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交城县牢牢把握养老服务改革机遇,抓基础建机制,抓创新补弱项,抓重点破难点,践行“以长者为本,为长者解困,为长者服务”的宗旨,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要求,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城县共有99个行政村,13个社区,据七普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为226768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301人,占18.2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8307人,占12.48%。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交城县委、县政府从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养老服务需求、夯实基础健全护理型养老机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突出特色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着力构建“1+3+6+N”普惠养老格局,(“1”是指县级一所护理型中心敬老院;“3”是指三所民办养老机构;“6”是指6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N”是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如今城乡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交城县不断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床位供给,优化养老服务结构。截至目前,有护理型中心敬老院1所,由交城县社会救助和福利中心提质改造而成,6月底已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现入住老人32人;公办敬老院(会立中心敬老院)1个,设置床位数92张,入住特困供养人员35人;民办养老机构3个(温馨养老院、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福利医院),共有床位534张,入住老人300余人,其中特困供养对象65人。6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天元小区、华誉小区试点打造两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星河华府养老幸福工程、西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此外龙门社区、成城社区依托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根据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完成城区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有106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除9个易地搬迁村现居住人口较少,不宜建设日照中心外,全县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达到全覆盖。交城县初步构建起了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县、乡、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兜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交城县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属性,切实承担兜底保障职能,特困供养机构在满足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的基础上,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各养老机构内设娱乐活动室、健身室等功能室,在满足入住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老人业余生活,在重大节假日和老人生日当天安排精彩节目和生日蛋糕,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记录老人美好的瞬间,并发送给老人的监护人,随时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为确保老人饮食营养均衡,每周制定食谱,并且每天菜单不重样,尽量满足老人们的需求。该县特招录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在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老年人,减少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成本。
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交城县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社会救助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其中包含养老服务工作,为特殊家庭老人提供探访服务,目前已为特殊家庭老人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人次。此外,该县深入开展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工程,采取“一户一策”方式对30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安全性、适老化改造,为其提供温馨、便捷、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
医养康养融合不断深入。全县4家养老机构与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县福利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提供老人就医绿色通道,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交城县社会救助和福利中心改造的护理型养老院由交城县福利医院运营,交城县福利医院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其工作人员具备多年护理老人经验,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能够为老人提供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交城县社会福利中心配设医疗室,配备血糖仪、血压计、急救设备等基础设备,有专业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日常诊疗及康复服务,储备了充足的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为了方便入住老人就医买药,福利中心医疗室还开通了医保刷卡服务。(记者 王涛)
来源:吕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