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米芾书法生涯中的巅峰之作,是失传于世的珍品,这就是著名的《舞鹤赋》。
这幅作品是他在56岁时所完成,该作品是米芾写给皇帝赵佶的。原藏宋皇室,后又藏于元皇宫,元文宗任命著名书画家柯九思为‘奎章阁’鉴书学博士,以鉴定此作,并鉴定此作为真迹。柯评《舞鹤赋》为“空前绝后”。
米芾,堪称书法史上的 “怪才”,他一生痴迷书法,遍临古帖,转益多师,从唐人的严谨法度,到晋人的飘逸神韵,皆被他悉心吸纳、化为己用;为人却又狂傲不羁,连 “二王” 父子这般书坛圣手,都逃不过他的犀利点评。这份狂傲背后,是他超凡脱俗的实力打底,其书法造诣早早便崭露头角,引得宋徽宗赵佶的赏识,获封书画学博士。
《舞鹤赋》此赋原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佳作,米芾选中它进行二次创作,想必是被赋中仙鹤的高洁神韵与跌宕境遇所触动。仙鹤从仙境坠入凡间,目睹凄凉之景;继而翩然起舞,风姿绰约;最终却困于尘世,不得自由,满是 “哀离” 之意。
《舞鹤赋》全卷纵 35.5 厘米、横 796 厘米,洋洋洒洒 98 行、447 字,单字大小约 6 厘米,字里行间尽显豪迈气魄。米芾在此作中,将 “刷字” 笔法发挥到极致,运笔八面出锋,如武林高手出招,畅快稳健、变幻莫测,尽显爽利通达之势。
起笔处,或藏或露,随性自然;入纸瞬间,衄挫、提按、调锋一气呵成,毫无拖沓;行笔时,中锋侧锋并用,笔画张扬恣肆,骨肉兼备,笔笔劲道似刀、字字凌厉如剑;转折处,方圆并用,顿挫分明,出锋锐利干脆,尽显果敢利落。
结字上,内紧外松、四面开张,依字之形态随性赋形,奇险多变,毫无雷同;字迹大小错落,高低收放自如,仿若灵动音符,奏响独特韵律。章法布局更是疏密得宜,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俯仰顾盼、穿插避让,瞬息万变,满纸灵动之气。
《舞鹤赋》是集米芾毕生功力,将晋唐古法融会贯通,又超脱传统束缚,自成一家。与张旭、怀素的狂草相较,虽同属草书奔放一路,却更重笔力、笔势,以及细微处的精妙动作,多了几分沉着痛快与细腻入微。这一作品见证米芾从早年 “集古字” 的模仿,到中年狂肆张扬,再至晚年炉火纯青、回归平正的蜕变历程,尽显书法艺术的无穷可能。
《舞鹤赋》原藏宋皇室,承载着北宋的文化风华;后入元皇宫,历经朝代更迭,目睹世事变迁,无声诉说着时代的跌宕起伏,为后人保留珍贵文化记忆,是研究宋代书法与历史文化的关键实物资料。
米芾笔法丰富多变,不过于严苛的法度,预留充足自由发挥空间,便于临摹研习;晚年成熟风格更是化用古法的典范,褪去早年拘谨、中年霸悍,字里行间皆是岁月沉淀的智慧。
在后世书家眼中,启功先生见之感叹 “死而无憾”,足见其震撼力;黄庭坚称赞 “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凸显笔势之凌厉。
有观点认为《舞鹤赋》纯系伪作,理由如下:帖中有 “伟” 字的两个竖平行且呆板,认为米芾绝不可能犯此低级错误;帖中的飞白之笔不自然;“而” 字最后的两竖同样呆板、僵直;提手的一横太直、太僵,起笔的牵丝亦不合米芾的笔意。
然而,也有很多观点认为《舞鹤赋》是真迹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舞鹤赋》被认为是米芾在 56 岁时艺术巅峰之作,原藏宋皇室,后又藏于元皇宫,元文宗任命著名书画家柯九思为 “奎章阁” 鉴书学博士以鉴定书画,柯评《舞鹤赋》为 “空前绝后”。
柯九思审定题首
樊绍闵书法题识
王以晋书法题跋
相比早年作品,这幅《舞鹤赋》写于“人书具老”之时,用笔更加老道,艺术质感沉厚,给人意韵深长的感觉,此等功力可谓称霸书坛900年。
无愧于宋濂称赞曰:“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启功先生十分喜爱“米字”,当年看见真迹后,感叹的说,能得见真迹死而无憾,每一看都是福气。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