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2024中国设计与人工智能良渚峰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举行。来自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专家、嘉宾齐聚良渚,围绕“设计定力”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设计哲学、文化自信、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议题,以中国设计与全球前沿科技的对话为主线,从艺术、设计、智能制造、交通出行、教育实践等多维度探索设计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和战略路径。
会议现场
开幕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原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Helena HyvÖnen致辞。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征主持开幕式。
▲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致辞
金一斌指出,去年在此召开的首届峰会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今天,我们再次相聚于中国设计与人工智能良渚峰会,围绕“设计定力”的主题,展开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教育、艺术科技交叉融合的未来愿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设计定力作为新含义,存在设计本体与定位、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新生产力下的设计发展方向等问题。设计艺术作为创新源泉,推动社会审美与文化发展,设计定力要求在变化中寻求稳定,保持设计本质。设计定力不变的方面包括时代的基本要求、创意来源、核心价值观等。设计定力本身也包含着创新,变化是内驱力,是发展的永恒动力。金一斌期望通过本次峰会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以创新性的思维开启设计领域的探索之路,共同描绘一个更加宽广的设计未来图景。
▲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致辞
娄永琪指出,在今年5月全国设计研究生教指委第一次会议中,大家达成推动中国设计教育多元化的共识,让各校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未来五年,教指委要助力各校发挥优势。他以同济大学教学事例,阐述了无参照标准时定力的重要性,认为中国设计教育坚持特色、不懈努力就能走在世界前沿。
▲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原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Helena HyvÖnen致辞
Helena HyvÖnen认为,探讨设计定力的议题意义重大。设计定力关乎设计及设计教育,在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保持韧性和定力很关键,同时,AI助力也十分重要。鉴于全球严峻的环境挑战及 COP29 强调的内容,她提出,可持续发展应是设计定力的核心,大学要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帮助他们探索可持续解决方案,为人类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
学术论坛
在以“设计定力”为核心的学术论坛上,21位行业专家围绕四大议题——“论设计的长期道路”、“书写中的学术脉搏”、“数化智造中的设计道”、“智慧出行中的设计道”进行了主旨发言,共同探讨设计的深远影响和未来趋势。
#01 论设计的长期道路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宋建明担任主持
宋建明指出,设计定力之所以成为讨论焦点,是因为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冲突、价值观重塑、人工智能崛起等因素,加之设计教育、研究、产业迭代及国际市场的剧烈变化,使得设计领域充满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设计人需深刻思考如何在巨变中保持定力并找到应对之道。
《DesignS,未来设计与设计未来》
娄永琪 教授
同济大学副校长
娄永琪讲述了他在卸任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后,继续推进设计教育,旨在将上海打造成一所设计大学的理想。他提到,疫情后上海以人工智能和设计为双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连续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他在第三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担任了总策划。他介绍了 2024 年的 Design X 宣言内容,阐述今年大会主题、展览及发布的宣言,从设计伦理、产业转型、人工智能协作、教育研究等角度,探讨设计在未来发展的核心作用,强调设计既服务个体,也服务社会,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共创,探索人人可参与的设计未来。
《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充满好奇心》
Tapani HyvÖnen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原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理事
Tapani HyvÖnen感慨当下是中国设计发展的春天,简述自己从业50年的工作经历,阐述了设计核心将商业、技术与人三者融为一体激发创新,设计师的任务是为人类服务,关注用户的需求与情感,同时利用技术推动功能创新,并通过商业实现价值创造。他提到,设计师应思考如何将设计融入企业各层面,并指出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合作与激情可激励年轻设计师。
《学术研究与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涵》
方海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内设计学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方海以北欧设计四项基本原则为题,提及大学教学与科研功能及当下研究存在的不足,强调中华民族要了解自身与世界文化,从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观点出发,深入思考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出有用且有意义的物品。他提出艺术史、设计史、建筑回顾等十三章内容,指出中国在设计和学术领域有潜力也有短板,提倡特定领域研究并坚持相关特殊课题,尤其是以中国传统来研究现代的设计,成为其坚持的特殊课题。
《面向未来城市品质生活的微出行设计战略》
Andreas Papenfuss 教授
德国PapenfussDevelopment工业设计公司负责人
程文婷助理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助理
