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8日,马上就要中秋节,74岁的民国作家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去,在她人生的最后日子里,身边连一个人也没有,死后一星期才被她的伊朗人房东发现。
接到报警后的警察走进张爱玲所在的房屋,一股刺鼻的气味直冲脑门,警察进入卧室里,看到张爱玲穿着一件华美的綘红色的旗袍,她躺在屋子中央的铺在地上的一张蓝色精美的毯子上。她衣服的颜色和毯子的颜色形成明显的对比,让人感到有些悲凉。
房子很简陋,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清冷和单调,一张行军床、一个小衣柜、一张折叠桌、一个电视、一台冰箱、一只日光灯,就连她写作必须要用的书桌都没有,窗下的那个大纸盒子就是她平日里写作的“桌子”了。她的厨房里一片乱糟糟,用过的餐具都没有刷洗,污渍都干在上面,卫生间内纸巾扔得到处都是。
她头上的那只保暖的日光灯一直亮着,她身上没有盖任何东西,头朝着房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腿都自然地平放,她的脸异常清瘦,她身边放着一个精致的手包,警察打开包,发现里边有她的证件和一份遗嘱,上面写道:
“所有财产及私人物品留给香港的宋淇和邝文美夫妇;不举行任何葬礼;希望立即火化,不许任何人看我的遗体;骨灰撒到任何无人居住的地方,如果撒在陆地上,就洒在空旷荒野处,委托林式同先生为我的遗嘱执行人。”
一、张爱玲出身的家庭环境,使她对亲情极为淡薄。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一栋西式豪宅里,这座豪宅有20多间房子,后面另有一排是佣人们的住处,外表看来这座房子和布局有着名门望族的气派,事实上曾经的贵族已经没落了。
张爱玲是清朝长江七省水师提督
黄翼升
(人称军门黄翼升)的玄外孙女;
李鸿章
的重外孙女;张佩纶的孙女。
李鸿章的女婿、也就是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才华横溢,可惜死的早,留下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藕独自养育一双儿女,男孩7岁,女孩才2岁。男孩就是张爱玲的父亲
张志沂
,女孩就是张爱玲的姑姑
张茂渊
张爱玲的奶奶性格拘谨严肃,性格好强,她在未出阁时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在处理一些事上是很有能力的,李鸿章不舍得她离开,要不她也不会待到大龄剩女的年龄才出嫁。李菊藕用的是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来教育张爱玲的父亲和姑姑。
张爱玲的父亲背不会书,就经常挨打罚跪,李菊藕话让他穿大红大绿的鲜艳衣服,目的不让他出门,造就了张爱玲的父亲性格压抑,思想顽固,懦弱贪图享受,完全一副旧式贵公子哥儿的模样,他知道自己家底厚,光外公李鸿章给母亲的陪嫁都够他几代人折腾的,所以特别贪图享受,吃喝嫖赌,捧歌妓,吸鸦片,在外面养姨太太,旧社会恶习样样俱全。不过,李菊藕对张爱玲的姑姑的教育却宽松的多,让她穿男装,称她“毛少爷”而不叫“毛姐”。李家小辈不叫妹妹“表姑”而叫“表叔”,造就了张茂渊坚强、独立、自由的性格。
黄翼升的独子黄宗炎的大老婆不会生养,就娶了一房姨太太,生下龙凤胎,女儿就是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黄逸梵)。黄宗炎的父亲死后,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赴广西任官,他死后给儿女留下大量房产和金银财宝及古董。黄家对孩子的教育施行的是开放式教育,接受的是“五四”的新思想和西方文明,西式文化,崇尚个性自由和新潮的思想。
正是由于接受了新思想,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看不惯丈夫的贵公子的生活方式,不能看到或者听说丈夫抽大烟,让她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娶姨太太。
她忍到张爱玲四岁时,再也忍受不了了,一气之下带着小姑子张茂渊去了英国,远走欧陆,留下4岁的张爱玲和3岁的弟弟张子静在父亲和姨太太的监管中成长。
张爱玲的父亲继续吸食鸦片,注射吗啡,他的姨太太也是个大烟鬼,她终日吃喝玩乐,吸鸦片,将家里搞得一片乌烟瘴气,还经常不给张爱玲姐弟俩好脸色。她父亲的姨太太经常虐待她,衣服也都是穿她剩下的。
后来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说:
