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新华社图)
读到明人陈如纶写的一篇《云岩先生张君墓志铭》,传主叫张嵩,是明代正德、嘉靖之际太仓卫的军官。他的曾祖父因为跟从明成祖"造反"有功,升为太原前卫副千户。仁宗洪熙元年,改太仓卫后所,就此定居太仓。传到张嵩,已经第四代了。四代人的军衔都是武略将军。
卫所,是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军队编制制度。《明史·兵志》记载:"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即一府之内驻军为所,连府之所为卫。一般一个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一个所又包括两个千户,十个百户。这些卫所,遍布京师到地方,"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今天不少城市都是由明代的卫发展而来的,比如天津是天津卫,威海是威海卫,太仓是太仓卫。
卫所从军官到士兵都是军籍世袭,就是所谓军户。每户每代出一个子弟承袭军籍,如果有战争,"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战事结束,"官军各回卫所"。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卫所官兵也并不闲着,他们要负责地方的捕盗缉私,要屯田纳粮,像太仓卫,还要把江南的钱粮运送到北京去。也就是说,兵、农、商要一身兼任。这样干杂活的"军队",后来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也在情理之中。(关于明代卫所军户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被朝廷折腾,又如何滑头地反折腾,哈佛宋怡明教授正好有一本有意思的著作《被统治的艺术》来专门探讨,值得一读。)
陈如纶在《墓志》里说,这位张千户"尤喜结交大夫士。大夫士亦喜与君交。家素无丰殖(就是家里并不富裕),日治具请客,四座常满,诗板酒筹,歌钟舞袖,杂沓交错,或竟昼夜。倪南江守太仓,方棠尹昆山,以诗鸣过君,倡和流连信宿,动成卷帙。赠以《张将军歌》,极所推许"。看到这里,我还以为传主就像很多世袭军官一样,已经早早忘记武艺,转成文弱一书生了。没想到再往后读,却看到了他人生中一个武力桓桓的华彩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明武宗正德末,张嵩受命负责太仓卫的漕运——
有江彬者,凭宠专柄,纵其党魏虎入京仓横索,声张势附,莫敢谁何。君适转输在京仓,虎亦来横索。君拊地大叫曰:"我漕运万里辛苦,财力已竭,尔复横索,奈何哉!我直得一死,为天下漕军除害。"乃捽虎掷于地,毒拳殴之。虎哀号丐命,其傍睨者万众,莫不缩颈吐舌。监仓尚书遂缚君。明日,彬败矣。天下漕军,皆稽首祝君寿。
明代的漕运,就是把江南钱粮经大运河运到北京去,这是一件天大的苦差事。明初昆山有个著名的文士龚诩,曾经上书给南直隶巡抚周忱,痛陈时弊,其中一条即是漕运。据龚诩说,明朝刚建立时,沿袭的是元代的办法,走海运,从太仓刘家港发船,运去北京。后来觉得海上风涛太险,改为走运河。表面上看,运河漕运"去危就安,本以便益,然军士反加愁苦,不若海运之欢忻"。为什么呢?
第一,海运危险,朝廷给的造船费、维修费和差旅费便很充足,使得军士既能养家,又能携带足够的旅途口粮;河运安全,就大大减少了这笔费用,实际内河船只一样需要日常维修,其成本却官转民了。
第二,海船大,必须有压舱物,回程空船,正好用"己资贸易随路土产",得以赚上一笔来养家。而运河船小,这种好处就没有了。
第三,海路看似危险,却是扬帆直往;运河河道窄,拥挤,经常还有水浅的地方,行动极缓,一旦碰到逆风,根本走不动,只能停船等待。又因为从南往北,要穿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各处海拔不同,地势起伏,需要闸门调节,而排队过闸是非常痛苦的。相信去过三峡的朋友都能体会过闸的滋味。
最后,等到了北京仓库,大大小小的监收官员又各种刁难,就为了要钱。任何一个环节钱给得不够,那就不收,让人干等着,交不了差。在食宿自理的前提下这样干耗着,谁受得了。如果遇到风雨天气,仓库方面还要收取额外的保管费、耗折赔偿费,这些都要漕运军士自掏腰包。
本来就是小船,能够给自己准备的钱粮就不多,返程能携带的土产也少,朝廷发的费用又大打折扣,最后"所得行粮,计其口实,费用十不及一"。所以很多军士一旦遇到漕运的任务,只能去借钱,最后"赔偿计息,经年累月,力不得纾"。困难的家庭,"甚有夫朝出门,妻子暮即求乞者"。最严重的情况,"又有计无所出,甘于自经以就死者"。古代专制制度下的"便民"措施,往往如此。朝廷拍拍脑袋,下面出工出力的人干活加倍就算好的了,破产丢命,那也不稀罕。
龚诩提到的,还是明代前期正常情况下的漕运。而张嵩就更倒霉了,因为他碰上了江彬。《墓志铭》里提到的江彬是正德朝第一佞幸之臣。他本来是宣府的军官,因缘际会,被正德皇帝所赏识。正德是著名的中二皇帝,浑身的腱子肉,整天憋着劲要找地方发泄。正好遇到了善于投其所好的江彬,于是两人整天腻歪在一起,又是健身又是骑射。这一对狂热的军事爱好者光在北京假操练当然不能满足,于是江彬不断怂恿小皇帝去宣府、大同前线各地去过打仗的瘾。戏剧、电影里著名的"游龙戏凤"的故事就是以此为背景的。随着正德的军事游戏不断升级,江彬的权势也越来越大,到正德十四年,"命彬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并督东厂锦衣官校办事。是时,张锐治东厂,钱宁治锦衣,彬兼两人之任,权势莫与比"(《明史》卷三〇七《佞幸传·江彬》)。不但参与军事决策,而且控制了东厂和锦衣卫,可以监控文武百官,当然"权势莫与比"。
然后我们倒霉的传主张嵩就在正德十五年督运漕粮来到京师。江南是天下财富的中心,江南军士运粮至京,等于自动上门的大肥肉,不狠狠咬上几口,那就枉做坏人。江彬这种典型的坏蛋做戏自然来全套的,派人来京仓要钱,理所当然。于是,张将军拳打魏虎的精彩一幕,就此上演。
我们看《墓志铭》的记载,张嵩是先把魏虎撂在地上,再扑上去一顿胖揍的。如果结合《明史》记载,我们会发现,张将军力气一定很大,武艺一定很高强。因为江彬得宠后不久,"欲藉边兵自固,固盛称边军骁悍胜京军,请互调操练",得到皇帝首肯,"于是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入京师,号外四家,纵横都市"。这个魏虎既然是江彬党羽,那大概率是"外四家"的军官。堂堂一个北方前线作战部队的军官,居然轻轻松松就被撂倒胖揍。看来,张将军不但文能吟诗做对,武也有鲁提辖的身手。在江南四代之后居然还能保持如此这般的战斗力,不能不让人赞叹了。
张嵩足够倒霉,也足够幸运,他刚刚被抓起来,就赶上正德帝驾崩。然后首辅杨廷和(大才子杨慎的父亲)旋即逮捕并处死了江彬。抄江彬家的时候,据说"得黄金七十柜,白金二千二百柜,他珍珤不可数计"。这就是官场保留剧目,不稀奇了。
作者:刘摩诃
文:刘摩诃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