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坚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高度重视与高校院所合作,携手探索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度模式,着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相融互促、有机耦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以联动协作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颍上经开区的安徽翔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一款新型车规级芯片电阻进行性能测试。作为国内首家民营控股芯片电阻器研发、产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产替代大背景下,企业实现了高端车规级芯片电阻生产的自主可控,也趁势搭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但是刚开始企业在车规级芯片电阻科技成果转化上,确是困难重重,项目推进缓慢。
“在攻坚课题的时候,当时我们的研发力量不足,遇到了技术瓶颈。”安徽翔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经理肖文强介绍,“在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阜师大建立合作关系后,通过研讨会现场实验等方式,高校在技术层面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让我们的课题能够结出硕果,更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了解,安徽翔胜科技有限公司与阜阳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融合,拓展合作领域,加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徽翔胜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组建了20多人的高端研发团队,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生产的片式芯片电阻以其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强及优良的高频性能成功占据市场,出货量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并实现芯片电阻国际标准0201尺寸量产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与奇瑞、美的、比亚迪、汇川等多家龙头企业建立起上下游关系合作。
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多重助力下,截至目前,翔胜科技已经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备年产3000亿只芯片电阻的生产能力,销售额连续三年实现100%增长。这只是颍上县大力推动校地合作的一个缩影,当地通过对全县各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与挑战,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开辟了新路径。
特别是前不久,颍上县人民政府与阜阳师范大学签署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重大项目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在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先进光伏等工业制造、绿色食品深加工、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强战略合作,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巩固合作基础、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下一步,当地将深入推进校地合作,通过出台政策、项目引导等方式,统筹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企业等资源,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在产业链、延链、补链上下足功夫,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人才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引进孵化等活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美好颍上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沈云鹏 潘海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