Andreas Papenfuss 介绍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及回国后的任教、创办研究院等情况。此次演讲围绕生活品质、城市未来出行、微出行的设计策略三个关键词展开探讨,阐述了各方面应关注要点,还介绍基于这些设计战略开展的具体设计方法研究及相关情况,如用户场景研究、产品研发流程特点等。
#02 书写中的学术脉搏
▲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同济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范圣玺担任主持
范圣玺表示,每次来中国美术学院参加学术活动,都能感受到浓厚书卷气与独特腔调。娄永琪副校长所提的“特色”让他联想到古诗,认为书写是与过去对话、向未来传递的方式,能连接历史脉络。设计的书写更是会在物质与技艺里展现智慧匠心,同时拓展其边界与更多可能性。
《<装饰>杂志个案研究传统及演变》
贾珊编辑
《装饰》杂志编辑、栏目主持及审稿人
贾珊介绍了有着66年历史的《装饰》杂志对设计研究新范式的探索及推动设计学发展的情况。她回顾了《装饰》栏目结构发展,阐述不同阶段对个案研究的侧重及与之相关的重要理念、主题等。她提及借鉴其他学科方法推动设计研究新方向,通过介绍2024年组织的两期专题,强调了个案研究在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人工智能设计推动产业升级》
罗仕鉴教授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
罗仕鉴指出,随着智能体与具身体验兴起,人工智能推动全球变革,设计作为新生产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设计与科技一直紧密结合,他提出 AIGID 模型来应对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并阐述 AIGID 模型目前的变化,如资产可量化、群智创新方法,强调设计师要主动拥抱 AI,让其助力提升设计水平。
《以定生慧:设计哲学的本位与潜能》
张黎教授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长聘教授
张黎希望借助报告的思维方式展现设计哲学的重要思维过程,提到即将出版的《话语性设计》指出当下十大挑战并给出相应设计 “药方”。她介绍了怀特海相关观点及哲学研究领域与设计哲学的对应板块,又阐述用维特根斯坦方法来看设计和哲学的六种关系,强调设计哲学的作用及学科间的互补、交叉特点。
《产品设计中的日常性研究:
仪式重构与主体介入》
张明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张明认为,生活、设计与文化由日常堆叠而成,提到卢卡奇、海德格尔等学者对日常性影响设计的研究,并阐述日常性的三个方面:艺术亚文化的兴起、生活向艺术的逆转、符号与影像的泛滥。其中第三个方面与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息息相关,说明日常与非日常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他还提及仪式重构等成文化符号,强调设计教育要重实践、反思责任等,指出认识和塑造日常对设计师很重要。
《AI与设计思想展望——一次未完成的展览》
王昀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王昀谈到定力概念需回溯历史与哲学,指出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设计意义重构,《AI与设计思想展望》从多维度探讨 AI 在设计领域的跨学科影响。他从四个环节:元创新、源生产、元生活和元世界,分别探讨设计创新、人体与世界的接口关系、个体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以及“AI托邦”未来图景,强调不只要做设计,同时要强调设计研究。他还提及与吉利合作的设计美学项目及相关数据分析情况。
圆桌对话A
长期主义:未来的设计日晷
▲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生活美学研究所
所长章俊杰主持圆桌对话
章俊杰以“长期主义:未来的设计日晷”为本次圆桌讨论主题,表示设计不再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塑造未来的战略思维。在智能化时代,我们如何在短期焦虑中保持长期定力,平衡科技与人文?主持人章俊杰引入日晷的隐喻,强调设计与时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多元化时代选择与放弃,找到复杂与简单的平衡。
▲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Helena HyvÖnen
Tapani HyvÖnen指出,长期主义是规划和设计教育的重要理念,目标是让下一代受益并实现持续发展。芬兰的阿尔托大学以务实为目标,致力于培养能在业界、技术界和设计界成为变革者的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阿尔托大学强调团队合作,启动的“化学艺术”项目由艺术设计学院和化学工程学院的两位院长共同发起,跨学科合作将艺术与化学结合。自2011年起,这一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合作和资金,并成功孵化了多个初创企业。
▲《设计》杂志社主编李杰
李杰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设计已不再局限于艺术创作,而是成为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交汇点,推动可持续发展。设计平台作为连接设计师、用户、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正在成为推动设计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现代设计平台借助智能工具与大数据对设计流程予以优化,能实现个性化设计与精准营销,不过也带来设计师可能被替代等挑战,促使设计教育做出调整,重视用户需求与跨学科合作。《设计》杂志会探索多元化方式,连接高校、企业和市场,助力设计学科跨学科、多维度发展,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
▲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胡伟峰
胡伟峰围绕 “设计定力” 主题,指出在数字时代,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让很多设计师焦虑,但娄永琪副校长的观点使其焦虑消散。设计师要坚守设计本质,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培养独立、批判性思维,保证创意独特性与原创性,深挖本土化人文内涵,在人机协作里引领技术,实现技术与创意融合来推动设计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生活美学研究所所长章俊杰
章俊杰以“终有一天会明白善良要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对圆桌会议主题作总结发言,表明当下人类走到了有关灵性如何在未来穿越周期引导发展的困惑之中,不过他相信人类的灵性作为一种生物智慧,会有更好的办法助力大家穿越周期,迈向真正的长期主义。
#03 数化智造中的设计道
▲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院长段卫斌担任主持
段卫斌提到,当世界迈入数字化生存的全新时代,从感知的颗粒度到智造的产业链,一切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数据重塑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智能技术改变了生产的逻辑,而设计站在这个转型的交汇点上,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可以发挥何种作用?
