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沈赛赛(左)正在为老人讲解扶手的用法
70岁出头的孙阿婆,家中经济条件尚可,居住空间算宽敞,上下楼也有电梯。
但是,还"差口气"。
阿婆年轻时髋关节受损,走路重心不稳,无法攀高取物;视力每况愈下,在家里走路都要小心翼翼,怕被桌角凳几绊着。对于全市近年推广的适老化改造,阿婆很是心动,但一看自己不在政策补贴范围内,她想着"摒一摒"。
好消息来了。10月起至年底前,上海试点适老化改造政策受益面"扩围",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申请该项目的老人无需带有"低保低收入""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等标签,只需居住在上海即可。孙阿婆顺利申请改造。
图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正在入户测量。
老龄化程度达37.4%的上海,适老化改造走过十余年,已发展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规模化推广阶段,来社区询问政策、实地察看样板间的老人增多,2020年以来改造总户数近3万。
孙阿婆关心的,也是各方期待的——补贴门槛能否低一点,补贴范围能否广一些,产品选择能否更丰富,可以更自由拼搭,不被"套餐"捆死;街道、社区干部则希望,申请途径能否更便捷,让有需要的老人自主申请;服务供应商则提出,这类项目通常改造周期短、任务重,能否从市级层面更好地统筹资源,利于项目推进。
点滴诉求都指向——如何让这项惠民生的服务办到百姓心坎上,也让政府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好口碑。
补贴标准与"最低消费"
截至目前,全市各街镇陆续建起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前来参观的老人不少。
但"种草"者多,受益者还是小部分。根据现有相关政策,有老人因户籍地在外地,够不上相关标准,因而被挡在补贴范围之外。
政府补贴资金有限,需要制定可量化的操作标准,让基层有规可依。既然有标准,就有距离标准"咫尺之遥"的人群,"一刀切"的补贴标准,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跨不过的"坎儿"。
以适老化改造来说,5年前,市民政局推动建立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由建筑设计改造经验丰富的上海地产集团派驻团队具体运营。推进中,相关部门制定了分类补贴标准。根据是否为低保低收入人群、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照护等级评估等不同标准,分别给予40%至100%不同等级的补贴,产品类最高补贴3000元每户。
最现实的问题,这个标准能否松动?
了解基层诉求,才有了此次为期两个月的"补贴扩围"试点。
以孙阿婆为例,在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沈赛赛介绍下,她勾选了3000元基础套餐,其中包括她现阶段亟需安装的烟雾报警器。更多老人希望"补贴扩围"能常态化固定下来。
除了享受门槛,根据此前相关政策还有一道"坎儿"——3000元的"最低消费"。
图为老人家中新装的卫浴间扶手。
以黄浦区为例,市人大代表陈伟栋联系豫园街道社区时发现,很多老人其实只需要在卫浴间安装一些防跌倒扶手,凑不齐"最低消费3000元",也只能作罢。
提供改造服务的服务供应商也表示无奈:扶手的价格就在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企业是市场化运作,考虑到综合运营成本,很难为了接个"小单",赔进去人力、物力。
如此带来更进一步的问题:那些3000元以下零敲碎打的改造需求,究竟该由谁来接单?
在沈赛赛看来,行业协会可主动作为,筛选出老人们的高频需求清单,推荐靠谱的品牌商,通过集采,政府贴一点、企业让一点、居民付一点,归拢需求,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试点"物业+养老",由相关部门规范培训物业人员,挖潜社区资源,就近就便服务老人。
能否"随心配"?
