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嘉定区菊园新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举行《冶金战略科学家邹元爔传》新书推介会。该书由邹元爔的学生汪光裕和侄子邹身城共同撰写,全书20余万字,以丰富的史料,详实讲述邹元爔院士带领上海冶金所(现上海微系统所),为国家钢铁冶炼、稀土开发和半导体材料制备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
1947年,邹元爔在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钢材的短缺更是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邹元爔向所长周仁提出建议,在国内首次试制成功球墨铸铁,其性能接近铸钢,实现“以铁代钢”,引起国内工业界的轰动,部分解决了我国钢铁产量严重不足的困难,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上世纪50年代,邹元爔敏锐地察觉到稀土的宝贵价值,独创火法冶炼工艺,从包钢的矿渣及尾矿中成功提取回收硅铁稀土合金,被誉为“包钢1号合金”。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并凭借原料便宜、设备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国防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顺应世界科技潮流,年逾半百的时候,邹元爔又带领上海冶金所实现科研方向朝着半导体和微电子转移。他将自己所学的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延伸到了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制备中,发表著名的论文《砷化镓材料的三个关键问题》,建立“邹氏模型”,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较完整的EL2缺陷模型的创造者”,推动了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事业的快速发展。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邹元爔仍抱病为美国科学出版社“半导体和半金属”丛书撰写相关分册,并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可以说是生命不息、科研不止。
“邹元爔的传记不仅记录了个人的辉煌成就,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救国,到改革开放后科学报国,科学家们始终保持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谈到参与撰写邹元爔传记的初衷,汪光裕说:“希望让大家更多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的精神特质和爱国情怀,学习和传承邹元爔的科学精神,激励大家勇于投身科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邹身城(左一)和汪光裕(左三)在邹身城家中讨论撰写事宜
“我们要学习邹元爔胸怀祖国、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深厚情怀,还要以他为榜样,将科学家精神铭记于心,共同推动研究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狄增峰表示。
通讯员:高田蕾
编辑:薄哲一(见习)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