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告人:陈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时间:12月10日(周二)13:30
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点:北楼322
摘要:
继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所引发的暗能量属性研究热潮以来,宇宙学领域近十年广受天文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哈勃常数之争” (Hubble tension)。哈勃常数直接关乎宇宙年龄以及宇宙学距离的确定,因此这一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天文学中的关键性基础问题。目前,科学家们提出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 1) 从观测数据的层面找问题;2) 修改标准宇宙学模型。本报告将首先介绍报告人及合作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在途径1上选择了系统地考虑Ia型超新星绝对星等先验值的影响,以及从经典宇宙学探针之外寻找其它探针;另外,在途径2上考虑了暗能量模型的选取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对近年文献成果的分析总结,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展示“Hubble tension”是一个多因素累加的效应,主要包括测距方法依赖性,样本依赖性,以及宇宙学模型依赖性。
报告人简介:
陈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2007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2010年-2011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习;2013年-2017年先后在台湾清华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月至今为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涉及强引力透镜宇宙学、暗能量宇宙学、宇宙学探针优化及应用;荣获AAS/IPO 2019 中国高被引作者奖;最新的一作论文于2024年3月发表在ApJL上,该成果被美国天文学会(AAS) Nova网站选为研究亮点。
2
报告人:张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时间:12月11日(周三)10:00
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点:北楼322
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n canonic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UT integral basis, NeatIBP for generating short IBP systems, the era of analytic computations of multi-loop multi-leg multi-scale Feynman integrals is coming. We analytically computed several families of 2loop 6point massless Feynman integrals and this is the first two-loop analytic Feynman integral computation with eight scales. Furthermore, our later development finished the computation of all 2loop 6point planar Feynman integrals.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computed the 3loop pentagon-box-box integral family and the analytic computation of all 3loop 5point planar Feynman integrals is within reach.
3
报告人:杨康,柏林自由大学
时间:12月11日(周三)10:00
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地点:M楼830
摘要:
Isolated Bloch bands with nearly flat dispersion are natural playgrouds of interacting many-body states of electrons. Recent years, highly tunable flat band structures appear in 2D moiré materials. Experiments have observed rich phase diagrams of correlated electrons, including those states with intrinsic topological orders, the fractional Chern insulators. These states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due to their potential to host fractional statistics in the absence of a strong magetic field. These phenemena drive surging demand in undertanding the origin of the correlated states and their competitions. In this presentation, I will show how geometry of quantum states provides an intuivie picture of partially filled flat bands, and sometimes reduces the strongly interacting question to a weakly interacting question. I will start from showing that the phase part of the quantum geometry, Berry curvature, does not play a decisive role as expected empirically. In contrast, the other component of quantum state geometry, the quantum distance and its leading-order expansion, the Fubini-Study metric, dictate where electrons tend to occupy in the Brillouin zone. This leads to an emergent particle-hole asymmetry and a guideline of the many-body phase diagram. I will give exampl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icture in severel twisted muti-layer graphene systems.
报告人简介:
杨康,本科毕业自北京大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索邦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EmilBergholz组作博士后,现为柏林自由大学FelixvonOppen组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陈绝缘体,含时驱动体系和耗散光子能带系统。
4
报告人:王凌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时间:12月11日(周三)15:00
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腾讯会议:964-637-052
摘要:
The essence of discovery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is rooted in the inverse engineering of observational data. The integration of deep learning and physics-driven designs is reforming the way we address this inverse problems. Starting from a probabilistic perspective, this talk highlights the advances and potential of physics-driven learning methods, focusing on predictions of quantitie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and physical interpretations of deep generative models. Practical examples include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ectral functions from correlation functions, the inference of the dense matter equation of states from compact star observations, and the extraction of hadron forces from lattice QCD. In addition, generative models are introduced as inverse modeling of physic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This picture can help us to detect phase transitions directly from observations in energy-based models, and to link the quantum world with image generation in diffusion models. in the end, l will give a workflow how physicists can solve their own inverse problems with specific domain knowledge.