“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色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是那样地憎恶与羞耻。”
在饭桌上,张爱玲的父亲会突然暴怒,为了一点小事就扇被张爱玲称为“瓷娃娃”弟弟的稚嫩的小脸,当张爱玲伤心掉泪时,正需要人安慰,但却遭到继母的冷嘲热讽。她生了大病,无情的父亲对她没有关怀,甚至连医生都不给她请,要不是跟随奶奶的那位佣人一直对她关爱照顾,张爱玲也许早死在父亲的手里。
张爱玲的父亲因注射吗啡过量,差点要命,才决定痛改前非,他给张爱玲的母亲写信下保证说不再吸鸦片,不再纳妾等,求张爱玲的母亲回来,黄逸梵决定再给张志沂一次机会,就回来了。
她将家打理的很温馨,让人感到人生的幸福:花园洋房里,有花、有狗、有童话书,还有一些相互支持、信任,同样有着新思想的亲戚朋友拜访。这温馨的一幕深深印在张爱玲的脑海,她后来在文章里写到:
“母亲有时和一个胖伯母坐在钢琴凳上,模仿电影里的恋爱情节表演,有时姑姑弹琴母亲伴唱,家庭里的气氛是美的顶巅。”
可惜,这样幸福的生活很短暂,只有两年,张爱玲的父亲恶习重犯,家里天天是唇枪舌战,翻天覆地的争吵和母亲的哭泣,张爱玲的母亲又走了,带着悲伤和失望倔强离去。
张爱玲16岁时,因为和父亲的姨太太争吵,被那女人打了,张爱玲只是处于本能用手一挡,就被那女人诬陷说张爱玲目无尊长,出手打长辈,张爱玲少不了被父亲大打出手。是在受不了,张爱玲就去了生母那里,她没有告知姨太太,结果差点被父亲打死,她被关起来,父亲对她歇斯底里,说要用枪打死她!她心灰意冷,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投奔自己的生母黄逸梵,可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亲生母亲竟然嫌弃自己是个累赘。
张爱玲17岁时,她的母亲才回国,她领着金发碧眼的男友来和张爱玲的父亲签离婚协议。
张爱玲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大,各种打击形成了她古怪的性格。
张爱玲在文章中写道:
“家”因母亲的离去而显得索然无味:“有我父亲的家,那里我什么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张爱玲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都是不幸的。张爱玲父母糟糕的婚姻给她的打击是巨大的,除了心里的不安全因素,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并习惯了孤独,从小缺少父母对她的爱和陪伴,造成她爱的缺失及对结婚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抵触。在爱情的道路上,哪怕别人给他一点点爱她就会飞蛾扑火。这些也注定了其不幸的婚姻,她的两次婚姻皆为悲剧。
二、张爱玲有两次失败的婚姻,一生无子女。
第一次婚姻,爱上一个老渣男
1944年,24岁的她爱上了38岁的胡兰成,一个全国人痛骂的汉奸,一个贫寒且满腹经纶的男人,一个采花高手,他一生之中有太多的女人,有风花女子、大家闺秀、寡妇、有妇之夫等等。这个人自称将一生的眼泪给了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自己的原配唐玉凤。他说:
“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断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幼年时的啼哭,都已经还给了母亲;成年的号泣,都已还给了玉凤。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不仁。”
他血液里流淌的是绝情、刻薄、虚伪、谎言、报复与背叛。一个熟透了的老男人靠着一张破嘴,将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张爱玲迷得晕头转向,对他满了崇拜和仰望。她说: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可是胡兰成在认识张爱玲之前就已经有了三次婚姻,第一个是他的发妻唐玉凤,过世;她娶了第二个老婆大家闺秀全慧文,为他生了4个孩子;他婚内出轨,勾搭上风月场所里的“白芍药”应英娣,抛妻弃子后和她结婚,对其家暴;婚内又认识了张爱玲。
他结识张爱玲是有目的的,因他在《天地》杂志上看到了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觉得能写出这样大作的女人钱途肯定光明,他了解张爱玲的家世后,就恬不知耻地写信、写诗、写情书给张爱玲。
接着约张爱玲见面,第一次见面竟问张爱玲:“你一个月稿费是多少?”
