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称太湖平原“膏腴千里”,乃“国之仓庾”。的确,太湖平原温暖湿润的气候,深厚的冲积土层与密布的河湖港汊,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期以来,这里经孙吴、东晋南朝至隋唐五代的开发,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经济地位逐步提高,至宋代太湖平原已经成为国家的衣食之源。太湖平原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并不全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长期的治理改造也起了重要作用。全面兴复太湖水利工程系统,提高排灌、航运、蓄调综合水利能力,是宋代为开发太湖平原所作的重大贡献。
太湖平原是一个四周高中部低的碟形洼地,除西部山区特高外,东南北三面沿海濒江地带也较中部的湖群稍高,因此中部低洼地区非筑堤围田不能耕种;沿海濒江的碟缘高田,非开浚沟池灌溉,不能取得丰收。历代太湖平原的劳动人民,治水与治田结合,治旱与治涝并举,兴建与管理并重,使太湖塘浦圩田系统基本达到了水系完整、堤岸高厚、塘浦深阔的水平,比较有效地抗御了旱涝灾害。但至宋代,有的堤塘已大半坠废,加之自然淤积与改造利用当中产生的新问题,使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原来的堤塘失去了作用,大片低洼地带的农田被淹没。如“长洲之长荡、黄天荡之类,皆积水不耕之田”,“其间尚有古岸隐见水中,……或有古之民家阶甃之遗址”。没被淹没的农田,却因频繁的水旱之扰,而难得一个丰年。宋人郏亶说“高田常欲水,而水流不蓄,故常患旱”,自景祐至嘉祐二十多年中,只有一次大熟。“水田常患水,而水常聚不泄”,康定至至和十几年内也只一次大熟。苏轼在杭州为官时,亲见水旱相继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打击,他说:“苏、湖、常、秀皆水,民就高田秧稻,以待水退。及五六月,稍稍分种,十不及四五,而又继之以旱,以故早晚皆伤。”受灾老百姓的境遇极惨,大田被水,“洪潦汗漫连千里”,为了抢救泡在水里的庄稼,“妇女老弱日夜车畎”,有的举家“田苗没在深水底,父子聚哭,以船筏捞摝,云半米犹堪炒吃,青穟且以喂牛”。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与粮赋的供给,宋代朝野上下都非常重视太湖平原的水利问题。大约从北宋中期起,太湖水利系统开始全面兴复。
宋室南渡以后,太湖平原的水利事业更为兴盛。由于“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这时太湖水利的特点,基本与北宋一致,以疏浚河道、修复原有水利设施为主。南宋时原有的通江塘浦有的已堙塞,有的“委曲仅一线之水”,因而重浚诸浦成为太湖水利的主要内容。淳熙前后是南宋时期各地兴修水利的盛期,这时常州、平江府、江阴军等地开浚了多处港浦,其他州府也多有建树,整个浙西兴修水利达2 100余所。如果说北宋时太湖平原的水利工程已为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那么南宋时就又前进了一步。仅从冀朝鼎的统计来看,北宋浙江的治水活动为86次,南宋增至185次,比北宋高出一倍还多。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减轻了水旱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为宋代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经过治理的太湖平原“畎浍脉分,原田棋布。丘阜之间,灌以机械;沮洳之滨,环以茭楗”。人们生活在其间“耕有余食,织有余衣,工有余材,商有余货”,一片富庶景象。水利事业的兴修,大大提高了太湖平原的经济实力。太平兴国六年朝廷规定由江淮漕运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至道六年增为58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朝廷又将漕粮增至700万石。在输往京师的巨额漕粮中,“江南所出过半”,而吴门“赋入之上于大司农者,素甲于江浙”。所以宋人说:“苏、常、湖、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也。”
