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会议 | 传承历史文化 激扬城乡活力——202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术论文丁蜀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

0
分享至

导读

2024年12月1日-2日,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指导下,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在宜兴市丁蜀镇成功举办了202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术论文丁蜀交流研讨会。

本文字数:9526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2024年12月1日-2日,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指导下,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以下简称“名城分会”)在千年陶艺之都、紫砂文化源头宜兴市丁蜀镇成功举办了202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术论文丁蜀交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推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事业。


今年3月,面向广大青年学子和名城保护工作者,名城分会启动了以“传承历史文化,激扬城乡活力”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征集活动。经过多轮严格评审,31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脱颖而出,将被收录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术论文集》。为进一步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交流,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和学习的平台,特别召开本次交流研讨会,会议邀请了16位青年分享论文成果,分享的内容覆盖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分析、更新设计、保护及管控方法,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估路径及价值挖掘,以及基于新技术的文化遗产研究等多个领域,特邀8位专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深入的指导。


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共同承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名城》杂志社、《建筑遗产》杂志社、中国建设报社、江苏交通广播等多家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宣传协助,确保了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广泛传播。

会议开幕


主持人:鞠德东

名城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院院长


伍 江(视频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伍江副理事长着重强调了三点:第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历经四十年,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产保护制度。这一制度设计使得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支持和参与。第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同时也非常艰难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们是“活着的遗产”,不仅要研究如何保护,更要寻求活化路径。第三,青年学者的参与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传承。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共同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推进,让历史文化遗产活在明天,活在将来。


张 兵(视频致辞)

名城分会主任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

张兵主任委员首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明确改革要求,分会工作要不断加强对学术工作的引领,特别要发挥好青年学者在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张兵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发展已迈上新征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理论技术和实践中都有不少的课题亟待探索。早期保护规划重在用分析方法来解析构成要素、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制定保护措施,而当前和今后应重视整合,加强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的研究:一是从规划-设计-研究不同维度加强城乡和区域历史文化保护的研究;二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出发加强城乡和区域历史文化保护的研究;三是基于文化-自然-景观资源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城乡和区域历史文化保护的研究。历史文化保护事业欣欣向荣,青年学者的参与是关键。名城分会一直以来致力于营造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建立青年委员制度、纳入通讯联络、举办青年论坛等措施,托举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工作者。英雄不问出处,祝愿青年学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关注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以敏锐思维和广阔视野,开拓和深化历史文化保护的学术研究,为历史文化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江 泓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与理论分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江泓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期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单一的学术研究或保护实践工作,而是关乎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名城保护制度在四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保护传承工作面对着“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新目标,国家提出了“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的新要求。在这一阶段,我们不仅需要持续推进理论发展和创新,还需探索治理和管理的新问题,也迫切需要创新的技术方法和视角进行研究

江泓副院长还提到,长期以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始终将遗产保护作为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本次会议的举办,不仅展示了高校、企业、实践单位、政府等多方协作的未来研究和工作新模式,也突显了保护工作多方合作的重要性,对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伍震球

丁蜀镇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镇长

伍震球镇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丁蜀镇党委和政府,向今天莅临活动的各位专家、领导和来宾致以诚挚的欢迎。

其次,他强调丁蜀镇在近几年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始终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坚定贯彻政府领导、多元参与的理念,并积极调动民资、民力和民智的热情参与。通过琢石出玉、串珠成链的工程,丁蜀镇已经初步构建起陶文化历史空间的保护体系。同时高度评价了名城分会在过去40年中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对丁蜀镇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也起到了启迪提升的作用。

最后伍镇长指出,丁蜀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断探索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利用的新理念、新路径,并期待与各界人士开展更多交流合作,共同书写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会议开幕环节中,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广汉、宜兴市丁蜀镇镇长伍震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泓、宜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领导王朝霞分别为论文宣讲作者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专题分享

上、下午的专题分享环节分别由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历史与理论分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泓主持。


张广汉

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历史文化街区通学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与优化研究


