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将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
所谓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当前,城市各类灾害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当前城市灾害风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城市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是扩大内需的主战场,为5G、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创新空间。此次《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城市建设治理进行了融合创新。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峰: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质就是要建设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牢牢地把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提升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我们的监测能力、风险的防控能力。
全国21个城市已开展新城建试点
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住房城乡建设部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牵头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总结评估,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目前全国已在21个城市开展新城建试点。
此次《意见》提出十一个重点任务,包括“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开展数字家庭建设”等许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要求。专家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此次印发的《意见》,正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峰:要通过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来推进整个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我们通过不停试错,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来更好地防范我们的一些风险,来提高我们社会的治理能力。
据介绍,在202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就曾围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印发相关指导意见,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推进城市现代化。自2020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分批在重庆、太原等21个城市开展新城建试点,并在济南、广州、烟台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成为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地试点的新城建工作,主要围绕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智慧社住区建设等方面展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在这20多个试点城市当中,有综合试点也有专项试点,像在深圳,通过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现了多项的先锋应用,像在广州,不仅推进了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而且把新城建还当作一个产业来做,实现了城市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所以通过这几年的试点建设来看,我们要把新城建当做体系来建,把它当做系统来抓,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把它当做产业来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多维度齐发力 提升城市韧性和承载力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专家表示,此次政策对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导向性,政策内容囊括了房屋安全、城市安全、智慧城市等多个维度,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韧性城市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峰:开展新城建的核心意义就是服务于百姓的安居乐业。通过我们提升城市的智能感知,提升它的运行监测和防范能力,来解决我们的安居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此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近年来,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已经在加快推进。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或规划,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发力。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峰:我们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进行补短板,提升整个城市的韧性和承载力。通过运行监测来实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最大程度降低我们的一些损失。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徐静 金晓曦 李炜 深圳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