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信、自卑、自负之间的交叉点上,我们常常迷失在自我认知的迷宫中。清华大学心理与认识科学系彭凯平教授在书籍《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深入探讨了这些情感边界的真实含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彭凯平
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识科学系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文心讲堂主讲教授
作为一个纯粹的心理现象,“自信”已被演绎成一种社会现象。假如人真的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的自尊和成就感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人的积极评价和认可。马斯洛(Maslow)在《动机与人格》中写道:“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过多地追求“闻”而非“达”,甚至不惜用欺骗或统计上的技巧来矫饰或烘托出尊严的幻想,实际上,这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做一个自信的人,难乎哉?不难。
01
一个人自信是什么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认知方面。判断、分析、认识事物时有一种比较强烈的积极、乐观甚至偏高的估计,对平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觉得可能,别人做有难度的事情觉得不难。这种夸大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我们把它叫做“玫瑰色幻觉”(rosy illusion)——看任何事物都带有一种玫瑰色彩,这是认知方面的自信。
第二,情感方面。自信的人永远有一种向上的、快乐的、积极的心态。
第三,行为方面。自信的人在行动上一般是愿意做事情、愿意跟人来往、比较外向、比较喜欢尝试、冒险的。
总之,自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概念。自信的关键在于度。
以前,我们总觉得自信是一个问题,是不准确,是认知偏差;现在,更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自信特别重要。
心理学家莎莉·泰勒(Shelly Taylor)在20世纪80年代做的一系列研究发现,自信的癌症病人要比那些不自信的癌症病人多活很长时间;自信的年轻人,20年之内赚的钱要比那些不自信的年轻人多一倍。所以,自信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当然,过度自信不行,这会让我们犯一些判断错误,让我们容易冒险,容易夸大自己的魅力,无法认识到社会的现实,不够踏实。所以,自信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无论身心健康还是经济回报都有意义,用得不好,也可能伤到我们。
▲ 莎莉·泰勒(Shelley Taylor)
02
领导对员工的优势感,哪些源于自信?
哪些源于自负?
自信还是自负?要看对他人的态度。
自负的人,往往很难形成有效的社会关系,而自信的人是可以形成有效的关系的,因为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事物及他人。在社群关系和组织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文明教育、礼貌教育,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都对控制自负倾向有好处。简言之,过分自负是对他人的不厚道。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人,是自信的人吗?这是坚强,是淡定,跟自信没有关系。
当然,这种人给别人的印象是特别自信。但淡定在很多时候不完全是自信。有时候,在责任面前,我们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比如,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能够挺身而出,泰山压顶,也不变色,但她在生活当中很可能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人。在那种特殊的紧要关头,自己的责任感就体现出来。总之,冷静和自信是不同的。
03
自信有根柢吗?
自信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质。自信的人是不太容易变化的。但是,现代心理学已经知道,所有的人类行为,都不完全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一个自信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可能不自信。性格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也就是30%~50%的水平,也即大部分的人类行为,都是由内在特质和外在环境共同决定的。决定自信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既往的成功经历。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很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成,有这种天赋或能力,那么自信就一定能够体现出来,所以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走过的路积累出来的,而不是靠自己的胆识造就的,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特质。
第二,有一个比较宽容、支持、理解的环境。因为自信必须来自对人的肯定,如果在一个老打击你的环境里,自信是很难的。
第三,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畴之内。比如一个人生长在一个地震多发的地方,再自信,也不一定能存活下来。所以,人的自信是有领域特殊性(domain specific)的。
成功商业人士,为什么会顺从“心灵班”的洗脑?这是场景对人行为的影响,是精神控制、绑架和洗脑。
其实,人有的时候是很脆弱的。在特定的环境面前,在同伴面前,在一些情绪冲动面前,我们很容易被控制。所以,一定要警惕。现在社会上有太多功利主义的人,通过一些思想控制方法,做一些伤害人的事情。我的看法是,一定要培养科学精神。
咱们国人其实有点过分自信,老认为科学的东西太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理分科,导致很多科学家把话说不清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也做不了,只会讲专业术语;而普通老百姓,又对科学敬而远之。在我看来,一定要有科学精神、相信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任何事情如果不让你自己来做选择和判断,就要怀疑它。真正的科学都可以让你来做选择。比如,某种药吃不吃,我可以决定;手机用不用,用哪个品牌,都是可以选择的。所有不能选择的学术、观点、方法、理论都是一种思想的控制。因此,上“心灵班”没问题,但得有批评的机会,得有讨论的可能性,得有退出来的机制,否则就不要信。科学是有这种自信的,迷信就不喜欢人们的选择和批评。
