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AI眼镜是“AI弱智眼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丨安然
编辑丨叶锦言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2021年年中的一天,XREAL创始人徐驰拿着XREAL Light消费者版找到蔚来CEO李斌,商谈融资相关事宜。彼时,XREAL Light在欧美市场小有名气,但在国内却寂寂无闻。
李斌试戴XREAL Light后,有两句话让徐驰至今印象深刻。一句是,“哇,以后投影仪都不用做了,这个产品一定能替代投影仪。”另外一句是,“你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自研AR眼镜芯片这件事?”
李斌询问公司是否考虑要自研芯片让徐驰舒了一口气。因为李斌的这个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他此次筹划融资主要是为了自研AR眼镜芯片,而蔚来也成为XREAL公司C轮融资的领投方之一。
2024年12月5日,XREAL正式在国内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X1独立空间计算芯片的AR眼镜——XREAL One。
与前几代的XREAL Air系列和XREAL Beam系列对比,XREAL One最大的区别是搭载了自研的空间计算芯片X1。“XREAL One是新一代产品,相当于我们数字系列的第一款,标志着AR眼镜从‘便携屏’进化到‘便携空间屏’,开启了消费级AR眼镜的2.0时代。”徐驰说。
比较直观的变化,与上一代XREAL Beam Pro对比,XREAL One不仅有“3DoF悬停”和“0DoF云台”模式,把M2P延迟(Motion-to-Photon Latency)降低至3ms,避免了由于频繁的画面调整造成的视觉眩晕,还可以直连有type-C接口的苹果设备。
“安卓手机中的旗舰手机,例如OPPO的Find系列,vivo的X系列等的都可以直接和XREAL One连接使用,实现空间影音娱乐甚至办公等场景。”有XREAL 工作人员解释。
在徐驰看来,空间显示和空间计算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空间显示是智能投屏,让AR眼镜和手机、PC等已有的生态做适配,是配件逻辑;空间计算是拥抱全新的原生化AR或XR生态,是一个更长周期的事情,需要规模化生态把吸引开发者过来。
“XREAL未来两三年的目标是,要把空间显示的显示、影音、声音等都先做到天花板。”徐驰说。从创办至今,XREAL在To C端累计出货量近50万台。而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R眼镜销量为48万台。
“在空间计算方面,苹果Apple Vision Pro做了Vision OS,但因为高昂的成本和应用生态系统不成熟使得Apple Vision Pro在吸引开发者和用户方面有挑战,XR行业还未迎来空间计算的iPhone时刻。”徐驰判断。
除AR眼镜和芯片外,徐驰还对“空间智能”模型及对Meta量产AR眼镜行业的影响、AR眼镜行业面临的难题、大模型在硬件上的落地、AI眼镜的“百镜大战”等行业问题做系统的拆解。
“今天的AI眼镜是AI弱智眼镜”
《AI光年》:今年下半年,受Meta和雷朋推出的AI眼镜Ray-Ban Meta火了的影响,国内近半年集中涌现了近百家对标Ray-Ban Meta的AI眼镜公司,您如何看待AI眼镜这个产品?
徐驰:在我看来,现阶段的AI眼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眼镜,更像是带有AI标签的初级产品,即所谓的“AI弱智眼镜”。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的动机,并非出于对AI功能的需求或日常使用的便利性,而是把Ray-Ban Meta作为科技时尚单品来看的。
Ray-Ban Meta比普通眼镜稍微贵一些,并且带有一些AI、摄像头等新功能,但这种流行趋势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新潮流的变化而改变。如果仅以消费电子的逻辑来打造时尚单品,这种策略可能并不奏效。
原因有二。一是在出货量方面,Meta的VR头显销量累计近2000万台,Ray-Ban Meta销量刚200多万,并不算成功。
二回归到用户体验来考虑,这样的产品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智能眼镜的期望。因此,我们认为在“百镜大战”中,厂商们应该更加注重填补AI性能上的差距,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仅追求价格优势或模仿Ray-Ban Meta。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上半场,体验尚未成熟。
《AI光年》:XREAL未来会投入AI眼镜的研发吗?