龙欣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通学空间承载儿童通学出行与社会性活动,是对儿童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空间。北京历史街区空间环境的特殊性,胡同街巷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致使儿童通学体验具有局限性和特殊性。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栅栏历史街区三所中小学涉及的通学空间环境特征以及儿童通学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基于可供性理论从功能、感知、认知及社会文化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分析儿童通学需求与通学环境特征的供需差异,探讨大栅栏历史街区通学空间环境可供性影响因素,提出历史街区适儿化设计优化设计策略

基于机器学习的历史街区空间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两江交汇历史城区为例


黄悦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报告基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理论,结合XGBoost多分类模型和SHAP分析方法,聚焦重庆两江交汇片区四个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了影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空间因素。通过引入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技术,提出以“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解析与策略提出”为主线的研究框架,揭示了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地理环境在保护范围划定中的重要作用。报告建议在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时,应充分纳入与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强调周边自然要素对历史环境的关键影响,旨在探索西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保护范围的新视角与方法。

磁器口历史街区碳图谱建构及低碳发展研究


季雅男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报告指出,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须在保护好人类共同记忆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报告以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为例,对其空间形态与耗能行为进行调研分析,根据街区电力终端能耗和绿地面积估算碳排和碳汇量,将二者进行叠加得到街区碳图谱。基于碳图谱,从街区和街巷层面评价其环境性能,并从政策和空间层面提出磁器口历史空间的绿色低碳发展导则,以期为我国巴渝山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路径。

基于场所叙事理论的护城河水岸空间更新设计——以浙江省海盐护城河为例


刁嘉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指出,中小城镇护城河水岸空间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其历史文化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现。报告以浙江省海盐护城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场所叙事理论,通过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提出了解构与重构的城市设计路径。研究表明,护城河水岸空间不仅是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也是推动公共生活的关键场所。更新设计路径从三个方面入手: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现水岸空间的历史脉络;二是构建叙事结构,以连贯的叙事逻辑赋予空间新的文化内涵;三是策划文化活动,激发居民对水岸空间的认同与参与感。这项研究为中小城镇的护城河水岸空间更新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专家点评


点评嘉宾:严少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设计研究总院文化传承设计研究院院长

严少飞肯定了四位汇报者在研究对象和视角方面的创新性。研究跳出传统的建筑、规划学研究框架,运用可供性评价、机器学习、碳图谱建构和场所叙事理论等多元方法,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体系提供了发展完善的方向和思路。此外,论文具备优秀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例如对于通学空间的可供性评价研究从适儿性的专项视角提出了具体的改善策略,对于历史街区空间范围影响因素的研究论证了基于经验的空间判断依据,学科交叉视角下的低碳发展研究为街区的保护修缮整治工作提供绿色思路,而基于场所叙事理论的研究构建了“串联资源点、构建历史文化网络空间”的普适更新框架。最后,严院长从补充研究的时间范围及补充理论和应用场景的综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点评嘉宾:王纲

STWD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王纲从一线设计师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四篇报告进行点评,他强调了研究要与实践结合。他指出,大栅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通学空间研究提供了有效设计指导,期望研究能与儿童活动及空间紧密结合,并探索其普适性。对于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索历史街区空间影响因素的研究,他认为应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深入思考重庆独特的复杂因素。他赞扬了磁器口历史街区碳图谱建构研究的科学性,并希望与绿色建筑标准相结合。最后海盐护城河水岸空间的研究,引发了他对建筑如何真正成为文化载体的深刻思考,他呼吁反思过去的发展不足,让建筑发挥延续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专题分享

名城评估关键型指标精细化评估路径探讨——基于评估报告多案例的样本分析


刘 硕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国土绿化分院

报告指出,在常态化名城评估工作成为各地“以评促保”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对于关键型定性指标的评估方向与深度的讨论愈发重要。报告通过分析现有浙江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评估报告,指出现阶段山水格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特色指标还存在着不全面,欠详实、不清晰、不鲜明等不足,在问题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弹性动态评估机制的总体策略,并指出了山水格局评估要立足整体性,评估专题化;基础设施评估要立足安全与价值,着眼实际感受;公共设施评估要立足底线,兼顾提升,着眼未来;特色指标总结要关注首创性、突破性、讲究技术性等具体思路。