得知张爱玲收入不菲,竟说:“我是陋巷陋室亦可以安住下来,常看见女人,亦不论怎样平凡的,我都可以设想她是我的妻。”
阴差阳错,胡兰成的话打动了张爱玲,情窦初开的张爱玲感到了来自陌生男子的关心,她过去的阴影一直植根在心里:继母的虐待,父亲的无情,母亲的离弃,让她渴望被关心,被爱。正是胡兰成近距离的问话让她感觉到来自一个成熟男人的“爱”。
张爱玲被他吸引,陷入爱情漩涡,傻傻不知那人不但图她的色还图她的钱。
张爱玲文思泉涌,单单爆发,《花凋》、《年轻的时候》、《倾城之恋》、《金锁记》、《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出世,还出版了她一生中的传世之作《传奇》。稿费暴涨。
在经济上张爱玲没少帮助胡兰成。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不到一年,胡兰成勾搭上汉阳县医院护士周训德(小周)17岁,与之恋爱结合。
可是张爱玲并不知道胡兰成的滥情,后来胡兰成亲口将周护士的事儿告诉了张爱玲,由于张爱玲从小亲眼目睹自己老爹对女人的博爱,对胡兰成的不正常作为也见怪不怪。
不久汪伪政权的末日来临,作为政权里的高层,胡兰成四处逃亡,张爱玲出于对他的爱多次寄钱给胡兰成,以供他逃亡花销。
当锄奸激烈时,胡兰成抛下了17岁的周训德,逃到了杭州好友家中,在好友家竟染又干了一件龌龊的事,他竟和好友父亲的老婆范秀美勾搭上并私奔躲到温州。
被蒙在鼓里的张爱玲还在为他的安危担忧,她四处打听胡兰成是否又落脚地,是否吃好穿暖。她将稿费积攒起来,随时为他准备着。
胡兰成需要钱,给张爱玲来信,张爱玲飞一样地奔赴。
心中充满思念和担忧的张爱玲,一见到胡兰成就激动地说:
“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里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
当她得知胡兰成身边又多了一个女人时,才貌似彻底死心了。不过,1946年6月,胡兰成又写信给张爱玲要钱,花言巧语,骗到张爱玲心软。
接下来张爱玲每个月都会给他寄钱。
就这样持续半年,身心俱疲的张爱玲终于下决心和胡兰成断绝,她写信道: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劫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为了表示和胡兰成彻底断绝的决心和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珍视,张爱玲一把给了胡兰成30万元,这是她多年积攒的呕心沥血所得的稿费。
她说:
“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在《第一炉香》里,她写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张爱玲的第一场婚姻就这样结束,她和胡兰成没有生育孩子。
直到生命的最后,张爱玲也没有怪过胡兰成。
2,第二次婚姻,爱上一个生活拮据的美国老人
因为“旗袍事件”,1955年秋,张爱玲来到美国纽约,5年后成了美国公民。
可是她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好,可以说糟糕到了极点,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她不得不住在“难民营”,靠救济生活。
1956年,36岁的张爱玲来到麦克道威尔文艺营(文艺分子们的聚集地)才有了类似于“家”的落脚点。就是在这个地方她认识了满头白发的赖雅,一个65岁的美国人;一个中产阶级德国移民;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学细胞的自由撰稿人;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一个对生活毫无规划的日光族,有时还欠款,一个经常面临生活的拮据和困难的人,他自己挣的稿费,有多少就会一次性花完,喜欢自由和享受。
在张爱玲的眼里,他机智、聪明、仁慈。
他们在一起谈文化、谈文学、谈人生、谈各种有趣的日常,张爱玲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他。
赖雅在5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去小屋,一同过夜”
7月5日,张爱玲说,怀了他的孩子,赖雅向她求婚,并提出一个要求,打掉孩子(赖雅和前妻又孩子),为了满足所爱的人,张爱玲忍痛同意,那是她至亲的骨肉,可想而知她的心有多痛,从此她再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婚后的生活虽然精神上富足,但生活上是极度的贫乏,他们经常饥肠辘辘,为吃饭发愁。张爱玲不得不违心写一些“烂”剧本来换取吃喝用度,可是她的稿子大多都不被美国人喜欢,常常被退稿,包括她用心写的《北地胭脂》。
可是当看到赖雅为她精心烹制意大利咖啡,还有美味的甜点时,她便幸福感爆棚,忘却了一切的痛苦和磨难。
和赖雅生活期间,他们经常居无定所地流浪,不断搬家,为了生存而无奈地努力,他们靠微薄的稿费和赖雅的救济金存活,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赖雅的身体也不好,又突然中了风,常常卧床不起,张爱玲没有抛弃他。一边赚取稿费为他治病,一边照顾他,被缠累到精疲力尽。
1967年,赖雅去世。那年她47岁,即将步入老年。
三、张爱玲为何把遗产给了宋淇、邝文美夫妇?
