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就像盖房子,先有札实的地基才能往上搭建。
让我们来看看建造这所房子的三种“原材料”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个孩子看到妈妈害怕的表情,察觉到有危险,留意到重要的社会性线索。 危险来自哪里呢? 孩子顺着妈妈的目光看过去,发现妈妈在盯着地上的虫子(共同注意力,对他人的关注,社交的基础)。 综合起来,孩子知道了地上的虫子应该警惕(社会参照,从别人身上学习)。 而以上的发生,有一个前提——孩子对于出现在妈妈身上的社交线索是感兴趣的,是乐于去关注的,这既依赖于孩子的社会性动机,也受孩子与妈妈之间关系水平的影响(依恋,亲子关系是否紧密)。
“依恋”是地基;“社会参照”和“共同注意力”这两样“材料”在此基础上相互交织,又成为新的地基。三者交织着成为“房子”。
对普通小朋友来说,这“三件事”无时不刻在生活中发生着。
今天,我们就把这三点拆分来看,分别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
1.
依恋:
紧密的亲子关系
婴儿与照顾者之间有紧密的情感维系。
一般传统社会中,都是妈妈承担这个角色,现在也会由其他人来承担。
喂奶、换尿布、陪他玩、哄他睡...在日常接触过程中,与婴儿皮肤上的物理接触造成了心理、情感上的维系。
这样的依恋是双向的:一旦主要照料者中途去工作,终止照料关系,其实ta也会很难受。
依恋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依恋前期
出生2-3个月。
新生儿刚刚降临这个世界,只知道吃、睡,感官一片混沌,这个时期称为婴儿定向未分化:虽然更偏好主要照料者,但其他人抱ta,ta也不抗拒。
第二阶段/依恋开始发展
·3到6个月开始,一直到8个月。婴儿开始产生亲疏区别。
与爸爸妈妈这些首要照料者是最亲的。如果是爷爷奶奶带的、与外公外婆相比,可能也会有一些差别。如果是陌生人,差异更明显。
·6到8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明确的依恋存在阶段。聚焦在两个明确指标上:
(1)陌生人恐惧。此前,亲疏感觉虽已产生,但还没达到恐惧陌生人的地步。到了这一阶段,一旦有陌生人想要抱走婴儿,ta就通过哭叫来引起照料者的注意。这一感觉具有自我保护的价值。
(2)反抗分离。在幼儿园、托幼机构门口,你会看见那些适龄孩子,和妈妈难舍难分的样子。这时你要从肉体上把ta的手掰开,才能够分开。是一个很明确的依恋存在的表现。这个反抗不是恐惧,而是不愿意分离。
从未分化到分化,到明确的依恋存在,安全度过依恋存在阶段之后,儿童有了主观能动性,在跟其他人的交流中结成伙伴关系,从中可以自我修正,这就涉及到社会参照。
2.
社会参照:
从他人身上学习的能力
儿童首先是自我中心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来测试儿童是否了解他人视角:
首先,准备一个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然后,让孩子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
再让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
最后,拿出山的四个角度的照片,让孩子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象。
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6岁以下的儿童选择的照片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样,而非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象。
因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了解别人的视角和观点、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能看到事件的不同侧面,从别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采纳别人的观点。
不过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都会不知不觉活到我们的局限当中。
成年人身上也会有自我中心主义的痕迹,比如在公共场所打电话,吃东西,“我方便就好”,但是没有考虑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修正原来的自我视角,更多考虑到他人视角,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真实,立体的过程。
只站在别人的立场,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是很累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去进行一些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e),既然有别人的角度,又有别人的视角。进行平衡与整合的艺术。
社会参照其实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叫榜样,在情况不明、不清楚如何行动的情况下,观察学习别人,依葫芦画瓢,“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
第二种是认同,不仅在行动和观点上模仿他人,在情感上也沦陷于因理解而产生的情绪之中,同情共情。
榜样与认同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认同是更深刻的榜样。
第三种,纯粹的参照。在承认自身局限性和自我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视角,扩展自己的世界观。但仍保持自我行驶的方向,不会像前面一种在情感上沦陷。
3.
缺乏共同注意力
如何影响社交?
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或者叫共享注意、分享式注意力)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没有共同注意力,孩子无法向他人学习,因为别人没法教。
请看下图,⼀个处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男孩和他的爸爸正在喂鸟。爸爸注意到⼀只蓝⻦在吹⼝哨,并通过指着说“看那只⻦!”⼩男孩随即将目光投向爸爸所指的地方,顺利地把鸟这个音,和实物的鸟关联在了一起。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孩子缺乏良好的共同注意能力会怎么样呢?
如图所示,爸爸关注的是鸟,孩子看到的是草。
因为注意力“不共同”,孩子很可能把草和“鸟”这个音连接起来——不但新知识没学会,甚至会越学越乱!可见共同注意力至于学习(教学)的极端重要性。
没有共同注意力,社交就无法正常进行。
与其他人建立共同注意力,背后其实隐含着对他人的关注——想要了解别人在看什么、关注什么,知道这些信息可能很重要、可能对自己有影响。
如果没有共同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说明孩子并不关心别人在看什么、关注什么、想什么。而这些,恰恰也是社交的基础。共同注意力的缺失,其实也就意味着社交的割裂。
所谓对牛谈琴,大概就是这么回事。爱吃草的牛是不会关心你在弹奏什么乐曲的,自然也不会跟你畅聊音乐。
图片来源网络
遗憾的是,ASD孩子通常不会自行发展出足够的共同注意力。
学术界普遍认为:共同注意力的缺失是ASD孩子的核心特质(Joint attention is one of the core deficits of autism. )
如果不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谱系孩子很难建立起足够的共同注意力,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社交活动。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提升孩子的共同注意能力呢?
可以参考相关文章:
看了这三点影响孩子社会性的要素,是否对这一话题有了更多兴趣?
本周五晚8:30,暖星社区邀请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吴国宏老师,就《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影响因素》这一话题来告诉你更多~
一起来拓展科学认知,让干预更有效~
编辑 | 心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