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12月8日,一片崭新的、翠绿的,长约60米、宽约50米的标准8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场,安安静静地躺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学楼后,不远处山脉延绵——背篓里背着熟睡小娃娃的乡民说那是铜仁第一山梵净山——恰逢连着两天小雨今日放晴,略显湿滑的人工草皮更是清爽,大人看着都眼馋想跑上去撒欢,更何况不晓得隐藏快乐的喜欢踢球的孩子。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井仡佬族侗族乡晏明小学,终于迎来盼了一年的新球场的正式启用,一场大、小朋友混编足球友谊赛当然是最好的庆祝方式。听老师们讲,上周新球场竣工后的第一天,孩子们就忍不住上去“折腾”,“就连摔倒了都想多躺一会儿”,校长熊敏想了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么棒的高质量球场,“在全县也不超过3家”。
晏明小学是典型的乡村小学,有来自周边9个村的学生687人,还有教职工42人,学校公示栏里除了相应的教学条目,还公开着各种支出账目,管理和教学都算规范,新球场到位,现在轮到“全力推动体教融合”了。
“我衷心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草地球场踢足球,也希望我们山里的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足球运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熊敏说,“接下来我们会争取给孩子们更好的师资保障,毕竟现在学校只有两名体育教师,教足球的陈德生的主职还是教语文”。
刚刚成家不久的陈德生是铜仁本地人,贵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该专业毕业后的选择并不多,陈德生最后考了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来到晏明小学扎根。
“小时候也有当老师的梦想,自己又是学师范体育教育的,在大学里选了足球专业,到晏明小学就等于白手起家组织一支足球队。”陈德生说,“以前学校只有一个小操场还是水泥硬地,踢球的孩子只能学学理论、练练短传,守门员更是没法练,一条校服裤子每周都要磨几个破洞。”
球场即课堂,而且是生活中的课堂。有些生活中不好懂的道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球场上自然而然就能走到孩子们心里、脑子里——比如4年级的蒲梓豪,以前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难管的学生”,调皮捣蛋,谁的话都不听,自从开始踢球,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我跟他说,如果想踢球,就要守纪律、爱学习,不然就不要踢。所以这一年他的变化非常大,老师和同学还选了他当班里的劳动委员,对班里的事儿和同学的事儿都特别积极热心。”陈德生说,“在校园足球的普及阶段,学习和踢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相伤害。我们6年级的孩子蒋国宇,球队的中场发动机,他踢球意识非常好,视野特别开阔,一般孩子做不到这一点,他的文化课成绩,在班里是可以排到前三名的。”
为了给师生减负,中小学通常不再排名,不过哪个学生成绩好,老师心里有数——晏明小学足球队的这些孩子,成绩有好有差,但就算最差的学生,和自己过去的成绩比,踢球后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教练和老师的要求。晏明小学超过90%的孩子,会升入不到100米外的晏明中学,不存在升学压力的足球时光,更多了一些单纯的快乐。
除了少数觉得“踢球危险”的家长,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踢球很是支持,“放学踢球”也变成了家校互动环节的润滑剂。
“学校有600多名孩子,不少孩子的父母都在县里或者市里上班,平时很难每天回来,所以老人带孩子的情况很多,老人又不容易管孩子,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玩手机,现在有球踢了,这些矛盾也解决不少。”陈德生说,“我们作为最基层的教师,对这一点感触非常深,孩子对足球的热爱,是可以转化成他们文化课学习的动力的,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都可以在训练和比赛里慢慢培养。”
有许多人和事的转变,只是因为一个“恰恰契合”的理由,这个理由看上去可能不太起眼,但真真切切存在着——孩子们是这样,这片球场的由来也是这样。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政策引导下,石阡县致力强化体教融合的协同发展,不断将校园基础设施水平提质升级。贵州‘村超’的足球激情也带动了校园足球热潮,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形成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石阡县委副书记张彬说,“通过前期调研,我们确定了通过体教融合开展帮扶工作的契合点。阿迪达斯公司、爱德基金会、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发起了‘运动改变生活’公益行动,在贵州石阡、河北新河、江西瑞金三地,围绕运动社团赋能、体育教师赋能、科学运动赋能、传播运动精神四大板块展开行动,这片晏明小学公益足球场,就是这项公益行动的成果之一。”
近一年,有600多套儿童运动套装、球袜和足球装备,300个足球通过这项公益行动送到三地近30所学校,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专家也为近100名乡村体育教师设计和开办培训课程。事不算大,但总要有人做,毕竟能够让成千上万的孩子受益。
“真希望这片球场能给我们带来好运,让孩子们练好身体踢好球,我们现在也可以说自己是‘正规军’了,有条件了。”陈德生憧憬着这支乡村小学球队的发展,“再等几年,我们训练水平上去了,再打县里的比赛,没准就可以和一小、二小甚至实验小学‘掰掰手腕’了。”
石阡县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已经办到第五届,全县66支球队加起来有1200多名学生参赛,去年晏明小学在乙组(3-4年级组)获得第四,已经是队史最佳成绩。
孩子们当然更想尝尝在球场上胜利的滋味,尤其是对阵以前只能“仰视”和“羡慕”、踢不了、赢不过的对手——这种绿茵场上“以弱胜强”的传奇故事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发生——但即使仍然赢不了又怎样?在大山的怀抱中,一所哺育着600多个孩子的乡村小学,有一片这样翠绿的球场,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和希冀,带来健壮的身体和不屈的态度,带来向更强对手发起冲击的渴望,这已经是比“赢球”更加快乐的事情。
中国青年报铜仁12月9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