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正悄然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大敌~
整理:静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流行现况与危险因素的研究在糖尿病管理与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与患病率的持续上升,DPN在我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近期在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为了更加深入地剖析DPN的流行现状、探寻其背后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王维敏教授受邀进行了专题分享。
中国T2DM患者DPN高发,风险因素多!
王维敏教授强调,糖尿病作为21世纪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胰岛β细胞数量的缺乏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核心原因,而DPN则是一种常见且患病率随病程延长而不断上升的慢性并发症。
为了深入探究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DPN的患病率及其潜在危险因素,王维敏教授介绍了一项从2017-2020年进行的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该研究纳入了来自24个省份的14,908名T2DM患者,并采用了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通过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神经病变症状评分(NSS)和神经病变残疾评分(NDS)等方法,对DPN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在纳入的T2DM患者中,DPN的患病率高达67.6%,且女性患者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与非DPN组相比,DPN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身体质量指数(BMI)更低,且合并视网膜和肾脏并发症、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更高。此外,DPN的患病率随年龄和T2DM病程的增长而增加,但随BMI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亚组分析中,研究还发现DPN的患病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而与空腹C肽、尿酸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呈负相关。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DPN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于该研究,王维敏教授总结道,中国T2DM患者中DPN的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中更为显著。此外,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患病率也随着DPN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王维敏教授强调,应加强对中国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特别是针对上述高风险人群,以减少DPN的患病率及其带来的健康、经济和社会负担。
同时,王维敏教授还指出,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DPN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分析上,其中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成果,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预后。
延展阅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7类药物怎么用?都给你总结好了!(扫码学习)
中国T2DM合并DPN患者:PDPN患病居高不下,多重危险因素并存!
谈及T2DM患者中的另一项严重并发症——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王维敏教授详细阐述了其特点。PDPN以灼痛、电击样痛和锐痛等疼痛症状为显著特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PDPN在中国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王维敏教授提及了一项于2017至2020年间进行的全国性横断面研究[1]。该研究覆盖了25个省份,共纳入了25,710名T2DM合并DPN的患者。研究采用了严格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包括TCSS、NSS和NDS,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的T2DM合并DPN的患者群体中,有高达57.2%的患者同时患有PDPN,这一比例远高于国外报道的10%至26%的患病率。王维敏教授强调,这一发现凸显了中国PDPN在T2DM合并DPN患者中的高发性,亟需引起医疗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PDPN患者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生化指标和并发症特征。王维敏教授指出,PDPN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NSS评分、NDS评分和TCSS评分普遍较高,而空腹C肽、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酸和eGFR则相对较低。此外,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在PDPN患者中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
在性别亚组分析中,虽然女性和男性PDPN的总体患病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王维敏教授强调,在不同年龄和BMI亚组中,女性PDPN的患病率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在年轻人群(40岁以下)中,女性PDPN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而在老年人群(70-79岁)中,女性PDPN患病率则显著降低。在正常体重和肥胖人群中,女性PDPN患病率也显著高于男性。然而,在教育和收入亚组中,并未观察到显著的性别差异。
最后,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与PDPN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王维敏教授指出,这些因素包括年龄>40岁、超重、初中及大专以上学历、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LDL升高、尿酸异常(降低或升高)以及eGFR降低等。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建议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高度关注,并加强PDPN的筛查和管理工作。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T2DM合并DPN患者中PDPN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宝贵信息。未来,应进一步加强PDPN的筛查和管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Li C, Wang W, Ji Q, et al.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23, 198: 110602.
责任编辑丨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