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古文章传胜迹,百代风华映长天。于浩瀚历史的波澜中,总有些璀璨篇章,以其独有的韵味,成为镶嵌在记忆天幕里的璀璨星辰,熠熠生辉,为后世世代传颂、永不褪色。
11月1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初唐四杰篇,主持人撒贝宁携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谷曙光,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组成文脉探访团,跨越千年时光,抵达长安,深入探寻初唐四杰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共同见证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伟大诞生。
《滕王阁序》典故探微,王勃壮志砥砺千秋
《滕王阁序》,这篇由王勃挥毫而就的千古绝唱,不仅以华彩辞章、精巧构架、深邃哲思震撼了初唐文坛,更以其蕴含的如珠典故和高远壮志,激励着无数后人追梦不止。
在这篇共有773字的“千古第一骈文”里,王勃巧妙地将四十余个典故融入其中,以高度凝练的艺术手法层层铺陈,深刻映射出作者彼时的所思所感。
试问,那些镶嵌于文字间的历史印记,你是否能一一辨认?这篇语文课本中的必背佳作,你又能否真正领悟?让我们跟随节目一起,再次领略《滕王阁序》的不朽魅力。
01
典故一:“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滕王阁序》启卷之初,即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灵秀汇聚、珍宝熠熠的恢弘画卷。王勃援引《晋书·张华传》中宝剑藏辉的传说,不仅是对滕王阁所在地——“豫章之地”(今江西南昌)的高度赞美,更寓含了自己胸怀壮志、追求卓越的心志与非凡抱负。
传说西晋时期,有宝剑藏于深渊,历经岁月洗礼,其精魄化为灵物,静候着识主之人的到来。彼时,司空张华夜观天象,发现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萦绕,心中顿悟此乃稀世珍宝现世之兆,便派遣雷焕前往丰城,暗中寻找宝剑。雷焕不负所托,在丰城县监狱的地基下,挖到了一个石匣,内藏双剑,宝剑重见天日,紫气果然消散。
王勃将自己比作那把沉睡已久、静待时机出鞘的宝剑,虽暂处微末,却胸怀凌云之志,犹如剑中精魄,相信终有一日能光耀四方。
02
典故二:“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此典故来源于《后汉书·徐稚传》徐孺子和陈蕃的故事。
徐孺子是东汉豫章郡的高士贤人,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陈蕃则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他少怀大志,不拘小节,以广开才路的胸襟著称,被誉为“不畏强御陈仲举”。
陈蕃在担任豫章太守时,久闻徐孺子高风,深敬其人其学。甫抵南昌,他便急不可待地拜访徐孺子,希望邀请他出山担任官职,但孺子心向林泉,坚持不受。为表示对徐孺子的尊敬和礼遇,陈蕃于太守府中特设榻席以待。每当徐孺子来访时,陈蕃便亲自将榻席放下,让他安坐;徐孺子离去后,再将榻席悬起,以示此席专为他而设,无人可替代。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陈蕃对人才的尊重与珍视,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相互敬仰之意。
王勃借东汉名士徐孺子与陈蕃的典故,流露出对贤才难逢、知音难觅的深切无奈与感慨。他心怀壮志,殷切期盼能遇明主,慧眼识珠,以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理想的双重飞跃。而这份对知音与贤主的渴望,也映射了王勃内心深处对于理想政治生态的深切向往。
03
典故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用短短八个字,凝练勾勒出西汉两位英才——冯唐与李广的命运悲歌。冯唐,才识卓越,政治洞见深远,却跨越三朝,抱负难展,岁月蹉跎,令人叹惋。李广,英勇盖世,箭术无双,战场之上屡建奇功,却命运多舛,终其一生未能获得应有的封侯之赏,留下千古遗憾。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巧妙地将这两大典故融合,借以抒发自己对于生不逢时、命运无常的慨叹。他深知,在历史洪流中,不乏如冯唐、李广般才华横溢却际遇坎坷的志士,他们的遗憾也成为了时代注脚。然而,王勃并未沉溺于哀婉之中,反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他坚信,尽管世事不尽如人意,但内心的信念是永不熄灭的灯塔,引领着人们在逆境中破浪前行。正是这份壮志与坚守,得以让每一个灵魂都有机会挣脱命运的枷锁,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04
典故四: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王勃对自我志向的铮铮誓言,也是对世间所有追梦人的深情鼓舞。它引自《后汉书·马援传》,原句用以形容东汉名将马援虽年事已高,但壮志不减,依然为国家边疆的安宁而奋战不息的精神。
马援是东汉时期的杰出将领,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彪炳史册。即便在年迈之时,面对边疆的动荡不安,他毅然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披甲上阵,誓以铁血捍卫国家安宁与领土完整。马援舍己为国、老当益壮的精神,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王勃借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即便身处逆境亦能坚守初心、志向愈坚的决心。他深谙人生征途难免风雨交加,但也正是这些磨难与挑战,磨砺出他更为坚韧的意志。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像马援那样,不坠青云之志,勇往直前,矢志不渝地追求个人的理想与抱负,直至梦想的彼岸。
是什么成就了“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与其典故背后的精神内涵
初读《滕王阁序》,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流光溢彩、气象雄浑的世界。文章开篇描绘洪都的地势与人才,进而转至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扣紧秋日,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每一句都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置身于秋光美景之中。
然而,它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深入其中的典故精髓,令我们仿佛触摸到王勃坚韧不屈、志存高远的灵魂与脉搏,一字一句,皆掷地金石,触动心扉。文中典故,是王勃人生轨迹的自我映射,是家国深情的倾泻如注,是对知遇之恩的深切期盼,是壮志难酬的悠悠叹息,更是面对未知前路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豪迈宣言。
《滕王阁序》用773字道尽了人生。少时读之,是镌刻在心中的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年再读,是激人奋进的力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离家远游读之,是触动心弦的共鸣——“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身处困境读之,是直视骄阳的豁达——“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遭遇挫败读之,是暖人肺腑的慰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垂暮老矣读之,是年岁更迭的慨叹——“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浮生若梦,忽然而已。或许,读懂了《滕王阁序》,也便真正读懂了人生。
更多详情请点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