报告人简介:
王凌霄,现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研究员。2020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期间赴东京大学联合培养。2020至2023年,他在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FIAS)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在法兰克福大学兼任助理研究员。自2024年起,加入RIKEN-数理创造研究部(iTHEMS),领导深度学习工作组。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格点量子场论(LQFT)和其他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QCD)方法,并从多学科角度推进Al for Science研究。
5
报告人:狄大卫,浙江大学
时间:12月11日(周三)15:10
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地点:物理楼中楼212
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现代信息显示技术的重要元器件,制约其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激子自旋,因此激子自旋态调控是实现电致发光性能进一步突破的关键。另一方面,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钙钛矿LED)结合了有机与无机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优良特性,具有带隙(光谱)可调、发光效率与色纯度高、制备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光源。然而,钙钛矿区别于传统半导体,其激发态兼具自由载流子和激子特性,其可控电学掺杂机制也尚不明晰,制约了其电致发光性能的进一步发展。本报告简要介绍有机与钙钛矿LED的基本概念和器件物理特性,从无机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基本概念出发,延伸到有机与钙钛矿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与基本工作原理。报告以近年来本团队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为例,从器件物理和光谱学的角度探讨发光量子效率、亮度、稳定性与p/n型调控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最后,从电压极限的角度探讨各类半导体电致发光器件的统一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报告人简介:
狄大卫,浙江大学光电学院长聘教授,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青年科技创新35人(2019)、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青年科学家(2020),浙江省顶尖人才计划首批专家(2020)等。他先后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剑桥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工程学博士与物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半导体电致发光器件及器件物理。狄大卫团队实现了钙钛矿半导体的可控p/n型掺杂,并基于此展示了超高亮度电致发光,实现了超长寿命的钙钛矿LED,揭示了LED超低电压发光的统一物理机制。近年来,他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otonics(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3篇)、Science Advances(2篇)等期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相关成果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2)、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2022),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Nature、MIT科技评论等广泛报道。
6
报告人:陈宏伟,清华大学
时间:12月11日(周三)17:00
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地点:物理楼中楼212
摘要:
光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算力提升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得益于光信号的低功耗、低延时、高并行、大带宽等特性,基于神经网络架构的光计算有望用于空间信号、时间信号以及片上信息的处理。然而,目前光神经网络计算还欠缺统一架构,由于存在自身的物理限制,不同应用需求所采用的结构、器件、集成度、信号处理方式等均有不同。本报告针对光神经网络的实用性进行探讨,介绍光神经网络计算的基本原理和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挑战,揭示光计算在未来信息社会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
报告人简介:
陈宏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市科技项目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SCl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National Science Open》、《中国激光》、《红外与激光工程》等中英文科技期刊编委。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首届军民融合创新大赛金奖以及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7
报告人:杨世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时间:12月12日(周四)10:00
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腾讯会议:603-210-291
会议密码:1212
摘要:
柔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材料具备在一定的形变情况下保持其特定功能的能力,即可变形性。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变形性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主要可分为三种:1)可弯折或可卷曲;2)弹性可拉伸;3)可永久成型。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由较强且具有方向性的共价键构成,通常难以表现出本征的柔性,只能通过薄膜工艺等自下而上的制备方式获得一定的“挠性”。但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柔/塑性的新型无机半导体,如Ag2S多晶、黑暗下的ZnS单晶和InSe单晶,这些材料的发现开创了新的科学研究方向,也有望推动柔性电子研究及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Ag2S多晶半导体具有非常奇异和独特的力学性能,它具有媲美金属的延展性,压缩变形量可以达到50%以上,在三点弯曲测试中表现出超过20%的弯曲最大形变,其塑性远超过已知的陶瓷和半导体材料。室温下Ag2S具有高达100 cm2V-1s-1的电子迁移率,表明其高度可调的电学性能。报告回顾了本团队围绕Ag2S与InSe等一系列新型无机柔性半导体的研究成果,重点聚焦以Ag2S半导体为基础发展的无机柔/塑性热电材料及热电器件,以及Ag2S基柔性忆阻器与柔性温度传感器的研究。旨在总结目前Ag2S基无机柔性半导体的优势及发展瓶颈,展望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更多潜在应用。
报告人简介:
杨世琪博士于2017年获得同济大学学士学位,202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陈立东院士,2022-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史迅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无机柔性/塑性热电材料开发及器件构筑,利用化学键改性手段协同调控材料热电力性能,开发无机塑性热电材料成形制备、材料表面处理、金属化及器件一体化集成工艺,开展薄膜/微型热电器件的实际应用研究。发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相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0项,2022年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项目、上海超级博士后等科研项目。
8
报告人:龙炳蔚,四川大学
时间:12月12日(周四)11:00
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点:北楼202
摘要:
有效场论作为与模型无关的理论方法,在近二十年中逐步成为研究核物理的常见手段。报告将介绍基于手征有效场论、团簇、晕核有效场论构建核力理论的一些进展,主要侧重于长程非微扰物理导致的,不太常见的有效场论结构,例如奇性吸引导致的重整化群极限环、运用于晕核的非局域场论等。
报告人简介:
龙炳蔚,四川大学教授。2008年获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意大利特伦托欧洲核理论中心、美国杰弗逊加速器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3年加入四川大学物理学院至今。研究兴趣集中于手征有效场论方法在强相互作用物理中的应用。
9
报告人:Misao Sasaki,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时间:12月12日(周四)14:30
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点:北楼322
摘要:
Thanks to the rapid progress in observational cosmology, we have begun to understand the very early stages of the Universe, specifically primordial inflation. However, our knowledge is still far from complete. I will review what inflation is and what we currently know about it. Then I will discuss some recent topics that ma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y Universe, including primordial black hole form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blossoming field of gravitational wave cosmology.
