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出珠江三角洲平原远古文化包容并蓄、融合发展的属性特征”
新快报讯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4年10月,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从化区博物馆编著的《从化横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从化横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24年10月第1版。
横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新园村北江支流的流溪河东岸,因山形走势为东西向横亘的小山冈而得名。横岭遗址分布范围原来约有7万平方米,2013年为配合粤境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的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从化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横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共计4790平方米,揭露出来的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性质较为单纯的遗存,虽然同类遗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有不少发现,但此次发掘面积大、出土遗物也比较丰富。
《从化横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分三个发掘区,详尽地介绍了不同区域的地层堆积、遗迹分布和出土遗物。
在报告的“内容简介”部分显示:横岭遗址2013年度共发掘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灰坑25个,形状多不规整,分布也比较散乱。也发现一些可能与干栏式建筑有关的柱洞,但看不出分布规律。最重要的发现是东部山顶上的墓地,墓地四至基本明确,49座墓葬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均开挖在风化的岩石中,坑壁明显,排列有序,随葬陶圜底罐、圈足罐、釜、鼎、豆及石锛、斧、凿、环等。
“由于酸性红壤的埋藏环境下无任何有机物保存下来,横岭遗址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有极少量玉器。陶器多残损,以陶片占绝对多数,可复原器很少,多为墓葬随葬品。陶器主要有各类罐、釜、鼎、豆,此外有少量器盖、支座、纺轮等。石器中工具类以石锛数量最多,其次是石镞、斧、刀、凿、杵、锤、球和砺石等,装饰品只有石环一类。有很少量的玉器,器类有玉环、镯、锛等。”
“横岭遗址没有理想的测年数据,主要是依据墓葬出土可复原典型陶器的类型学研究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分为前、后两期,年代距今约4600~4300年,起始年代大致与目前认为的石峡文化早期相当,结束年代略早于以石峡遗址M45等为代表的石峡文化晚期遗存,中间没有缺环。经过与周邻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比较,可以认为横岭遗存是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特征相对鲜明的一个文化类型,既有珠江三角洲本地的文化因素,又明显融合了粤北石峡文化和粤东虎头埔文化的因素,还间接吸收了源自良渚文化、昙石山文化甚至屈家岭文化的因素,显示出珠江三角洲平原远古文化包容并蓄、融合发展的属性特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玮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