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很贵,但不同公司给出的价格不一样。
愿意给,且能够给得起足够多的钱的公司不多,但一个行业里如果有这样一家公司,那人才自然会向其流入,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性趋利,利益是吸引人才的基础条件,这是个常识问题。
比如说你的公司给某个人才开出的待遇是数十万的年薪+总监职级,而竞争对手给出的是百万级的年薪+副总裁的职级,那么你能怎么办,人才会如何选择?
哪怕你也愿意给,但问题是你能给那么多吗?而且如果你给了一个人才这么多,那公司其他人才怎么办?
所以,利益问题是最根本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
竞争对手高薪挖人怎么办?任正非的3个思路,让华为不惧人才流失
首先,人才是流动的,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完全防止人才的流失。实际上人才流动对于公司发展也是必要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嘛,一个公司总要有新陈代谢的。
对于人才问题,任正非的思路之一就是“华为不能垄断人才”:
过去有个电影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我们垄断人才,没有用也扣住不放,消磨他的青春,而且还要给他发工资,两头不讨好。
任正非提到的这个电影就讲了一个人才(球员)被资本商品化后的悲剧。在他看来,华为公司不会、也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
这就体现了任正非的大格局,他认为公司和员工之间应该是合作关系,合作就要共赢,否则就无法合作,“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因此要想留住人才,关键是能够人岗匹配,人尽其才,让人才能够一展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才行。
机会牵引人才,机会比金子珍贵。
任正非的第二个思路就是创造机会,其实人才看重的也是发展机会,毕竟如果没有机会,那公司给出的高薪承诺也不可能持续,而且等于是耽误了人才的成长。
美国科技界、投资界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得到了坐上火箭的机会,别管是什么位置,上去就行。”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机会的难得,唯有机会才能带来指数级的增长和提升,机会所在,就是人才和资本趋之若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