报告人简介:
Misao Sasaki于198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日本大阪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教授。曾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YITP)所长、东京大学Kavli数物连携宇宙研究机构(Kavli IPMU)副所长。佐佐木教授在宇宙学和天体物理的各个领域都做出过突破性的工作,例如发现Mukhanov-Sasaki变量,建立计算宇宙学扰动的δΝ形式,等等。因为在宇宙学微扰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他荣获林忠四郎奖、洪堡研究奖、大和日英奖等。他曾担任国际广义相对论与引力学会(ISGRG)委员,并担任JCAP、PRD、CQG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他共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被国际同行累计引用3万余次。
10
报告人:张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时间:12月12日(周四)15:30
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地点:KIAA-auditorium
摘要:
The discovery of cosmic rays dates back over a century, yet their origins remain unresolved. Observations of 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s and neutrinos are crucial for addressing this enduring mystery. Currently, utilizing low-frequency radio arrays to detect the shower processes of ultra-high-energy particles represents a cutting-edge research front. This presentation will cover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s and neutrinos, futur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detecting high-energy particles with low-frequency radio arrays. This is exemplified by the GRAND project (Giant Radio Array for Neutrino Detection), a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experiment aimed at detecting ultra-high-energy neutrinos, cosmic rays using radio antennas.
报告人简介:
Yi is a professor at the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first recipient of the PMO's "Zhang Yuzhe Scholar" award. From 2015 to 2020, he served as the director of the Yangbajing International Cosmic Ray Observatory, a national field station under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was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Tibet ASγ experiment. He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olved in the physical analysis of cosmic ray experi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ors. His work on cosmic ray anisotropy is regarded as a milestone in the cosmic ray community. In gamma-ray astronomy, he discovered a new ultra-high-energy gamma-ray radiation halo and measured the ultra-high-energy diffuse radiation of the Galactic plane with high precision.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osmic ray physics, high-energy astrophysics, and high-energy particle detection. He is currently the project manager of the GP300 prototype array for the GRAND project.
11
报告人:弓正,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时间:12月13日(周五)12:00
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点:北楼322
摘要:
流丝不稳定性是在对流等离子体中由于横向不均匀的微扰磁场和电流互相反馈放大后形成丝状结构的演化过程。流丝不稳定性广泛存在于各种等离子体系统。在实验室,它会影响惯性约束聚变中束流输运时的带电粒子能量沉积、限制等离子体加速器的加速效率。在天体中,它会影响超新星爆发中的无碰撞冲击波、脉冲星风云中的磁重联粒子随机加速、以及快速射电爆的相干辐射等物理过程。因此,关于流丝不稳定性的研究对于实验室和天体等离子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次报告我们主要介绍流丝不稳定性的产生机制,讨论不同流丝形态对各种等离子体系统的影响,并介绍其中隐含的动理学湍流现象。
报告人简介:
弓正,202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20年至2024年先后在德国马普核物理所、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4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tenure track)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中的加速、辐射、不稳定性、动理学湍流。
12
报告人:骆军委,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时间:12月13日(周五)16:00
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地点:M楼236
腾讯会议ID:869-488-171
摘要:
当前,2纳米半导体工艺节点即将实现量产,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源漏间沟道物理长度只剩14纳米,根据国际路线图,晶体管沟道的物理长度将停滞在12纳米的物理极限尺寸,“摩尔定律”即将失效。进入“后摩尔时代”的半导体技术已经从原先单纯追求器件尺寸微缩提升集成密度,扩展到同时追求功能性集成;技术路线按照“延续摩尔”、“扩展摩尔”和“超越摩尔”3个不同维度继续演进,急需发展突破CMOS器件性能瓶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理论、新器件和新电路,面临众多“没有已知解决方案”的基本物理问题挑战。在本报告中将介绍我们近期在突破硅晶体管物理瓶颈方面的一系列理论研究进展,包括解释费米钉扎效应新机制提出解决接触电阻瓶颈新方案,GAA晶体管空穴迁移率退化问题,以及可克服高k介电层材料和铁电晶体管瓶颈的光学声子软化新理论。同时,还将介绍硅基比特材料理论设计方面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骆军委,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芯片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获中科院首批稳定支持青年团队资助。2000年和2003年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4年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先后任职博士后、Scientist和Senior Scientist,2014年全职回国工作。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研究,在解决硅基发光世界难题和硅基量子计算材料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包括揭示硅量子点难以高效发光的物理根源否定了硅量子硅基发光方案,提出掺杂应变锗直接带隙发光的硅基发光原创方案,提出隐藏自旋极化新理论并启发众多新隐藏物理的发现等。已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1)、Nature Physics(1)、Nature Nanotechnology (1)、PRL(7)、Nature Communications(3)、Science Advances(1)、PNAS(1)等,担任32届半导体缺陷国际会议和22届多元化合物国际会议共同主席。
封面图片来源:http://mp.cnfol.com/29171/article/1557903113-138492673.html
更多报告信息: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