《智绘未来:设计的数智变革》
刘浩然总经理
OPPO工业设计中心总经理
刘浩然分享了OPPO 长期致力于智能科技探索的路径,表明OPPO涉足自动驾驶、机器人、人机交互等多领域后,重点转向手机终端的 AI 技术应用,推出如自动清除照片人物、提升画面清晰度等 AI 化功能以提高用户生活效率。同时探索了 AI 对设计的影响,为概念和策略提供创新思路。未来 OPPO 会继续深耕 AI 与手机终端结合,推动智能化,而设计师应积极拥抱 AI,提升自身创新与效率。
《AIGC在船舶造型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
吕杰锋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吕杰锋谈及,近年来,中国船舶行业在全球脱颖而出成为领先者,带动了船舶设计的巨大需求。行业从制造向自主设计、创新转型时,AI 应用成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其可在创意、深化及表达等阶段助力设计团队快速生成并迭代船型方案。不过,AI 目前多在设计流程浅层次介入,不能替代设计师的判断与创意,需设计师干预引导,二者是协作关系共同完成任务。
《AI时代的设计师:
技术跃迁中的核心价值重构》
俞晓晖设计师
字节跳动资深产品体验设计师
俞晓晖谈道,随着图像视频生成领域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内 80% 的基础设计工作会由 AI 完成,不过设计师有着独特价值。据 HubSpot 和麦肯锡的数据来看,AI 常替代重复性强、复杂度低的工作,而设计师工作侧重于创造性决策、沟通协调与解决问题。未来人类竞争力聚焦在创造性、专业技能和灵活应变方面。在 AI 时代,设计师要与 AI 深度协作,提升效率,实现从技能到战略转型,紧密结合设计与商业价值,重视通用技能。
《设计的定力:跨界突破,
在脑机接口领域铸就创新》
杨钊祎设计师
BrainCo强脑科技首席设计师
杨钊祎提到,脑机接口作为连接生物脑与机器的媒介,旨在借助科技延伸并增强人类能力。BrainCo 致力于研发智能仿生腿和仿生手来助力残疾人恢复运动功能,秉持以人为核心、提供自然交互体验的设计理念。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作用重大,需理解技术并关注人类需求,通过与神经科学家、工程师等跨学科合作,设计出更有效产品,且现代设计要求设计师具备多方面能力,强调以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洞见未来——链接"虚""实"的创新设计》
陈立超负责人
歌尔股份 Alpha Labs工业设计负责人
陈立超提出,当下处于虚实交融的时代,产业格局正由实转虚,且虚拟内容需物理产品承载,而 AI 技术能推动虚实融合的创新力。随着 AI 硬件兴起,眼镜成为极具潜力的 AI 硬件载体。他以眼镜为例,表示设计师需结合美学定义、技术创新与人体工程学来保障舒适度和可穿戴性。他指出,AI 还会提升人体工程学评估精确性,借数据化和仿真工具优化设计,有望带来革命性变化。
#04 智慧出行的设计道
▲ 哪吒汽车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主持
常冰结合自己工作经历,表示在汽车工业从业 20 多年,见证了中国汽车设计从向欧美学习到全面出海以及从传统汽车设计迈向广义出行设计的过程,坦言其间面临诸多依靠传统思维难以解决的挑战,期望借此次设计峰会与不同行业人士交流取经、探寻机会。
《设计赋链:从交通工具到出行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出行创新设计教育实践》
王选政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
王选政认为,汽车设计历经从依靠传统方法到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转变,其门槛降低,评价标准也趋于碎片化,如今人人都能参与设计,且设计的意义从“赋形”到“赋能”再到“赋链”不断拓展,同时面临科技与伦理的双重挑战。央美的出行创新设计专业有着20年历史,历经三次名称更迭,该专业不仅关注技术进步,还聚焦伦理自洽以及未来设计等方面,正积极探索无人驾驶和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创新,应对新的产业与文化挑战。
《塑造设计韧力:上汽MG在复兴征途中的
设计实践与思考》
石建亮设计首席
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设计中心前瞻设计首席
石建亮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设计师职位是否会被替代,技术快速进步让设计师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面对市场挑战,每辆车上市后的反馈都需设计师反思调整,他们要承受技术、市场、舆论等多方面压力,还需在组织内保持定力。“以人为本” 理念虽被人熟知但执行难,而 MG 品牌的设计定力源于团队稳定发展,体现在战略、组织及设计师对 “创造新感动” 信念的坚守,助力品牌长期发展。
《人机协同载人月球车设计初探》
