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
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
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水浒传》原著第十四五回中,作者就提到了这么一首意味深长的诗,说的就是善恶皆有报,一个人种下了何种因,就会得何种果。
(武松、潘金莲剧照)
既然如此,他赋予武松的结局就有些奇怪了,武松分明是书中形象最正面的角色,是打虎英雄,为何却落得凄惨的结局?
或许并非作者的设定前后矛盾,而是多数人从来都没有客观地看待武松这个人。
一、武松之死
武松的结局算是悲剧吗?
其实相对于其他兄弟们而言,武松的结局已经算是十分体面了,毕竟光是征方腊一节,梁山就损失了三成的头领,有些头领甚至死得凄惨无比,比如被乱箭射死的“浪里白条”张顺,又如被淹死的“金眼彪”施恩,甚至还有被自己兄弟毒死的“黑旋风”李逵。
这些好汉会落得凄惨的结局,其实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反而会让人有种“本该如此”的感觉,毕竟他们在上梁山之前就作恶不少,或是在一方当地痞称霸,或是有些小权在手就耀武扬威,确实不值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武松杀嫂剧照)
而武松这人的形象是相对正面的,这一点从作者赋予他的赞诗就能看出来,说是:“延士声华似孟尝,有如东阁纳贤良。武松雄猛千夫惧,柴进风流四海扬。
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
当真是宛如主角一般,武松的所作所为,也大多都是符合读者心之所向的,比如他在景阳冈打虎,算是为民除害;为兄长报仇,怒杀嫂嫂,那是天经地义;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也是除灭恶霸,值得称赞。
可到头来武松却也只落得个断臂之后郁郁而终的结局。
别说这已然不错,对旁人来说,或许能活着就不错了,可武松是何等人物,断了一臂之后,就连宋江都直言“武松已成废人”,失了心气的武松,也几乎是行尸走肉一般,他的心已死了。
(武松断臂剧照)
甚至在《水浒传》的另一个续作版本《荡寇志》中,武松是力战而亡,至死也没闭上双眼,那就更惨了。
还是那句话:“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一切的恶果,都源自武松亲手种下的因。
所以作者为何要让一个英雄人物以如此落寞的姿态退场?
而这件事还得从他和潘金莲的那段剧情说起。
二、怒斥嫂嫂
武松回乡之后,发现家中多了个嫂嫂,他也纳闷,自己的兄长五短身材,样貌也极为普通,甚至有些难看,却偏偏娶了个如此貌美的嫂嫂,当真是稀奇事。
而更让武松想不到的是他这嫂嫂为人还十分不检点,起初那潘金莲待武松热情,武松也只当那是嫂嫂照顾他这小叔子,没当回事。
可当潘金莲趁武大郎外出之时约武松喝酒,他才逐渐察觉这嫂嫂有些不对劲,她喂自己喝那半杯残酒,显然已经是越界之举,再不阻止,定要出事。
(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接着武松便怒斥了潘金莲一番:“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武松此时的所作所为挑不出任何毛病,他有分寸感,不至于铸成大错,也点醒了嫂嫂。
可他接下来做的一切,就不太符合常理了。
三、铸成大错
经历了被潘金莲撩拨一事之后,武松也该知道潘金莲是个怎样的女子了,都说娶妻要娶贤,光是貌美,人品却不佳,那自然也不行。
所以武松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其实书中的另一位好汉就给出了正确答案,笔者所指即是石秀。
当石秀知道潘巧云和裴如海那些事之后,他就把真相告诉杨雄了,接着杨雄便怒杀潘巧云。
当然,潘金莲若只是风流成性,武松也不至于让哥哥杀了嫂嫂,他要做的,只是劝说哥哥休了这妻子才是。
然而他是怎么说的?
(武松与嫂嫂剧照)
书中只道:“武松再筛第二杯酒,对那妇人说道:‘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那妇人听了这话,被武松说了这一篇,一点红从耳朵边起,紫胀了面皮,指着武大便骂道:‘你这个腌臜混沌,有甚么言语在外人处,说来欺负老娘!’”
明明是武松占理的事,他为何不把话挑明了说,反而让潘金莲起劲了,指责起武松和武大郎两兄弟来?
反倒是潘金莲此时提出:“你还了我一纸休书来,你自留他便是了。”
武大郎却默不作声,武松也不敢再多言。
显然,武松根本没打算拆了哥哥的这桩婚事,至于原因,不过因为他也清楚,哥哥若是休了嫂嫂,别说娶如此貌美的媳妇了,哪怕是娶个媳妇都困难。
而书中也明确提到,潘金莲是被清河县一大户白送给武大郎的,并非自愿下架,武松怎能让这煮熟的鸭子飞了?
(武松、武大郎剧照)
说白了,武松被撩拨后没做什么,但她看透了嫂嫂的为人,而武大郎也清楚这一点,可他们兄弟二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把话说破,就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捅破这层纸,武大郎就会失去潘金莲这妻子。
可见武松也没有把潘金莲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只当她是“哥哥的东西”,自己无权定夺她的去留,也不想坏了哥哥的婚事,他此举,无疑是压垮潘金莲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才有了后来潘金莲杀夫的举动。
只是相对而言,武松做的事没有其他好汉那么过分,因此作者让他断臂后郁郁而终,也应了那句“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