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纵防守塔山,不守高地守平地,众人不解,林彪:奇才同志会打仗

0
分享至



图片来自网络

1948年4月到7月间,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以及华北野战军在全国各个战场都迭克名城,捷报连传,战争形势一片大好。为了防止东北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加入关内作战,毛泽东命令林彪,东北野战军要坚决地攻克锦州,把卫立煌军事集团的几十万人马封堵在东北予以歼灭。

对于是否能够打下锦州,毛泽东和林彪并不担心,但令他们担心的是国民党的两个增援兵团。

对于廖耀湘兵团,林彪并不担心,因为其一,廖耀湘出发后,并没有直接南下,反而是西进攻占了彰武,阻断了东野的后勤补给线。此举看似颇合兵法,但也暴露出廖耀湘心中的胆怯;二是彰武离锦州还远着呢,沿途还要通过东野的层层阻击,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东野的攻城造成直接影响,可以先不理他。可跨海而来的侯镜如第17兵团却不同,一旦他们从锦西出发沿着塔山一线增援锦州的话,距离不过30余公里,可谓是朝发夕至,很难抵挡。因此,在林彪打锦州之前的犹豫不决都是这个原因。

塔山为什么重要

从锦西出发增援锦州,一共有三条道路可走。第一条道路是最传统的线路,自明清时期开始,沿着虹螺线山区通往锦州是一条最为稳妥的道路。可这条线路要通过山区,地形对防守方有利,东野可以在虹螺山区设置多条阻击线。因此,国民党军队如果采取这条线路,危险极大。

第二条道路是沿着打渔山岛的海岸线行军,可这条线路沿途都是崎岖不平的海岸线,不利于大部队开进和重武器展开,国民党军队也不会选。

第三条道路就是从塔山方向沿着公路和铁路直逼锦州外围。因此,塔山就成为了国民党援军必走,东野必守的一条线路。

既然已经确定了国民党军队必走的线路,那么,由谁来镇守这一条关系到攻打锦州成败的塔山防线呢?要知道,蒋介石为了增援锦州已经下了血本,仅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兵力就达到了11个师。林彪思来想去,决定把这个千钧重担交给四纵来完成。

林彪很清楚,这场阻击战注定是惨烈无比的。因此,林彪给四纵下了一道命令,给胜利重新的定义重新做了诠释:

“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多少计算胜利,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待胜利。”



图片来自网络

胡奇才临战变阵,守村不守山,不守高地守平地

塔山真的是无险可守!

按照东野的命令,塔山防线东起渤海,西至虹螺山,四纵的防线是从海岸线算起到白台山,长约10公里,其中塔山堡村左右的约8千米战线为防御重点。在防线中,唯一的一个制高点白台山仅有200米高,而防御的核心区域塔山,却仅是一个59米高的小土包。

塔山分为两部分,一是塔山,标高59米;二是塔山堡村,完全是平地。因此,在四纵12师进驻塔山之后,把第34团主力放在塔山,35团放在白台山,36团和师部放在潘家屯。考虑到塔山是防御区内唯一的一个高地,34团准备把主力放在塔山,塔山堡村仅有一个连的部队,另外还在打鱼山岛放了一个排。

按照一般的排兵布阵,12师的部署是毫无问题的。因为打阻击战,最重要的就是占据有利地形,塔山周边仅有的两个高地都被放上了重兵,完全符合战术条例的要求。

可当四纵副司令胡奇才到一线实际勘察地形的时候,却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以一个排的兵力防守打鱼山岛兵力过于单薄。

第二个问题:以一个连的兵力防守塔山堡村就不仅是兵力单薄的问题了,而是防御重点主次不分,轻重不分的问题了。

四纵与国民党军队仅有一河之隔,直线距离不过500米。只要是国民党军队渡过饮马河,就可以直接攻击塔山堡村。根据地形,塔山在塔堡村的后方,东靠大海,西邻虹螺山,即便国民党军队攻下了塔山,他们也不会从虹螺山这条线路进兵,因为这将会陷入东野在虹螺山区无穷尽的阻击之中。因此,国民党军队即便攻下了塔山,也仍然会回头沿着塔山堡村这条线路进兵。因此说,塔山防御战,塔山堡村才是重中之重,仅靠一个连如何能够防守得住?

因此,胡奇才果断下令,变更部署,调兵进村,守村不守山。

可胡奇才的命令却让很多人不解,以至于四纵司令吴克华、2兵团司令程子华以及林彪都亲自过问。因为按照一般的战术条例,哪有打阻击战不守高地而守平地的呢?一旦塔山有失,国民党军队就可以利用重武器对塔山堡村进行火力覆盖,到那时,塔山堡村失去了依托,也将不守。可是,他们却忘了,如果国民党军队弃塔山不攻,因为攻下了也没用,而是集结重兵直接攻取塔山堡村,以区区一个连的兵力又岂能守得住?

林彪得知了胡奇才的部署后,却仅淡淡的说了一句:

“奇才同志会打仗!”

由此可见,林彪对胡奇才的部署是满意的。

在胡奇才的命令下,第12师调整了部署,第34团一营的兵力全部进入塔山堡村。胡奇才给一营的命令是:

“八千米防线,塔山堡就是核心,后退一步杀头!”

