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伟人的外交“手腕”:毛主席如何用古巴导弹危机,化解中印危机?

0
分享至

1962年10月28日,也就是美国军舰在古巴外海拦截下苏联船只的第二天。

莫斯科红场上的广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声音。

这个声音来自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他发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讲话。


在讲话中,赫鲁晓夫似乎有点得意,能让美国感受到严重危机的,这还是头一次。但为了不挑起世界战争,他还是沮丧地向苏联以及世界人民宣布,将停止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基地建设,并拆除已经建成的部分。

讲话声随着电波传到了世界各地。

瞬间,全世界的人都将提在嗓子眼里的心放了下来。

这是自10月16日以来世界人民最轻松的一刻,因为古巴导弹引发的美苏危机看来不会再次升级了。


然而,当这一消息传到了北京,却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反应。

他发文怒斥苏联政府的软弱、妥协、投降主义,以及漠视古巴兄弟党派的利益。

为何毛主席会如此发文怒斥苏联,相隔万里的古巴导弹危机又与中国有什么关系?中国又在这场危机中做了什么呢?

无视中国,苏方秘送导弹

1959年1月,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带领下,古巴的革命起义军推翻了亲美卖国的巴蒂斯集权统治。

此举引发了以肯尼迪为首的美国政府不满。在美国中情局的策划下,1400名全副美式装备的古巴流亡分子在古巴西海岸猪湾登陆,意图摧毁古巴革命政权。

这一计划最终并未取得成功。

古巴革命军在民兵的协助下,将这伙流亡分子成功地歼灭在长滩和吉隆滩。

美国背后助力的举动彻底撕裂了自己与古巴革命政府本就脆弱的关系,将古巴更加坚定地推向了苏联。

恰巧的是,苏联这时也注意到了这个刚刚建立起的红色政权。

由于美国连续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导弹,使得苏联本土的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而“猪湾事件”的发生让苏联看到了可以与美国相互制衡的可能性。

于是苏联立刻向古巴政府伸出了橄榄枝。


古巴作出回应,双方在1962年6月秘密签署了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协议。

只是,这一后世看来险些引爆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阵营大战的协议,仅仅是时任苏共主席的赫鲁晓夫与苏军总参谋部的四位将军临时决定的,并没有知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

尽管苏联将保密工作对内做到了极致,甚至将派去古巴考察场地的团队名为“农业专家代表团”;

以及将运送导弹的行动代号改成了看似在寒冬下行军的军事代号“阿纳德尔”。

但这世界上并没有不漏风的墙。

1962年10月14日,美国空军少校理查德·海泽驾驶着一架U-2侦察机飞临了古巴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地区。


眼前的景象让这个年轻人感到疑惑,他发现了一群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在紧急修建着什么东西,而旁边放置的重机械又不像是完成一般的房屋建设。

而他印象中的古巴又应该不具备这种重工能力。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逐渐下降了机身,利用短短的六分钟拍下了眼前施工的全景。

随后当他将照片拿给上级检验时,得到的结论令他感到震惊——这里正是苏联正在建设的导弹基地之一。

原本在苏联的隐秘行动下,美国只能获得少许关于导弹的情报,并且还是经过苏联混淆下故意泄露的情报。

这才使得美国没有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古巴身上。

然而,正是理查德·海泽的好奇心驱使,才让美国发现了苏联的这一惊天秘密。

1962年10月16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终于知道了苏联部署导弹的事情了,对此他感到十分愤怒与恐慌。

因为情报来源有限,他并不清楚苏联的导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而赫鲁晓夫的这一秘密的行为也让他感到了宣战的意味。

于是在10月22日的晚上七点,肯尼迪开始向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


他先是痛斥了苏联这一行为的狼子野心,并且宣布美国决不会坐视不理,表示会用自己的手段捍卫美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也就是这个时候,中国政府才知道了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消息。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中国政府并没有在此时谴责苏联不顾社会主义阵营大局的行为,而是在与苏联交换意见后发表了“坚决支持古巴、反对美国的战争挑衅”的言论。

毛主席更是重申了原子弹就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然而美国并没有在意中国的声明,为了保护国家安全,美国政府于10月24日,在总统的授意下,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将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的漫长的海岸线全部封锁。

苏联的所有船只被彻底地关在了加勒比海。

即使是作为试探潜入的B-59号“狐步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也遭到了美军深水炸弹的轰炸,被迫持续下浅。

当时的美苏两方的关系剑拔弩张,苏联要求美国撤去土耳其部署的中近程导弹,而美国则做好了轰炸古巴的准备。

抛弃古巴,擅自撤回军援

正在世界人民都在惊恐地讨论着“美苏双方会不会使用核武器”以及“会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时,赫鲁晓夫在10月30日的讲话平息了他们惊恐的心情。

原来对于对弈的两国领导人来讲,他们并不愿意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因为在美国政府看来,正是由于二战并未波及美国本土,才给美国带来了经济和政治上的飞跃,他们可以享受从战争中窃取到的财富。

若是与苏联开战,那么他们如今所享有的一切将化为灰烬。

苏联政府也一样,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建设以及土耳其的问题,同样不愿意为此打仗。

于是,在两国领导层的默契沟通下,双方领导人彼此交换了来信,同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撤出。


