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们对精神类疾病认识不断加深,此类话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北大精神科专家提出一个残酷现实,据校内心理测试结果,有大约40%的学生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认为人活着没意思。
另一项调查显示,30%的刚入学的北大新生已经有罹患“空心病”的危险。这些结果让人不寒而栗,本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的年轻学子,竟然面临着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学生)
一、失去生活激情,年轻人心理出现问题
这位北大负责学生心理问题和干预的老师,拥有12年丰富的临床心理经验。但在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他却发现了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问题:在大一新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学习或生活失去了热情,甚至出现了厌学厌世等危险情绪。
让人大惑不解的是,通过调查和谈心,他发现这些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并没有遭遇什么重大变故,他们家境优渥,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身的能力也非常出众。
(大学生)
但这些社会未来的精英,却面临着罹患“空心病”的危险。精神专家解释,心理学中所谓的“空心病”是指一种精神状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失去价值感。
这非常容易导致人出现孤独、恐惧、抑郁、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其危害性和风险性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时干预和疏导,很可能发生难以挽回的悲剧。
据统计,20多年前中国的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约为0.05%,反倒是物质更加富足的现代,这个概率飙升到了6%,这意味着在短短十几年中,这个数据增长了120倍。
(争分夺秒学习)
为了唤起大众对此类问题的关注,这位精神专家专门撰写文章,将数据和事实摆在大众面前,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来寻求解决办法。
二、高校学子自杀——失去了感受生活的能力
三联周刊曾经报道过一起北京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
2020年,在同属于一类高等院校的北京交通大学,一个大三学生义无反顾地从宿舍一跃而下,死前留下一封遗书。
(大学生)
因为是特殊时期,当时的北交大已经进入考试复习周,大家都生活都很忙碌紧张。这位学生选择了在安静的早上结束生命,他留下遗书向同学和家人解释了原因。
在遗书中,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灵魂失去了动力。在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做题”是他人生的唯一目标,为此全力以赴牺牲了所有。
但进入大学以后,他的信仰受到了严重挑战,生活也失去了热情。他甚至把自己摧毁信仰的过程称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而结果惨不忍睹,是“苏联解体”。
(情绪低落)
这次事件被发布在网上后,很多年轻人心有戚戚焉,他们纷纷留言对此表示哀叹和理解,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曾同样深陷“成长陷阱”。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能力出众,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世界的观点,对大议题拥有超乎常人的热情,但非常容易钻牛角尖,脱离现实是他们出现精神危机最大的原因。
作者分析,这部分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活在各种宏大叙事和遥远的目标中,没有了感受和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绪低落)
对此,中国人大教授分析说:“我认为他们(主要指在校大学生)是知识结构残缺,脱离现实……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不生活在现世,而是生活在一个不存在的世界里。”
记者调查了该同学的家庭情况,发现他来自东北,父母都在政府单位上班,家庭情况很不错,中学时期他就是同学眼中的学霸。
在刚进入大学时,这位同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激情,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也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上网)
但是,因为专注学习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他尝到了失恋的滋味。接着他又经历了从学霸到泯然众人的落差,大一的一门功课甚至中考了63分。这些都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接着是未来就业的压力,在父母的规划中他应该考入铁路局,最终他选择了转专业,然后开始准备保研。
到了大二,他身上的厌学情绪愈发明显,甚至开始上网搜索逼迫自己学习的办法。
(厌学情绪)
最终,他在对自己一次次加压下情绪崩溃。自杀前一个月,这位同学发布一条朋友圈,明确提到了自杀。但家人和朋友认为只是情绪的宣泄,并未引起重视。
三、精神问题日益严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养尊处优的年轻人,就是没吃到生活的苦,自己精神太脆弱,饿两天就行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北大精神科专家明确表示:孩子出现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出现了问题。
(厌学情绪)
从那位自杀的北交大学生的经历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他内心变化的过程,从满怀希望到沮丧消沉,短短一年的时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正如他在遗书中提到的,“做题”也就是埋头苦学曾经是他唯一的信念,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人生的价值来源。
因此,精神专家分析,这些学生对“好成绩”成瘾,形成了一种精神依赖。但事实上人和世界的真正联系并不在此,所以无论最后是否拿到好成绩,他们内心始终都充斥着深深的无意义感。
(大学生精神危机)
在专家治疗过的病例中,有很多人成绩非常优秀,不少还是硕士、博士等高材生。即使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傲人成绩,他们还是一次次选择放弃生命。
对于这种“空心病”,精神科医生认为,单纯通过改变认知,发掘原生家庭创伤等传统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他们要解决的恰恰是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颇有哲学味道的问题,这些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成绩就是一切,出身社会后工作就是一切。正是教育理念的扭曲,才导致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全。
对此,我们的社会必须认真思考: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金钱和生存之外,培养一个健康完善的灵魂也许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大家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