事后证明,胡奇才的临战变阵恰恰是四纵能够守住塔山防线的关键。



胡奇才将军 图片来自网络

塔山阻击战

就在四纵紧锣密布防的时候,蒋介石来到葫芦岛,督促国民党各军开始进攻。

可令人奇怪的是,在10月6日蒋介石来到葫芦岛之时,国民党各部已经基本到位,满可以马上增援,可却一直到了10日才开始进攻塔山。原因是由蒋介石指派的东进兵团司令官侯镜如要回唐山调兵。其实,侯镜如第17兵团各部已经到达,他所谓的回去调兵其实就是把17兵团的司令部带来而已。这其中究竟有什么说法,就不得而知了。

可就是这四天的宝贵时间,给了四纵修建工事的机会。在胡奇才的督促下,防守塔山堡村的工事经过了自己炮火的检验后才得以通过,正是这坚固的工事,给了国民党主力独立第95师以毁灭性的打击。

10月10日,见去调兵的侯镜如迟迟不归,被蒋介石临时委任暂代指挥的第54军军长阙汉骞决定发起进攻。

战斗首先在打鱼山岛方向打响。10日凌晨,国民党军暂编62师趁着退潮的时机向守备在打渔山岛的34团一个排发起进攻。由于防守兵力过少,打鱼山岛丢失。

打鱼山岛丢失,塔山防线全线震动。如果让国民党军队在打渔山岛站稳脚跟,他们增援部队的第54军就可以在西海口登陆,然后沿着海岸线行军绕过塔山直接就可以来到锦州城下。虽然说这一条线路并不是理想的进军路线,但在塔山和虹螺山区已经被东野部队严密布防的情况下,这条本来已经被放弃的路线反而成为最佳路线。因此,打鱼山岛决不能丢失。为此,胡奇才组织兵力先是阻止国民党军队从打渔山岛登陆,然后调集兵力反攻。可由于涨潮,败退的国民党军队龟缩在打渔山岛再也无法登陆,而四纵也无法登岛,双方隔海相望。

而国民党方面呢,由于此次偷袭未获成功,使四纵加大了对打渔山岛方向的重视,也失去了想要通过打渔山岛登陆的机会。此后,打鱼山岛的战事暂时停歇了下来。

10月10日上午,国民党军向塔山防线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国民党军火炮和舰炮的轰击下,塔山堡村外围的工事被完全摧毁,国民党军抱着一举突破的架势开始了集团冲锋。可由于四纵在胡奇才的督促下在塔山堡村内修建了大量的地堡,在外围工事全部损失的情况下,仍然牢牢地守住了塔山堡村,予敌以极大杀伤。

10月11日下午,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赶到,带来了独立第95师、第39军和62军的后续部队。可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旱鸭子,踏浪运输而来,早就吐得昏天黑地,根本无法作战。鉴于此,侯镜如趁着修兵的时机召开了军事会议,听取了前线将领们对战况的介绍。他们认为,塔山防线之所以难打,关键在于在表面阵地上根本看不到解放军战士,可到了阵地之前,解放军的士兵却突然从地里冒了出来,以至于攻击的国民党士兵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因此,侯镜如的参谋长张伯权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方案是继续由塔山正面进攻;第二方案是主要攻击白台山以西地区,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国民党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展开。如果能够占领这个地区,就可以从侧面对塔山防线进行迂回攻击,使得本来就无险可守的塔山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危险。

这两个方案对比,第二方案无疑更符合战场形势,可却被侯镜如否决。



图片来自网络

跟随侯镜如来的还有一位蒋介石派来的监军罗奇,他对于前线将领们对解放军强大战力的夸赞表示不满,因此主动请缨,愿意把自己曾经担任过师长的独立第95师派上战场打先锋。

独立第95师在抗战中确实立功不少,号称在战场上连一挺机枪都没有丢过,被称为“赵子龙师”。可在10月13日的战斗中,打先锋的独立95师遇到了组建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虽然独立95师以团长为敢死队长率队发起波次冲锋,但只要他们进入塔山堡村,就会被从地下冒出来的四纵士兵消灭。经战后统计,独立第95师团以上军官战死过半,团以下军官损失殆尽,一个师的士兵最后仅剩下一个营。这不是独立95师打得不够狠,而是防守塔山的四纵比他们打得还狠。

战场的焦灼,蒋介石催命般的电报如雪片般飞来,罗奇终于吃不住劲了,他不顾一切的命令部队发起攻击,给国民党士兵们的命令是一定要把解放军从地下堡垒工事中给引诱出来,其目的就是在解放军士兵与国民党士兵搅在一起的时候,不分敌我,都开炮打死。由此可见,国民党军队为了攻下塔山堡村,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可国民党军的诡计被胡奇才识破,他严令第12师师长江燮元牢牢坚守地下堡垒防线,不得脱离工事。而本来驻守在塔山的二线部队也在胡奇才的严令下不得增援,因为一增援,势必会成为国民党军队炮群的靶子。就这样,12师34团坚守在塔山堡村和国民党军队一直厮杀到了13日黄昏。

黄昏一到,国民党军炮群的射击势必会受限,这正是反击的好机会。胡奇才一声令下,早就等得不耐烦的二线部队蜂拥而出杀向国民党军,瞬间击垮了国民党军队。

就在塔山防线经受着严重考验的同时,东野对锦州发起了总攻。10月14日,锦州总攻开始。10月15日8时,东野攻克锦州。

得知锦州被攻克的消息后,侯镜如意识到,自己的东进兵团要完,如果不赶紧撤退,全军都要交代在这里。仓皇之下,他只得撤退。

辽沈战役的胜利在于锦州,锦州的胜利在于塔山,塔山的胜利在于塔山堡村。而能够守住塔山堡村,在于胡奇才守村不守山,守平地不守高地的临战变阵。

战后,罗荣桓元帅对四纵的战果赞不绝口:

“像这样的防御战,在我军历史上也少见!”

一向不随便夸人的林彪也说:

“塔山这个营放得好!这个胡奇才,眼力蛮毒的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楠说史
阿楠说史
以历史的名义,为您讲述每一个平凡的人生!
13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