徐驰:AI领域是一个万米赛跑,选择正确的方向远比急于推出产品更为重要。我们也在关注AI眼镜,但我们不会盲目跟风,推好产品需要时间来打磨和完善,不能依赖现有的供应链方案迅速推向市场。
“目前手机比AI眼镜更适合大模型落地”
《AI光年》:目前一些大厂会把AI眼镜作为大模型落地的硬件,比如百度发布小度AI眼镜。
徐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市面上没有一款AI眼镜能够准确地拍摄并翻译这张纸上的内容,甚至连清晰地拍摄页面都难以做到。但我拿出手机,通过ChatGPT等应用拍照并请求翻译时,这项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这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持续佩戴AI眼镜,那么这些眼镜的AI能力应该显著优于用户掏出手机进行相同操作的能力。如果今天AI眼镜的表现还不如手机,用户凭什么会选择使用眼镜而不是更便捷、更有效的手机呢?
《AI光年》:您觉得哪类硬件能把大模型更好的落地?
徐驰:这是问题的关键,核心是我们是在大模型上做优化,还是在硬件上做优化?实际上两者都需要深入调试。在我看来,这个比例大约是七三开——70%的工作集中在大模型的优化上,30%则聚焦于硬件的改进。
对于大模型而言,主要任务是如何优化其智能水平,使之能够提供伴随式的智能服务,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持续且便捷地提供有用信息。这不仅涉及到算法和数据的精进,还需要确保智能体验真正融入用户的生活场景。
另一方面,硬件也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如果当前的AI眼镜在基本功能上还不如手机,那么用户就没有理由选择眼镜而非手机,毕竟手机几乎是零成本且人人都有。硬件必须做到让用户觉得佩戴眼镜比使用手机更加方便和有价值。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个性化数据的应用。如何利用眼镜端收集到的个性化数据,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体验,这也是硬件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大模型可能不会专门处理这些细节,但它们对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扎克伯格入局AR眼镜对行业是好事
《AI光年》:AR眼镜行业发展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徐驰:AI眼镜和AR眼镜市场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处于上半场,“下半场”还没有开始。在上半场,当现有AI眼镜或者AR眼镜方案不足以带来更好体验时,就需要行业的参与者自主创新。比如,在光学显示方面,我们在无锡、昆山都建立了全自动化的光学产线;在芯片方面,我们会自研芯片解决MCU、驱动电路和软件协同的问题。
《AI光年》:要做好AR眼镜,在供应链和技术上还需要做哪些突破?
徐驰:做硬件像戴着镣铐跳舞,有销量和技术上的限制。我们目前的总体出货量还不到100万台,随着销量增加,我们可以尝试用更顶尖的技术,比如自研更高效的芯片等解决优化带宽或者延迟等问题。
现在,AR眼镜怎么做连标准答案都还没有,这个行业里很多人在等别人先走出一条路再跟上。所以,对于那些想通过现有的解决方案快速成功的公司来说,现在可能不是最好的时机。
《AI光年》:META推了一款AR的原型产品Orion,据说2027年要量产。Meta在VR领域是头部,有硬件也有生态,等META量产Orion会对AR眼镜行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徐驰:我巴不得他们跳进来,我也希望苹果也跳进来帮我们一起教育这个市场,在AR领域,教育市场是更难的事,我们倒不担心竞争,我们先一起把这个蛋糕做大。我特别希望有一天有像XREAL这样的一批中国企业是能跟Meta、苹果、三星这些企业在XR领域叫叫板。
《AI光年》:李飞飞团队最近展示空间智能模型,能用一张图片中生成一个完整的3D世界。您认为对XR行业有何影响?
徐驰:这对行业是巨大的利好,正好可以给行业提供原生的3D内容。过去由于我们训练大模型主要用文字物料,AI缺乏空间化的理解。随着大模型逐步建立对空间化理解,大模型智能会有质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