学,是决定风筝能否高飞的重要因素。风筝绳线捆绑的位置和骨架的弯曲程度,对于升空后风筝的泄风和受风有着重要影响。
张洪昇说:“单纯制作一只风筝可能只需要1个月的时间,但做好的风筝需要不断地试飞和调整。风筝不仅要美观,还要飞高飞好。”为了制成一只完美的风筝,从构思到最终的试飞成功,他往往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
气象,就是放风筝当天的风向和天气情况,也会决定风筝放飞的成败与否。
扎制的最大风筝长达680米,最小的还没有手掌大
提起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张洪昇向记者展示了一只“双蜻蜓”风筝。这款风筝的设计构思是参照自然界蜻蜓的飞行姿态,设计扎制而成的双层风筝。其骨架扎制采用传统的榫卯法和扎线法,面料用绢和无纺布,主色调为红绿。这款风筝在2020年中国(潍坊)风筝创意设计大赛上获奖,原件现被收藏于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张洪昇告诉记者,他扎制过的最大风筝是龙头蜈蚣风筝,长达680米,放飞后一眼望不到头;最小的风筝,则是还没有一个手掌大的小蟋蟀风筝。
当被问及是否还记得自己制作的第一只风筝时,张洪昇说:“我做的第一只风筝是在1979年,当时我住在芝罘区北大街,那个年代经济比较困难,没有多余的钱给儿子买玩具,我就做了一只八卦风筝,带着儿子去海边玩儿。”由于年代久远和多次搬家,这只专门为儿子制作的风筝很遗憾没有能保存下来。
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张洪昇:“一直坚持扎制传统风筝的动力是什么?”
张洪昇不假思索地回答:“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