空间单元视角下历史风貌地区的保护更新探索——上海衡复-01更新单元的思考


陈 鹏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研究中心

报告提出如何协调历史风貌和城市更新是目前我国上海等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些地区历史风貌保护要求高、民生改善诉求大、功能业态亟待复兴、公共活力需要延续等复杂多样的问题,研究提出需要以国际、国家和地方城市不谋而合提出的“城市更新单元”为契机,开展空间单元视角下的历史风貌更新探索。报告以上海衡复-01风貌更新单元的实践为案例,总结了其在边界内涵、工作主体、工作定位、工具方法和路径制度的逻辑体系重构和在共识空间边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平台、提炼文化基因库、共谋综合的更新目标、将跨系统的空间方案与更新策略转化为“设计协议”、共绘动态的城市更新行动路线图等方面的经验,并对未来更好地利用“空间单元”,促进历史风貌地区城市更新提出建议。

面向精细治理的苏州古城街坊保护更新管控探索——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为例


徐刊达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报告指出,存量背景下古城街坊作为非法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外的活态复杂的遗产,其保护更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必要性。报告以苏州为案例,通过梳理苏州古城街坊的更新历程,剖析过往更新中在前期研究、技术体系与实施保障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由土地开发导向的规划管理向精细治理导向下的保护更新管控思路转变,建立以价值为基础,保护与发展并重、刚弹结合的管控要素与层级传导的更新单元体系。并从完善前期评估、健全技术体系、优化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阐释具体的保护更新管控重点内容与管控方式,对保护更新管控图则提出建议。

广府城镇历史街区地块肌理的演变及再认知


潘婉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报告指出,传统地块肌理是历史城镇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分配、营建方式及社会生活共同建构的空间实践结果。基于此,报告以传统街区的组织逻辑为出发点,以广府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为群像案例库,借助类型形态学分析方法构建了广府街区地块肌理演变的研究路径,明确了肌理单元之上的社会-空间互构过程:传统社会结构透过营建制度、土地制度和集体行为准则等媒介在地块层面塑造了物质边界、产权边界和认知边界,三类边界的动态叠加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地块肌理单元。这一认知为解读历史街区肌理演变的复杂性提供了逻辑基础。

专家点评


点评嘉宾:施雨君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名城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施雨君综合点评四篇研究,认为探讨历史街区以外的地块更新问题、以及识别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街坊肌理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向城乡历史文化传承演进必须要破解的问题。在谈到历史街区刚性保护与弹性实施结合的管控思路时,他认为除了探讨管控的技术方法以外,也要注重各层级管理主体的权责分工,省、市层面会基于落实上位保护要求编制强调刚性的保护规划,那就要允许不同的实施主体在上位管控要求的框架内灵活编制符合发展需求的实施方案。在谈到运用城市形态学研究街坊更新演变的问题时,施雨君认为这种研究和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对城市肌理形态的分类识别研究,是下一步分类制定更新策略、提出管控措施的重要基础。


点评嘉宾:孙晓峰

中国建筑学会编审

孙晓峰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对大家论文撰写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将关键内容融入标题以提高契合度和指向性;二是仔细斟酌论文结构比例,重点优化针对选题的策略和案例分析,建议增加针对工作中不足和遗留问题相关讨论的篇幅占比;三是尽最大可能在论文写作中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文字的可参考性;四是针对文章各部分易割裂,可以考虑加强从相关案例分析到实际应用的过渡,并考虑对研究内容延展性探索,在既有记录呈现价值的基础上提升文章的学术价值;五是将大量实践工作成果转向论文的过程中,除呈现结果外,强调对实践过程的说明与总结,提供合理的经验对标、合理的结果推演以及应用指向性;六是大家作为各大专业群体的一员,建议增加“用图说话”的比例,更加关注研究地块、内容的“名城性”。

