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5年,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二野“三号人物”:此人不授衔

0
分享至

1948年,有一部队的同志来来野政组织部联系工作,在村头遇到了一位马夫,马夫说“村里没有门牌,不好找,我带你去吧。”这一位同志便万分感激的跟着马夫走了,结果,在得知马夫的真实身份后,险些尽掉眼眶。

与此同时,野政组织部的警员们也着急上火的说“首长怎么又丢了?”一位战士笑着打岔道“可能不知道被谁又当成炊事员了吧。”

原来这一位马夫便是4号首长之一,也是二野中的3号人物,是1955年在授衔时毛主席亲手划掉的人物,此人到底是谁,为何被称之为老妈妈?他的背后到底有何玄机呢?



“老妈妈”张际春

张际春生于1900年,7岁入私塾,就在永福小学读书,1922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曾聆听毛主席演讲,后曾于当地组织农民协会,也曾入女子师范学校职教。

1928年1月参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同年4月上了井冈山,因其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所以也曾在一段期间内主要从事群众工作。

1929年他也曾担任宣传科长的工作,后来也曾担任宣传处长,在此段期间他也总是深入前线,了解第一手的战斗资料。在古田会议时,他曾受毛主席直接领导,参与古田会议文件的起草,并参与古田会议。

可这样的张际春不仅是一位革命资历深厚的老党员,是一位以脾气好到不可思议著称的革命干部,同时也是一位极其重视文娱工作的人。



比如,他曾经自编自演的讽刺剧《庐山之雪》,这一桩讽刺剧连当时的罗瑞卿都亲自登台演出了,在当时的部队中可是刮起了一股“文艺风”。

也比如,张际春曾让学员们利用闲余时间办战火墙报,出红炉的校刊等,让红军战士,红军学员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劳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简单通俗易懂的模式,提高战士们的思想觉悟。

后来,长征开始,张际春曾随红13师行动,后红四方面军成立了红军大学,刘伯承负责担任校长和政治委员。而张际春担任政治部主任和政治主任教员。

彼时的张际春便跟刘伯承朱德等人一起工作,他们一起维护红四方面军指挥员之间的团结,尽可能的减少部队南下所受到的损失。



在1936年,瓦窑堡成立了红军大学,也便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最初毛主席担任政治委员,罗瑞卿担任教育长,而张际春是在1937年1月进入这一所大学中学习的。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1938年2月,张际春开始担任抗大的政治部主任,彼时的罗瑞卿是该所学校的副校长,两人一块儿负责这一所学校的领导工作。

后在抗大要进行转移,要从延安迁至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时,张际春跟罗瑞卿率领着学校机关干部以及学员数千人,东渡黄河,最后进入了晋察冀。

表面上看起来简简单单,仅是几字而已,可这中间却历经了半年的曲折,历经艰辛,突破了敌人的数道封锁线,这才完成了这一次的跨越。而这一次跨越是罗瑞卿跟张际春他们共同完成的。

而张际春的老妈妈称呼便是源自于这一段抗大时光。

老妈妈称呼的由来

张际春一向是密切联系群众,从来没有架子的,还常被人当成伙夫,当成炊事员儿。并不有损他的威信,张际春的威信很高,被称之为抗大的严师,慈母,老领导。老妈妈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1941年春,张际春曾写下一首五言灯谜诗,这首诗十分的有意思,因为它的每一句都包含着一个抗大干部的名字,大家看后纷纷不解其意,这首诗便是“瑞雪铺满道,晚霞照野溪,朔北漫游去,何处把身栖。”

诗中的谜底便是他暗含了当时的文工团成员白璐,政治指导员赤茜,宣传干事沙旅以及胡家等4个人的名字。大家看后纷纷叫好,既惊叹于张际春的文采,又为这种喜闻乐见的灯谜而惊喜不已。

张际春的老妈妈作风当然不仅体现在灯谜一事上,体现在他平时的为人处事中,比如说他常常以普通的一等兵要求自己,他常把自己的马让给体弱的人,自己赤脚步行。那几十里的黄泛区,张际春就卷起裤腿儿,跟大家一样深一脚浅一脚的一块儿趟过去。

他跟警卫员一起打铺,一起擂谷子,不像首长,倒像是个炊事员,



也因为他这一种毫无架子的作风,部队中的战士或者那些老部长和新部长等,全都愿意跟他唠唠心里话,有的时候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