1952年7月,张爱玲在香港认识了宋淇、邝文美夫妇。当时宋淇替美国新闻处的翻译部招聘《老人与海》的译者,张爱玲报名应聘。宋淇夫妇很喜欢她的作品,张爱玲顺利入职。这样张爱玲与宋淇和邝文美成为了同事。
初到香港的张爱玲,面临很多困难,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生活上都一团乱麻。
宋琪夫妻总是无微不至地提供帮助,帮她找住处,曾让她住在自己家里,自己家的房子房间少,他们为了让张爱玲住的更好些,就让儿子住客厅,让张爱玲住在他们儿子房间,张爱玲对此终身难忘。
张爱玲去了美国后,生活很不如意,宋琪夫妻继续提供帮助,帮她找工作。张爱玲在香港、台湾发表文章没有门路,也没有出版作品的渠道,宋淇再次帮她解决。张爱玲出国后依旧有作品问世,离不开邝文美和宋淇夫妇的鼎力相助。
1965年,台湾皇冠出版社社长平鑫涛(琼瑶的老公)与宋淇见面,宋淇借机推荐了张爱玲,使皇冠出版社和张爱玲有了长期合作的关系。《秧歌》、《流言》、《半生缘》这些作品得以问世。
后来张爱玲感慨道:
“每次想起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很可能错过认识的机会——太危险了,命运的安排多好。”
呆在美国期间,张爱玲与宋淇夫妇互通信件300多封,无话不谈,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又多深。
她对邝文美说:
“你已经是我生平唯一的一个知己了。”
“我想必不知不觉间积了什么德,才有你这样的朋友。”
因而张爱玲作为报答临终前立下遗嘱,将所有遗产归宋淇夫妇拥有。
四、张爱玲为何没有把遗产留给还活着的唯一亲人、自己的弟弟呢?
张爱玲死时,她的父亲已死了42年了,她的母亲已经死了38年了,她唯一的弟弟,她都已经60多年没有跟他联系,也许对他早遗忘了。张爱玲最后的32万美金和版税,全部赠送给好友宋淇夫妻两人,甚至没有留下任何消息给弟弟张子静。
前面说过,张爱玲对父母没有感情,尤其是她父亲,在她眼里就是“恶父”,张爱玲的弟弟一直跟着她的父亲和继母生活。她对父亲的不满和家庭的失望延续到了张子静的身上,以至于每次离别都不给弟弟见面的机会。
她只身去美国的时候连和弟弟告别都没有。悲惨的童年,失败的婚姻,让她对亲情和爱情都失望至极。
在张爱玲的回忆里,可找到一些关于弟弟的一些点滴。“看到衣衫褴褛的弟弟,完全没有了“少爷”的模样,完全成了“问题少年”,吃饭的时候看到因为一点小事,父亲直接扇了弟弟一个耳光,对着镜子哭的张爱玲发誓:以后一定要报仇”。
可转眼却看到弟弟竟然没有任何羞耻感,竟然在楼下踢足球,正是这一幕使她对弟弟无比失望。
让张爱玲无法对弟弟原谅的是,弟弟竟在写给亲戚的信件中说,姐姐玷污了张家的声誉,孤傲的张爱玲知道后,非常气愤,认定弟弟就是父亲和继母的帮凶,也许从此时就下定不复联系的决心了吧。
在张爱玲那里,已经没有了爱人,没有子女,没有家人,只有朋友。
五、张爱玲临死前为何一直开着日光灯?
赖雅死后,好景不长,张爱玲就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她总觉得身上爬满无数的蚤子,它们在撕咬她,找医生看了也不行,医生给出的结果是皮肤病,无论吃什么药也无法根治,怀疑她得了精神疾病。
为了躲避这些虫子,她不停地搬家。据说三年里,她差不多搬了180次家,但是仍摆脱不了蚤子的叮咬。1995年,张爱玲的皮肤病更加厉害,她每天不得不用日光灯照射,她觉得温暖强烈的光照会让自己更舒服些,她每天需要照日光灯13个小时。直到她死去,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日光灯的照射。
“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蚤子。”——17岁的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写到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生命的终结竟和蚤子有关。
六、张爱玲为什么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遗体,选择立即火化呢?
她预料到自己孤身一人,死后不可能第一时间就会被人发现,也许会经历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怕被人看到不堪入目的一面,这样连最后的尊严也没了,不过,她的确是在死了一个星期后,才被发现的,为了最后的体面,她选择不让人看自己的遗体,尽快火花。
另外她善意的驱使,自己是得病死的,怕这样的皮肤病会传染给我i自己处理善后的人。
七、张爱玲临死前,为何卫生间会丢满纸巾呢?
张爱玲临死前曾去卫生间洗澡,突感身体不适,她的卫生间没有准备毛巾,就随手拿纸巾来擦,这就是卫生间里大量散落卫生纸的原因。她的卫生间没有备用毛巾,也许是她怕蚤子会爬上去吧?也可能是病中的她没有足够的力气去洗毛巾,而纸巾是最好的替代品。
总结:
张爱玲,她的人生是一段传奇,她才华横溢,又敏锐细腻,她的人生犹如她的作品,既绚丽多彩,又满目疮痍。
她虽然生于富贵之家,对爱的拥有却贫乏的让人心疼,她过早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淡薄,两段婚姻皆以悲剧结束,被情所伤,她一生无子女,孤寂离世,她最大的幸运是拥有了珍贵的友情。将自己的遗产全部留给给自己最信得过的知己朋友,已了无遗憾。
愿她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