专题分享

基于相互激励理论的社区参与动力机制研究——以佛山碧江文化保育为例


芮光晔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市荔湾区翻屋企营造社区促进中心

基于相互激励理论和“参与式转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对佛山市碧江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保育及社区公共议题的参与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据此提出对社区参与动机机制的理论修正。结果显示:个人参与方面,“成本与收益”是影响居民来参与的重要动力;“参与习惯”的形成和有效的“回馈机制”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满足感,从而强化个人“收益”和平衡参与的“成本”,进而动员个人参与。集体参与层面,历史文化保育的共同目标、价值与社区意识是动员的关键,但仍需进一步细化“社群”与“社区”,从社群动员逐渐扩大到社区动员进行集体动员。社区的“公共议题”是同时将个人、社群、社区共同动员起来的核心,通过对社区公共议题的参与式讨论,建构“维护共同/公共利益也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共识枢纽,从而使不同层面的参与动力得以激发与相互转化;进一步从社区议题扩大参与,开展社区公共行动。

日常生活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认知研究——以广州市多宝路历史街区为例


邝漪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报告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城市历史文脉的物质载体,又承载着社会记忆与文化特征。但在城市发展中,部分遗产逐渐与居民日常生活脱节,情感联系弱化,削弱了集体记忆的延续性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基于此背景,报告以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分析了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日常生活空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遗产的认知度受邻近生活空间类型、空间开放性和连贯性的共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历史保护规划,以了解其在促进遗产与居民情感联系方面的作用,并深化对文化记忆延续与传承实践的认识。

基于“五感并重”感知模型的历史文化遗产空间评价方法研究


闫启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研究以“五感”感知模型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空间的综合评价与保护方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整合,构建多维度遗产空间评估体系。研究探索了五感对遗产空间要素的影响机制,结合国内外案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并详细阐述了五感数据采集、多模态特征融合和评价体系构建的技术路径。最终,研究总结了数据采集难题、感官体验主观性和本土化体系构建等现实挑战,提出了科学化采集标准、个性化设计方案及技术创新策略,为中国城乡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了新视角与技术支持。

图式语言的创新:古城遗产空间图谱的活化——以福建南安市丰州古城为例


陈慧怡

华东理工大学城乡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报告指出,丰州古城这一空间从图式语言视角出发,以语境、语法、语汇三个方面的角度可以对历史古城——丰州进行解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丰州古城独特的图式语言体系,同时对“字”、“词”、“词组”三个语言要素进行总结,并基于丰州古城的概念规划提出相关的优化原则,从而将图式语言视角下的丰州古城研究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实施中去,并且探索到了图式语言理论和当地的特色及本土资源的融合方式,为后续对丰州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专家点评


点评嘉宾:姚轶峰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文化与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

姚轶峰对于汇报的创新性给予赞赏,并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肯定了成果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空间图谱的研究中,姚院长肯定了其对于空间形态认知的方法建立,并建议将研究对象精准定位为城市空间。对于运用感知模型对历史文化遗产空间评价方法的研究,姚院长赞扬了交叉学科视角带来的创新性,同时提醒注意明确评价对象。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角度,姚院长认同了研究主体对于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建议对于遗产认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遗产空间与主体之间的影响因素与原因阐释方面深入研究,而针对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遗产社群的研究,尤其应注重遗产保护在地机制的建立,以维持社区层面遗产保护的运作与集体价值的延续。


点评嘉宾:相 睿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院副院长、高级建筑师

相睿在点评中指出,遗产保护正朝着社会化和多元化方向迈进,四个研究报告分别从不同视角对遗产保护进行了探讨。社区营造的实践案例为渐进式保护更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日常生活视角下的研究揭示了遗产在社区中的认知原理;五感探索与新计算机语言的结合,构建了新的遗产评估多模态模型;图式语言探索了遗产保护的图示方法理论。由此,相睿提出三方面优化建议:一是要把握独特视角,多元感知遗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实践指导;三是保持长时间专注,深化认知,持续深入推动遗产保护工作

