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冬至,“六十年不遇”,三大特点,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出冬至大致在哪一天了!因此,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测定出来的节气。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这天,白昼就一天比一天长了,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是“大吉之日”。
因此,冬至不仅是重要的节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比如,在周代的时候,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即以冬至为“岁首”,也就是新年。
提醒大家,冬至可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古代,每当冬至到来时,不论离家多远,都要在冬至前赶回来,好在冬至这天过“冬节”和祭祀祖先,以示孝敬、不忘本,像民间谚语“冬至大如年,不返没祖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今年冬至不一般,老人说今年冬至不仅是甲辰龙年“冬至”,还是“无春年冬至”,并且冬至这天公历和农历都是“21”。2024年之后,下一次公历是12月21日同时农历也是十一月廿一的冬至,要等到2081年。因此,说今年冬至是“六十年不遇”一点也不为过!
此外,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和来年收成的好时机。因此,这天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年冬至这天有“四大特点”与往年不同,能够预示冬天和春节冷暖。那么,是指哪“4点”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一、今年冬至是“晚冬至”
在民间有“早冬至”和“晚冬至”的讲法,判断依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冬至出现在农历上旬就是“早冬至”,出现在农历月下旬就是“晚冬至”;还有一种是说,冬至交节时间落在中午12点之前,就是“早冬至”,落在中午12点之后就是“晚冬至”。
今年冬至交节在2公历12月21号,农历十一月廿一日的17点20分20秒,显然是“晚冬至”。
老话说“冬至来得早,三九穿单衣;冬至来得晚,三九三层棉”,今年是“晚冬至”,意味着今年冬天冬至后可能会比较冷。
二、今年冬至在“月尾”
古人把冬至出现在上旬称为是“在月头”,出现在中旬称为“在月中”,出现在下旬称为是“在月尾”。
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廿一这天,是出现在了农历十一月的下旬,显然是“在月尾”。
老话说“冬至在月头,单衣可过冬;冬至在月中,无炉要后悔;冬至在月尾,冻死老黄牛。”今年冬至在月尾,意味着今年的这个冬天可能是一个冷冬。
所以,我们不要看现在不是太冷,就认为今年一定是暖冬了,冬至后来两场“寒潮”天气就把温度拉下来了!
另外,在民间也有“冬至在月头,春节暖洋洋;冬至在月尾,春节冻死狗”的民谚,也是预示着今年春节期间可能相对往年要冷一些。
三、今年冬至“数九”是“公九”
按民间的说法,“数九”(交九)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的,今年冬至这天是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廿一。
古人把“交九”这天是“单数”日期的称为是“公九”,把这天是是“双数”日期的称为是“母九”,今年显然是“公九”。
老话说 “公九冻死牛,母九穿单衣”,今年冬至数九是“公九”,意味着今年的冬天,冬至后会比常年偏冷一些。
那么,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呢?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判断方法,我们先收藏起来,过后对照一下,看看到底准不准:
1、冬至有风冷半冬;
2、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3、冬至北风强,注意霜冻防;
4、冬至西北风,来年旱一春;
5、冬至一场雪,夏至水满江;
6、冬至在月末,大雪齐纷飞;
7、冬至比较暖,烤火到小满;
8、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9、冬至若有霜,过年大雪降;
10、冬至若有雨,来年淅沥沥;
11、冬至若有雪,来年地如铁;
12、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以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准不准,咱们就只能拭目以待了,但这些可都是我们老祖宗经历了几千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谚语,又能够流传这么久,绝不是空穴来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