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毋庸置疑是极其巨大的,在昭烈皇帝驾崩之后,他凭借自己的才智,苦苦支撑了多年。
然而在他逝世后,蜀汉内部人才凋零,而他精心培养的三位后继者,后来都成为了蜀汉的重要人物。
但正是这三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蜀汉灭亡的催化剂。
名不副实的继承者
首先提到的就是他的儿子诸葛瞻,这是他在46岁时才得到的儿子,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老年得子了。
然而诸葛亮在世时,就已看出这个儿子难成大器,并在给兄长的信中表达了这一看法,但蜀汉的其他人却没有这样的洞察力。
诸葛亮在临终前,还特意写了《诫子书》,希望能对儿子有所启发,但效果并不理想。
诸葛亮去世后,作为他唯一的子嗣,诸葛瞻被寄予厚望,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在17岁时迎娶了公主,这样的待遇在蜀汉是独一份的。
然而,诸葛瞻的能力确实不足,因为他擅长书法,所以很多政令都通过他发布,导致很多百姓误以为这是他的主意。
他官至尚书仆射、军师将军,职位显赫,但在黄皓扰乱朝政时,他并未出面制止。
他甚至向皇帝建议,剥夺大将姜维的兵权,让他去管理益州事务,这表明他的能力和眼光远不及父亲。
蜀汉灭亡,他确实负有责任,在邓艾偷袭阴平,蜀汉危在旦夕时,是他领军抵抗。
但他优柔寡断,未能固守险要地势,导致魏军长驱直入,他只能退守绵竹,与邓艾相比,他显然逊色不少。
尽管在防守时有几次出色表现,击败了魏军,但当邓艾全力进攻时,他还是无法抵挡,最终在绵竹战死,年仅37岁。
绵竹的失守,直接给了蜀汉致命一击,这相当于魏军入川,占领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失守后,魏军直接威胁到成都。
作为诸葛亮的后代,他在战场上牺牲,对军心打击极大,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他的忠诚值得尊敬,但与他的名声相比,他的能力实在难以匹配。
与他相比,接下来这位虽然稍好,但同样无力挽救危局,甚至在蜀汉衰落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丞相推崇的人物
这个人名叫董厥,诸葛亮在世时,经常与他讨论事务,并对他大加赞赏。
诸葛亮去世后,他也得到了重用,深受后主刘禅的信任,官至辅国大将军。
他与诸葛瞻等人共同管理蜀汉事务,地位显赫,但在面对黄皓时,他同样没有出言制止。
在魏军大举进攻时,他也上了前线,但未能起到大作用。
甚至还没赶到阳安关口,那里就被魏将钟会攻占,无奈之下,他只能与姜维等人一起退守剑阁。
但没想到的是,诸葛瞻在绵竹战死,导致门户大开,后主投降,他也遵从刘禅的指示投降了。
他并未被处死,反而在魏国当起了官,后来还成为了西晋的大臣,回顾他的经历,虽然有些才能,但难以担当大任。
在面对巨浪时,他没有掌舵的能力,任用这样一个人作为重臣,蜀汉的衰落也是不难预见的,而最后一位,或许很多人都想不到。
这个人就是深得诸葛亮真传的蜀汉后期大将——姜维。
姜维的失误
姜维的能力比起前两位来说,还是非常出色的,但在他真正掌权后,却背离了诸葛亮的想法。
费祎和蒋琬两人,同样是蜀汉后期的重臣,他们的主张是延续诸葛亮的策略,不想大规模用兵,能够保证蜀汉的稳固。
但姜维的主张不同,他出身西域边陲,自认为非常了解当地,所以他主张联合当地部落,切断曹魏对那里的控制。
这样蜀汉就能有大量的兵源和物资,可以支持他继续北伐大业,他的想法虽然很好,但这些地区的部落本就难以管理。
曹操都没有完全控制,更何况人手不足的蜀汉,所以费、蒋两人就不同意这样的路线,他们认为这样只会消耗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他想要用兵时,费祎就一直阻挠他,每次只给不到一万的部队,姜维根本就施展不开。
后来随着姜维地位越来越高,可以和费祎分庭抗礼了,就再也没人能制约他了,更要命的是,费祎后来还遇刺身亡。
费祎的死,蜀汉直接损失了一大臂膀,诸葛亮在世时,就认为他是蜀汉年轻一辈第一人,将来是要担当大任的。
结果还没等他有所作为,就遇刺身亡,姜维也就开启了穷兵黩武的路线,虽然同样是兴兵北伐,但诸葛亮的手段就要柔和很多了。
他从来不会冒进,而且非常注重民生,在取得战果的同时,不会造成国力大规模损耗,但姜维不同,他是不计后果的北伐。
这样连年征战,损兵折将、劳民伤财,空耗国力,他们的家底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如此大规模连年用兵,很快就衰落了下来。
不仅如此,他还放弃了诸葛亮定下的防守策略,诸葛亮自然明白北方的威胁,所以在他在世时,就在北方边境布置了非常精妙的防守工事。
在城外就见了很多牢固的营寨,交错防守,使得防线像刺猬一样扎手,而这样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王平就依靠这样的防线,顶住了曹爽足足十万大军,但姜维却把这样的路线视为错误,他认为这样只能固守,不会有进展。
所以他就把这些外部营寨全部废弃,让士兵全部回城防守,如果有敌人来犯,就派人出去打游击,等到敌军撤退时,所有人再出城追击。
这样的路子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舍弃防御,用尽一切办法想要创造战果,这样的路子非常附和姜维的思想。
而他这样做,就相当于是把刺猬的刺全部拔掉了,蜀汉的力量又怎能和曹魏相抗衡,在他走这样路子不到六年,蜀汉就宣告灭亡了。
《资治通鉴》中也评论了他的策略,说他这样的策略完全就是在自毁长城,蜀汉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这样只求进攻,不顾防守的思想。
回顾诸葛亮去世后的这段历史,才能看出他到底有多出色,但即便他再厉害,还是挡不住大势所趋。
曹魏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而蜀汉又缺乏人才,这样的巨大差距,根本就不是他一个人可以逆转的。
而这三个人都是他教出来的,也被他给予了厚望,但能力终归不足,不能帮助刘禅实现伟业,真的是一种非常大的遗憾了。
参考信息:《元和郡县志》《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