专题分享

遗产廊道视角下渭北西汉帝陵保护利用研究


董 钰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渭北西汉帝陵是指位于陕西渭河北岸的9座西汉帝王陵墓,其在选址时充分考虑了关中京畿之地的山水格局和地理形胜,汉长陵位于汉长安城的超长轴线上,9座帝陵则与汉长安城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城陵”关系。报告以规模大、遗产构成复杂的渭北西汉帝陵遗址为研究对象,试图发挥遗产廊道强调“点-线-面”联动作用、重视自然与文化价值、平衡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渭北西汉帝陵遗址保护利用的促进作用,在构建遗产廊道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划分多层级的保护空间、优化遗址的保护格局、强化整体性的解说阐释等保护利用路径

“三线”视域下成都都市圈工业遗产空间分布、建筑形态及活化路径研究


何晨旭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

报告以三线建设视域切入成都都市圈尺度,对其工业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建筑形态及活化路径进行探索,初步总结了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回归在中国工业发展史和四川工业演进史的宏观背景中。结论发现:第一,其具有区域集中性、沿铁路交通沿线分布等选址特征;第二,产业集群聚集、污染性分散的并存状况;第三,通过其空间格局和形态演绎,发现其具有小组团、中分离、大串联的特点。报告回顾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形态演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更新语境,构建工业建筑遗产价值再塑、网络联动、模式探新等新保育活化体系

基于分形理论的历史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以汉中秦蜀古道沿线历史城镇为例


姚曼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报告以汉中秦蜀古道沿线历史城镇为例,在总结其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特征、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对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内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均体现了秦蜀古道对形态构成与演变的主导作用。此外,在样本历史城镇普遍拥有较为理想的分形结构、基本都朝着高效分形方向发展的结论下,提出古道沿线历史城镇在未来发展中应当继续注重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整体规划,城镇内部古街、古建筑群等的“微更新”也可借助分形理论相关的量化分析与评价方法,对城镇边界扩张与内部建设进行适当调控,科学地保护历史城镇特色风貌,以适应现代发展需求。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省级信息平台构建——以四川省为例


汪默英

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

报告以四川省研究实践为例,介绍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省级信息平台建立的背景、思路、步骤与成果。通过使用对象需求分析,平台构建重点提炼,搭建逻辑、结构框架、嵌入功能和呈现效果的确定,平台设计框架构建等步骤,建立起包含基础数据调查及信息平台、法律法规资料库、运维管理平台三大界面的信息平台。广泛服务于政府单位工作人员、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公众等多元用户。最后,报告指出,该平台已经实现了与部分市县级历史文化资源平台的链接,且有望为同等级多功能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专家点评


点评嘉宾:沈 旸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

沈旸在点评中首先强调了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学术培训、研究技巧和交流技巧的重要性,并对四位汇报者的报告内容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指点。其次,着重阐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是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刻认知,尤其是关注其时空特性,指出研究的推进要在充分理解对象的基础上,精准定位问题,进而提出合适的保护方法。最后,沈旸特别提醒青年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需保持警醒,守住两个底线,谨防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简单堆砌


点评嘉宾:鞠德东

名城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院长

鞠德东认为做规划的学术研究,首要的是能找到真正的问题,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要注意理论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和有用性。选择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需要能解决或者完善其他方法所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全面的研究和阐释问题,是使用这种新方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策略和建议。鞠德东在提到区域性研究板块时,认为在“两办”文件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要求的背景下,行业内专家和学者对大尺度遗产保护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在一个起步的阶段,理论和方法还在摸索,通过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的构建再到省域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一个研究和实践的方向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此次研讨会是名城分会庆祝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规智库和中规院成立70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除学术报告会环节,会议期间还进行了丁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调研活动。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会议 | 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风雨华章 砥砺前行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成立四十年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会议 | 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incentive-icons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知规划动态、晓行业前沿
4632文章数 19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