比如在1943年,抗大接到命令将要返回陕北时,沙旅便找到张际春聊了一番心里话。原来彼时的沙旅跟当时艺术学校的女生段方已经要准备结婚了,可是双方距离100多公里,道路受阻,两个人原本结婚就较为困难。

更别提,如今抗大要撤离邢台,返回陕北了,一方面时间仓促,没有结婚的时间,另一方面一旦抗大离开,两个人便会隔着千山万水,隔着敌人的封锁线,想要再见面,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所以沙旅那是一筹莫展,焦虑不已,老妈妈张际春得知原委后,当便给段方的单位写了一封请调信,直接把信交给了当时的罗瑞卿,罗瑞卿收到信后也是义不容辞,策马行军,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将信交到了段方的单位手中。

段方得以即刻启程,后与沙旅结婚,促进了一桩良缘。有缘千里来相会也不过如此了,这背后的促成者便是张际春跟罗瑞卿。



“一个庙里几个神”

张际春是曾亲口说出一个庙里几个神这句话的,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际春曾一度是刘伯承的亲密战友,也算是部队中的3号人物,因为最初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彼时的张际春便严格按照毛主席“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让部队丢掉幻想,准备战斗,让部队始终保持着警惕。

后来,他还在部队中开展了学习王克勤运动,后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领导部队开展杀敌立功运动,开展诉苦三查三整运动。因为他工作出色,所以数次受到党中央的赞扬。

有一次部队中搞展览,刘伯承,张际春照片赫然在列。谁料张际春看到后勃然大怒“一个庙里几个神啊?怎么能把我跟刘伯承并列?我只是一个勤务兵。”说着,便赶紧命人将照片取了下来,他说他只是一个勤务兵,可我们都知道,他曾一度是二野的3号人物。

可他始终保持本色,比如经过黄泛区,彼时道路泥泞,深则及膝,浅则没肚,张际春始终坚持徒步前进。

警卫员看他实在疲惫不堪,便提出建议,让他一段车,他勃然大怒。而且他每到驻地,总是跟警卫员一起搭门板,铺稻草 一起打地铺。因为,他完全跟战士打成了一片,平时也不注重形象,就常被人误解为伙夫马夫。



比如在1948年,一位战士来野政组织部联系工作,在村头的时候遇到了张际春,便向他打听组织部的地址,张际春便十分和蔼的说“农村没有门牌儿,不好找,我带你去吧。”

对方当然欣然答应,也自以为受之无愧,后才知道张际春便是“4号”首长,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愕然的说“我起初以为他是伙夫,是马夫。”

因为深入群众的4号首长张际春不仅衣着老土,同时也是一心扑于工作上,还经常不打招呼就到各个部门去,了解情况去指导工作,说不定什么时候才回来。所以警卫员常常感叹“我们家的首长又丢了。”也曾是一段时间内的佳话了。

更难得的是张际春,脾气特别好,是批评犯错误的同志,他也总是深入浅出跟人家讲道理,几乎从不发火,说过的最重的一句话是“这也太不像话了。”



在长期的战斗实践中,张际春还总结过很多经验,比如,他主编《军政往来》,编写《恢复疲劳,准备打仗》、《怎样习惯南方生活》、《怎样擂谷子》、《桐油为什么不能吃》等文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1949年2月12日,他曾写下《中原野战军政治部关于淮海战役中部队主要思想情况向中央军委的综合报告》,当时也是受到毛主席的大力赞扬的,毛主席曾夸奖到“我们欢迎这样写法的报告,生动而形象,让人看了通俗易懂,明白经验教训到底在何处。”

后在野战军到南京去接受工作时,张际春也曾告诫大家“历史上的李自成和洪秀全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我们要引以为戒。”



在1955年受衔时,毛主席亲自划取了张际春的名字,而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他,另有用处。”

是在1954年,张际春便接受到党中央让他是在1954年,张际春便接受到党中央让他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决定 这是他戎马生涯的巨大转折,意味着他将脱掉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意味着因不在部队中,他可能会不予授衔。

其实,按照资历和职务,张际春是可以被评为上将军衔的,可是面对当时的情况,面对国家的需要,张际春还是毅然选择了国家利益至上,他没有考虑个人的去留,就这样做了交接工作,自己30年的戎马生涯画上了句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烟雨录
历史烟雨录
喜欢历史 分享历史
54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