段胜峰教授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段胜峰谈及我国《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这一国家战略中,四川美术学院承担了月球车和宇航服的设计工作。川美在设计月球车时面临了月球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环境挑战,包括无空气、极端温差和强辐射等条件。为此,川美特别关注月球车的折叠性设计,以确保它能够适应有限的火箭空间。川美参与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月球车研发项目,其中提出的背靠背结构设计成功入围为备用方案。川美团队不是单纯将月球车视为传统的交通工具,更重视人机协同与科考任务的整合,在未来月球车还会与机器人协作,减轻宇航员负担,同时优化车体来完成更多科学任务。
《单车电智化转型中的价值变迁与创新研究》
曹鸣教授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院长
曹鸣提到,随着电智化转型的新时代的到来,自行车行业经历了一场技术革新。当代电助力自行车集成了物联网、先进电池技术和传感器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智化转型赋予自行车多个价值维度,如提升速度和距离效用、降低使用成本、助力老龄化群体、创造新社交机会、优化锻炼效能以及带来智能化体验等。基于这些价值,相关设计实践以模块化、系统性技术整合为基础,促使自行车产品持续迭代创新。未来的两轮车已不单单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方式的延伸,其中用户体验和价值实现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技术与情感:轨道交通工业设计的系统思维》
支锦亦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支锦亦指出,在中国,轨道交通对于大规模运输至关重要,国内铁路里程达 16 万公里,年载客量近 39 亿人次。技术进步带来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设计革新,增强了铁路的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和文化特色。她提出 “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理论”,聚焦驾驶、乘客体验等设计,并将空气动力学与美学结合,融合多元素提效率与美观度。通过优化车内空间布局、座椅设计等提升乘客体验,还以光环境测试和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技术分析改善车内环境,推动数字化应用,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以实现更高效、安全的未来出行。
《智电时代下,吉利的设计定力》
Flavien Dachet总监
吉利创新设计院总监
Flavien Dachet提到,吉利汽车集团正积极应对市场和行业的快速变化,其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全球进行了战略布局。面对未来,吉利确立了三大设计方向:首先,强调中华文化的融入,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和设计理念;其次,注重未来设计,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最后,追求客户舒适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在汽车设计领域,吉利利用AI技术辅助改进灯光设计和提升节能性能。同时,公司致力于解决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难题,通过优化冷却系统来确保车辆能够实现超长续航。吉利坚持不追求表面的华丽设计,而是专注于提供卓越的性能和舒适的客户体验。
《多层级交通系统下的设计问题》
孙颖莹教授
辛辛那提大学DAAP设计学院工业设计
移动系统设计方向负责人
孙颖莹强调,设计的适应性与包容性意义重大,面对交通系统变化,应关注人机尺寸、资源有限性等不变因素,目标是通过可持续设计减轻地球资源负担。DAAP在教学中强调“adaptability”,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和技术变迁,并增强他们的持续学习能力。还提到利用机器学习优化交通车辆调度,提高效率,指出 AI 能助力设计师提效,但设计师仍要发挥创造力,通过跨学科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圆桌对话B
长期主义:中国式设计整合力
▲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主持圆桌会议
武奕陈提出,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出海已成为中国双循环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家发展与全球竞争中的核心力量,中国设计不仅要传承文化,还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独特的整合力与创新力。对设计师而言,尤其中国本土设计师,怎么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设计或者中国创造?以及从交通工具的方面和教学的角度如何来探讨并研究设计整合力?
