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和萧克,作为开国第一大将和第一上将,一直是话题度居高不下的高级将领。坊间更是有“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的说法,足见二人的地位和影响。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两位还有不少的交集,并且这种交集颇为有趣与传奇。
他们一起参加南昌起义并跟随朱德上井冈山
粟裕与萧克同庚,两人都是湖南人,均生于1907年,萧克长粟裕一个月。在军旅起点上,萧克高于粟裕,萧克是黄埔四期生,他俩都在叶挺的24师任职,参加南昌起义时,萧克已是连长,而粟裕是教导队班长。南昌起义失败后,两人又都跟随朱德一起参加了湘南起义,一起上了井冈山。两人开始在朱德、毛泽东麾下学习打仗,并且都很快崭露头脚。粟裕号称“青年战术家”,萧克号称“白袍小将”,他俩都是红军中年轻有为、声名赫赫的将领。
他们曾军政配合一起搭过班子
井冈山时期的1929年9月,粟裕任红4军第1纵队第2支队党代表,而支队长即是萧克。此时的纵队司令是林彪。这次的合作也是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合作,前后近半年的时间。1930年1月,2支队奉命随红4军主力出击赣南,与国民党军唐云山旅作战。正是在这次战斗中,粟裕头部负了重伤,治疗了3个月。伤愈后,粟裕与萧克便分开了,粟裕任红64师师长,而萧克任红12师师长。
他们都曾给林彪当过参谋长
除井冈山时期他们都在林彪麾下任过职外,十分巧合的是他们都还给林彪当过参谋长。粟裕是在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调任林彪的红4军任参谋长。不过,两个人搭班子的时间很短,也就是两个月左右。很快,粟裕即被调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担任学员连的连长。而萧克给林彪当参谋长则是在平津战役结束、全军统一整编之后,已是1949年的5月,那时解放战争已处于大进军阶段。著名的衡宝战役即是萧克协助林彪指挥的。
他们都在1958年受到了错误批判
1958年军委扩大会的“反教条主义”,粟裕、萧克与刘伯承、李达等同时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与萧克主要的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不同,对粟裕的错误批判主要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两个人在这场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开始长期“靠边站”。粟裕一度更是被“限制接触部队”。而萧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并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进行劳改。萧克是于1978年11月给予平反的。粟裕的平反经历的时间较漫长,一直到1994年才正式平反。
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儒将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当中,粟裕和萧克是公认的儒将。粟裕除官方认定的36名军事家外,还被刘伯承、肖劲光、张震等称之为战略家。这不仅是基于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战略建议最多,被采纳的最多,而且他在建国后,包括他受到错误批判后,还给中央军委写了多份很有价值的战略报告。《粟裕战争回忆录》更是被认为研究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的经典文献。粟裕1979年发表的《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文章,在全军掀起了研究战争初期作战问题的热潮,极大地活跃了我军的军事思想。当时,外国军事专家甚至称粟裕为“中国主要的战略发言人”。
萧克的儒将一面也非常突出:他是不可多得的作家,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萧克写下一部长篇经典小说《浴血罗霄》,并获得文学成就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他是不可多得的诗人,萧克戎马倥偬,闲赋偶得不少动人的诗篇,不仅记下了他的情感和思考,也袒露了他的革命心路和历程;他是不可多得的书法家,其特点是笔走龙蛇,直抒胸臆,诠释了他儒将的个性和禀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