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目前在全市范围内铺开的适老化改造瞄准了三处老人使用频次最高的空间——卫生间、卧室、厨房。平台精心筛选的各类适老化改造产品也围绕这些场景展开。
以平台最先试点上线的价值3000元的"12选6"套餐为例——包括了洗澡椅、扶手、燃气报警器、声光感应门铃等老人生活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单品"。但套餐推进时却遇上困难。
沈赛赛入户评估时发现,因为每家老人情况不同,很难用一个套餐去"满足"。比如,有的老人看中了套餐里的燃气报警器、感应门铃等,却不想要其他产品,比如防滑垫、地面防滑处理等。
从平台到服务商,各方因地制宜地迭代套餐,目前基础产品包已扩至46项产品,但还是难免会被吐槽"套餐不实用"。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更多灵活的配搭。
图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正在入户调研老人需求
以普陀区民政部门为例,目前,聚焦卫生间场景研发了3类套餐,拳头产品分别为马桶、智能马桶盖、恒温花洒。围绕拳头产品的洗澡椅、扶手等单价较低的"配件"可灵活转换,老人根据需求补差价,就可自由配搭进套餐。
企业端则更为灵活,有企业索性将3000元的基础款套餐继续做精做细,根据老人想要解决的难题,在平台提供的适老化产品中通过评估,进行最优化配置,并且包含安装及售后服务。
图为沈赛赛正在验收厨房间的抽拉水龙头。
但,老人们更期待的是真正的"随心配"。
前段时间,有老人主动找上适老化改造评估师马庆阳。老人拿着一张从网络上截下的图前来,礼貌地询问平台能否提供此类产品。照片上,是一张固定在墙面上的洗澡椅外加两根相连的扶手。
此时,平台内并无"同款",网络图片又难以确定生产厂家、产品质量。
"为什么想要这款产品?""喜欢产品中的哪处细节设计?"……马庆阳刨根究底地追问下来,摸清了老人实际诉求——解决洗澡助起问题。她顺势给出两套替代方案,其一是固定上墙的洗澡椅配加单独扶手,其二是灵活可移动的折叠洗澡椅。前者适用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后者更具灵活性,适配更多场景。听完介绍,老人不再执拗,选择了替代方案。
老人们抛出的产品图,实际上描绘的是他们在不同生活场景中遭遇的障碍点。"评估师要用好平台的基础款,也从琐碎的细节中捕捉需求、提供建议。"马庆阳这样复盘。
现实的需求呼唤更多样化的供给。
图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沈赛赛正在为老人介绍恒温花洒
"恒温花洒"入选产品目录就是鲜活案例。 很多老人这样描述洗澡时的"怕":每回走进淋浴间,总要仔细想开热水是往左旋还是往右旋。一旦开错,有可能被烫,也有可能着凉。采取旋转方式且有箭头、温度标识的恒温花洒,是现实中老人们几乎人人"点单"的必需品。在各方努力下,目前已纳入改造产品目录。
照护者的诉求
如果说淘选适老化产品算是"小修小补",那么局部或整体适老化改造项目,涉及动线改变、空间布局调整等,影响的可能是老人的生活习惯。
图为嵌入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展示了以排水槽、浴帘代替传统挡水条。
以老人们高频点单的"浴改淋"套餐为例,彼时,浴室适老化改造流行起干法工艺,即以竹木纤维板、排水槽代替传统的挡水条、贴瓷砖。好处是没有高度差,整体工期缩减近半。对于仅选择"浴改淋"等局部改造的老人来说,是最优选项。
可问题来了。考虑到可能引致的漏水问题,不少老人始终不愿撤去挡水条。但是挡水条不撤,始终存在安全隐患。
沈赛赛决定用"婆婆嘴"再试一试。最终,她说动了老人愿意尝鲜,这个成功改造的样本,也成了她随身携带的经典案例。为了让更多老人有实感,沈赛赛所在的公司也建起样板间,邀请老人实地看一看,感受下。
不仅考虑老人的心理接受度,也因人而异定制细节。
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正详细询问老人身体情况,以更便于"定制"产品
以防跌倒扶手为例,普通适老化改造家庭多选用白色,认知障碍老人家庭最好选用更具辨识度的黄色。型号选择上也以一字型等基础款为主,避免复杂款式。沈赛赛也曾小心翼翼地尝试。她从平台淘选出一款翠绿色的适老椅,颜色更便于认知障碍老人辨别,同时建议家属在椅子旁增加放置拐杖的小挂钩。老人一旦看到椅子,就会捎带想起还有需要带走的物品。
关注老人需求外,老人身边照护者的诉求和建议也同样重要。
有一回,马庆阳为认知障碍老人家庭选择马桶盖款式时,依照经验挑了黄色。老人家属却表示反对。对方表示,照顾家人已身心俱疲,只希望"改造之后,家还是原来的模样"。反复比较考证,她最终选择了标识贴,既帮助老人记忆分区功能,也让家属感到积极的心理暗示,在繁重的照护压力下有了喘息空间。
这些实践中被验证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否集结成案例集?
市场端,一家专注老年认知障碍干预服务的社会组织,与适老化改造企业自发"组团"。双方各自发挥所长,将服务中积累的关于认知障碍老人心理需求特点,转化为可感知的改造细节。而民政部门也正牵头制定相关标准,聚焦适老化场景(卧室、浴室、厨房)改造技术规范、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内容设计标准等,让适老化改造不仅重构"宜老"的居室环境,更重构老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
作者:王嘉旖
文:王嘉旖 图:袁婧、叶辰亮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苏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