▲ 上海卓迈汽车技术 CEO、浦立泽智能科技董事合伙人严艇
严艇提到,作为一位设计师,沟通环节至关重要,需要通过相互理解的过程,去拓展知识面和方法。AI本质上是模拟人的算法和神经网络,通过不断获取数据来运作。设计的底层逻辑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这需要深入研究人类本身。AI的快速发展反而为设计师提供了机会,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促进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上海京品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与战略高级总监马好成
马好成表示,他曾负责一年多的五菱海外项目,在过程中察觉到设计会面临民族文化差异挑战,尤其在不同文化及企业需求的情境下,他觉得学校教学体系应助力学生弥补这些差异。对于 AI,他认为其是有效工具,可补充设计师短板,却不能替代创意,支持将其当作创作辅助工具。
▲ 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
贾可认为,关于中国汽车设计,虽然技术逐渐成熟,但设计创新已遇到瓶颈。中国的汽车造型风格尚未形成,当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储能终端和数字空间时,设计师面临着多重需求和挑战。突破瓶颈不仅仅依赖设计师,还需要系统性思维。要保持战略定力,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将不断提升,当前可能是突破前的沉淀。
▲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湖工大中德工业设计创新研究院负责人程文婷
程文婷表示,双导师模式(一方专注理论研究,另一方负责实践教学)让自己对设计研究有了新认知。她分享了其在教育方面的两点感悟:一是要有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设计能力,二是具备微观与宏观的系统性设计能力。对于尚无统一定义且范围广泛的微出行领域,她正探索助力解决 “最后一公里” 问题,并融入教学体系应对挑战。
▲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
武奕陈总结,中国设计定力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长期主义,在这条道路上未来如何走得更远,如何通过整合力呈现独特价值、塑造设计新格局,是这一代设计从业者需要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国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
12月1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国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良渚校区AIGC与综合构造展览展厅中举办。
▲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书记刘征主持
刘征介绍了工业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指出学院依托深厚的文艺底蕴,融合前沿智能技术,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学院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
▲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汇报
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情况
武奕陈从专业历史脉络、专业定位与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行式、师资队伍与多元化、教学质量与成效、持续迭代与未来六个方面介绍工业设计专业。他表示,工业设计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产业开拓精神的首席设计官,以科艺智能为导向,强调用户研究和智能硬件与智慧出行。教学体系依托交叉学科,构建知识与能力进阶图,并通过学分制体系,注重课程设置,以提升专业能力。师资队伍科艺融合,具备工科背景、博士学位和国际化视野。特别强调工业设计学院通过“10×10×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与企业合作探索新课题,确保高质量就业率。工业设计专业面向未来,将持续迭代、优化课程体系,培养AI时代的交叉型设计人才,以满足产业需求,推动设计创新。
▲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生活美学研究所所长章俊杰汇报
产品设计专业建设情况
章俊杰从以人文智性为导向,以用户研究为基石,以设计美学与数字交互为主攻,通过生活器具、家具家电等,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在信息时代重新发明日常,面向行业前沿培养具有作者性的独立设计师。在人才培养方面,产品设计专业建立了矩阵式体系,强调知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强调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面,以生活美学和数字交互为核心,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形成整体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课堂建设,通过竞赛和工作坊等形式,让学生与企业互动,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教学体系从知识到能力、资源、课程架构、应用板块到产业类别全面贯通,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王昀
王昀表示,学院的先锋性需向认知深度和双AI驱动,即人文美学深度和艺术智性与AI的结合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尝试每门课程由人与AI合作展开,以促进迭代更新。学院的目标是推动中国智造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本设计。我们深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得到专家、兄弟院校和企业界的支持,共同推进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专业发展。
▲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长陈正达
陈正达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教育的核心是精神塑造,在本科四年内,学校最重要的是赋予学生开拓创造的力量,帮助他们规划未来,而不是简单地成为执行官。要理性对待不同层次的教育,给学生精神上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 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对两个专业的建设报告进行评议评述,从设计教育、学生培养、企业合作、国际化建设、学科发展等多角度分别对该报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予以充分的肯定。
设计与AIGC的综合构造展
“设计与AIGC的综合构造展”旨在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作品及创作过程,展现当下 AIGC 如何改变设计的实践和方法,映射在面对多变的技术趋势和复杂设计任务时,设计师对于设计本源的坚守,凸显专注力和创造性智慧,充分利用技术为设计带来的革新。展览强调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张力,思辨技术和人类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思设计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从生成技术、创新创造等层面重新构建技术、人文、创意之间的大构造。
▲展览现场
▲学生作品
来 源|工业设计学院
文字整理|曾雨霏 包可妮 陶 然
视觉设计|林衍兆 刘嘉一 黄建奭 孔瑞祺
编 辑|包可妮 黄筱柔
责 编|童戈辛 林 璐 陶 然 戴俊豪
审 核|徐 元 武奕陈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