04
过于自信的人“长什么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经常进行直觉式思考的人更自信。
因为直觉绝对是跟理性、科学相违背的。
卡尼曼先生关注的是自信的认知方面,没有讨论自信的情感和行动。另外,他关注的是过分自信,而过分自信的人容易相信直觉而不相信科学。
▲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
证实性偏见在认知意义上讲,只是相信一些证明自己对的材料或证据。但是,自信的人有的时候也会有这种偏见,不自信的人也有这种偏见,只不过方向不一样而已。当然,因为人本身就有规避风险的天性,不自信的证实性偏见在程度上可能更强一些。
进行直觉式思考是非常普遍的,最典型的就是阴谋论。商业界很多事件出来之后,一些人总会毫不犹豫地认定背后有许多玄机,尽管一点证据也没有。这种心态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这种心态的根源,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根源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有爱国的情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其中;负面的东西,就是对对方不了解,对未来不清晰,不够自信,所以总觉得别人一出手就会害我们。我经常讲,假如你认为人家可以害你、欺负你,你也可以反制、反欺负,难道不是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反制他人?老怕人家腐蚀我们、毒害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腐蚀他、毒害他呢?两相比较,还是负面的作用多一些。
尽管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都是不客观的,都有主观判断的成分在其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
1. 要订一个相对约定俗成的客观指标,通过这个客观指标,使证据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2. 用逻辑、科学来反思那个思路对不对。
3. 要明确大家在讨论的是相同的概念和实质。很多辩论最后变成人身攻击,但其实多是自说自话。
我们现在的社会心理不是特别宽容,不太愿意承认少数意见、不同意见,通常把那些批评当做人身攻击,甚至上纲上线到政治层面上。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很宽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反而被我们当代中国人忽视甚至抛弃了。
自信的人,由于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快乐、积极,因此在道德上更宽容,而不太拿道德大棒去批判他人,不自信的人却往往更为严苛。
道德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道德,也就是人类的本能,例如不杀人,不伤害别人;另一种是社会道德,也就是社会公德,那些不自信的人更喜欢用社会道德来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心。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女人更厌恶、辱骂第三者,为什么那些没有女朋友的愤青更偏好骂贪官占二奶之类的行为。所以,也就有人说,道德是弱者的避难所。当然,以德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要警惕以道德的名义去伤害别人的倾向。
05
如何改变弱者心态?
首先,破除习得性无助,比如,尽量尝试做一些有效果的事情,做一些小但马上能见到结果的事情,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和能力,不断地修炼、积累成功的经验。
其次,选择宽松、理解、同情的环境,这个地方不容我、不支持我、不欣赏我,那就换个地方,“树挪死,人挪活”,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自由的社会是比较宽容和有道德的社会。混不下去了,换个地方,最终一定能找到真心支持自己的环境。
再次,换一个工作,换一个领域,换一个方向,可能时间很长,平常可以有很多小的技巧,喝点酒、听点音乐、锻炼身体,等等,身体健康了,心态也会积极些,人也会更自信。
但是,有时候整体环境恶劣,“黑天鹅”、“蝴蝶效应”频现,更需要学习一点积极心理学。知识真的可以让我们产生力量。而且,心理学的知识和其他知识不一样,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马上就可以用。用多了以后,自己还可以琢磨出许多技巧。多学点心理学,多找一些朋友,多有一些别人不可替代的技能,等等,都是有效的做法。
06
“危机意识”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我不是特别懂“危机意识”,也不知道它有什么正面的作用,所以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概念。另外,这里善意提醒一些总是特别强调危机意识的人,自信不表示盲目。如果你不盲目,应该发现有些问题是能看得到的。被非理性设定的危机意识引导的人觉得总有人要害你、整你、颠覆你,总想到自己的不足、不满、不如意,这怎么能积极呢?怎么能自信呢?
危机意识作为一种防备心态和防御心态,可能有保护自己的作用。但做成事业的人,一定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承认弱点的同时,弘扬自己的优点。只有把优势发挥好了,才能事半功倍;总在关注缺点和问题,就想不到自己的优势,就会事倍功半,而且会有恶性循环。
07
自信和创新有关系吗?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有位女教授特里莎·阿玛碧尔(Teresa Amabile)研究特别有创造力的人三十多年。她的结论是,人在积极、快乐、阳光的状态下更容易出创新的结果,人在警惕、焦虑、着急、挑剔的情况下难以创新。
所以,人其实是在自信、快乐的时候容易有好成果的。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有些90岁高龄,在常人眼中应该颐养天年的科学家还在全球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很多年轻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一些90岁的人却能做得到!我觉得是和自信密切相关的。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祝亚伟
稿件来源: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