除了往京师输送漕粮,太湖平原还是东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供给地。杭州是需要由太湖平原输入粮食的主要地方之一。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端,依山面海,境内平原面积狭小,有些属县已处于山区半山区地带。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自来土产米谷不足”,杭州城内居民的粮食,“全仰苏、湖、常、秀等州搬运斛斗接济”。假如太湖诸州歉收,“则杭州虽十分丰稔,亦不免为饥年”。
南宋时期杭州的粮食需求量就更大了,随宋室南渡的皇族与庞大的官僚集团驻跸临安,加之南下避难的中原士庶,杭州人口骤增。依据《元丰九域志》与《咸淳临安志》计算,北宋元丰年间杭州人口密度为126人/平方公里,南宋乾道年间为162人/平方公里,淳祐年间为264人/平方公里,咸淳年间为270人/平方公里。自南宋中期杭州户额一直保持在40万户左右,以五口之家计算,有人口200多万口,比北宋中期翻了一番。北宋柳永曾有咏钱塘词云城中有“参差十万人家”,但南宋时人说这已是元丰以前的旧话了,现在中兴百余年,户口蕃息,早已不只百万余家,官府统计的户额多有隐漏,实际户额肯定比40万这个数字要大。人口增加,城市所消费的粮农产品也就更多了。朝廷所需的粮食,虽说要从全国各地征调,但“二浙每完秋租,大数不下百五十万斛,苏、湖、明、越其数太半,朝廷经费之源实本于此”,其主要部分仍由太湖平原供给。朝廷所需粮食可以通过国家机器征调,民间的口粮则需由米客贩运。杭州人烟稠密,“细民所食,每日城内不下一二千余石”,宋人吴自牧说这些粮食主要“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这里虽然除了太湖平原上的苏、湖、常、秀四州之外,还提到了淮、广等处,但淮南农业在南宋已十分衰敝,当地又有大量驻军需要巨额粮食,米商不可能贩运出多少粮食,两广山长水远,把粮食贩运到杭州也十分不易,因此苏、湖、常、秀应是杭州米市上粮食的主要来源地。杭州四门,人称“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北门米”指的就是源源不断由太湖平原运来的粮食。
浙东的宁绍平原、温台沿海平原也时常需要太湖平原运粮接济,位于宁绍平原的绍兴“地狭人稠,所产不足充用,稔岁亦资邻郡”。乾道九年(1173年)明州岁饥,当地州官“乃出二十万缗,遣人入籴于浙西”。浙西路辖州虽多,能有余米运往他处的,只有太湖平原,因而此处所言的浙西都应指太湖平原。温台二州土地狭迫,平日粮食尚感不足,逢灾荒之年,往往也要籴米于浙西,乾道五年(1169年)“温台二州因风水漂损屋宇禾稼”,官府遣人往“浙西诸州丰熟处搬贩米粮”。此外,两浙山区也往往需要贩入太湖平原粮米,如衢、睦等州“人众地狭,所产五谷,不足于食,岁常漕苏、秀米”。
除以上两浙路内部州府外,福建、淮南等地也经常需要从太湖平原输入粮食。福建“地狭人稠,虽上熟之年,犹仰客舟兴贩二广及浙西米前来出粜”。遇有水旱,更少不了浙西米粮的周济。真德秀在福州为官时,曾上奏朝廷,求浙西米以解乏食之急:“去秋水涝,下田薄收……民食孔艰……乞行下浙西,少宽港禁,容本州给据付商旅,前去收籴十万石,回州散粜,以活一郡十二县百万生灵之命。”北宋时期淮南虽是重要产粮区,但逢到灾荒时候也免不了由太湖诸州输入粮食。如“明道末,天下蝗旱,知通州吴遵路乘民未饥,募富者得钱万贯,分遣衙校航海籴米于苏、秀,使物价不增”,就是其中一例。
太湖平原是重要的粮仓,每逢丰年,“舟车四出”,外贩米粮,在向外运销米谷的船只中,有河舟也有海船,其中许多海船是驶往国外的。沿海州县,如华亭、海盐、青龙、顾径、江阴等地都有商人,广收米谷,“贩入诸蕃,每一海舟所容不下一二千斛,或南或北,利获数倍”,其中金国就是由海上输入太湖平原粮食的国家之一。建炎四年(1030年)枢密院言:“闻海、密等州米麦踊贵,通、泰、苏、秀有海船民户,贪其厚利,兴贩前去密州板桥、草桥等处货卖。”这样的交易虽不为南宋政府允许,但私下由海道北上贩卖粮食还是常有的事情。
太湖平原是两浙,也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以上所述太湖粮米输往各地的情况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农业是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太湖平原的富庶归根结底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故元人周文英述及前代之事时说:“江浙钱粮数倍各省,取办之本多出农田。”明确将农业与财政归为一体。
本文节选自《宋代农业地理》第五章“国之根本,东南望郡——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特征”,原文有删节,注释从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11月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