这一切看似完美无暇,美国与苏联达成协议,双双解除了家门口的威胁,顺利地使世界避免了一次热核战争。

然而,就像在雅尔塔会议中,美、英、苏讨论中国问题时,中国政府被无视一样。

这一次,作为主场的古巴也遭到了双方的忽略。

对此,古巴共产党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发表了自己的不满。

他在声明中指出自己不接受美苏领导在通信中指出的那些相互义务,甚至在谈判期间,发射导弹击落了美军的一架侦察机。

这样的举动自然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在美国看来,卡斯特罗行为的背后一定有苏联在撺掇,因此自然而然地将怒火转向了苏联。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此时并没有庇护古巴,而是协同美国一起向古巴施压。

面临国际上的两只庞然巨物的威胁,古巴逐渐感到自己独木难支。

这个时候,中国政府表态了。


10月28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支援古巴人民,粉碎美国战争挑衅》。

文章中表示了对古巴政府的同情,以及中国人民将与古巴人民始终站在一起的决心。

这项声明给了处在夹缝中的古巴极大的助力,让获悉这一消息的卡斯特罗顿时感到腰板硬了起来。

然而中国的声音,在欲图逼迫古巴签署协议的苏联看来,就是在与他们作对。


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他们此刻都没有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看在眼里,认为没有能力远渡重洋的中国也只是发发声明罢了。

于是他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古巴,并且加强了对古巴的逼迫力度。

最终迫使古巴最后同意了将导弹撤回苏联的协议。

然而,当美国和苏联刚从古巴危机中缓过神来的时候,远在太平洋西岸的亚洲世界,一场自卫反击战已经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鹬蚌相争,中国坐收渔利

若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1962年的大事除了美苏双方在万里外的加勒比海上的对峙外,还有相邻的印度在西南边陲不断地挑衅。

1914年英国殖民印度时,在我国与英属印度的边界上划了一道罪恶的麦克马洪线。

单方面的将我国的藏南地区划进了印度的国境中。

这一行为从来没有得到过历届中国政府的认可,在新中国成立后,印度仰仗这条线,不断派兵骚扰侵袭这个地方,使得中印边境冲突不断。


20世纪50年代,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因为无法提升国内经济实力、平衡贫富差距,使得印度国内的矛盾与日俱增,自己的声望也日益下降。

为了解决国内矛盾,尼赫鲁决定将国内矛盾引向中国。

于是,他不断地派遣士兵去藏南地区制造骚乱,挑衅我国戍边的解放军战士。


并且在我国举国上下支援朝鲜时出兵占据了我国的大片疆域。

1959年3月,他更是直接提出将中印边境西段阿克塞钦地区3.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印度的要求。

这样的行径引起了我国领导人的重视。然而,为了团结第三世界国家,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政府一直以忍让的态势与印度商谈。

但我方忍让克制的态度并没有让尼赫鲁见好就收,反而使他更加张狂。

1962年9月20日,尼赫鲁下令让印度军队越过边境,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后来毛主席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道,我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然而,此时的国际形势确实有利于印度,自抗美援朝战役之后,我国与美国的关系一直处于冰点。

苏联此时为了获得南亚的对美优势,与印度关系十分友好。因此在这件事上赫鲁晓夫十分重视与尼赫鲁的关系。

在当时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尼赫鲁被利欲冲昏头脑也是正常的结果。


只是他没有想到,远隔重洋的古巴导弹危机却令中国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肯尼迪公布了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消息后,中国领导人先是感到震惊,苏联方向竟然无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擅自去美国的后方部署导弹。

然而,在毛主席的分析下,断定美苏两国不会放弃自己现有的利益去打世界大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时美苏两国正陷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泥潭中,中国正可以借此机会对付日益嚣张的印度,收复失去的国土。

事实证明,事情的发展与毛主席分析得一模一样。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前期,苏联由于急需拉拢中国为其表态,在《真理报》上强烈谴责印度政府受到帝国主义的教唆,继承了英国帝国主义的产物。

在美苏达成一致协议后,苏联向印度释放了即将转变对中印态度的讯息。

中国政府随即向古巴政府发出声援,一面是意图支持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一面将苏联的注意力重新锁定在古巴导弹危机中。

而美国由于更关注自己后方的安全,对印度也仅仅是在武器上提供了支持。


在此期间,即使美苏两国得到了中国10月20日发起保卫战的消息,也无法抽出身来采取措施,只能通过媒体发表了各种的观点。

1962年11月21日,在歼灭大批印度军队并收复大片国土后,中国政府发表了撤军声明。

伴随着美苏两国从古巴危机的博弈中刚刚走出,中国在获得军事胜利的同时又有赢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结语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给世界都蒙上了一层战争的疑云。

在这场对弈中,角逐的两方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让步与妥协。

其中,赫鲁晓夫的妥协显然更多。

即使当时苏联国内都在主动鼓吹这是“和平的让步”“合作的协议”也无法掩盖他政治手段的无能,也为他后来的大失败埋下了伏笔......

而与他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毛泽东主席,却在这次危机中展现出了更为高明的政治眼光与外交手腕。

他合理的利用了这一危局,让原本与中国毫不相干的事情成为了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最佳辅助,使中国成为了本次危机唯一的胜出者。

而这一经验,同样也留给了1979年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以及后来的继任者......

参考资料

极限施压与极限博弈——苏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行动逻辑、历史遗产及启示,谢剑南,战略决策研究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美苏秘密交易问题,赵学功

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博弈,徐隆斌,潍坊学院学报

毛泽东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夏明星苏振兰

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综述,张亮

古巴导弹危机研究:档案与历史的还原靳风

中印冲突、古巴导弹危机与中苏分裂俄·普罗佐蒙什科夫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与苏联对中印问题立场转变,冯云飞,党史学习与研究

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隐蔽行动探析,军事史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苦涩探索世界
苦涩探索世界
记录生活,探索人间
626文章数 12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